第1179章 漢明半月談(2 / 2)

小說:漢明 作者:八無和尚

吳爭其實早就想將報紙推向大眾,這是開啟民智最快的方法。

可一直以來,大將軍府所轄之地,連年的戰爭,加上嘉興以北各府一直被戰火籠罩,報紙沒有合適的運作環境。

而且,當時民間識字之人確實不多,一個縣,收攏識字這人,也就百中取一,這還是因為江南比較富裕。

但眼下不一樣了,單就紹興、杭州、嘉興、松江四府之地,三大院校的生員加起來就有萬人

之眾。

這還是一屆,三年多了,年年都有招收,年年都有畢業。

所以,將報紙推向民眾的時機到了。

一戶人家中,只要有一人識字,就可以將報紙的內容說給家人聽,並解釋清楚。

吳爭推行報紙的用意,其實只有一個。

讓百姓明白,什麼才是國家、民族、正朔。

只有明白,才可以真正去選擇,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隨波逐流。

而對於陳子龍的任命,其實是吳爭考慮甚久的結果,陳子龍有才是公認的,當然這才,更多指得是文才,文才也有分類,陳子龍的文才,更擅長的是詩詞歌賦。

明朝的進士,在當時的社會中,幾乎是全能的。

科考考的不僅僅是文章,在明末時,同樣增設了武科(不是武舉),這也是史書上經常看到,明明是進士文人出身,同樣在帶兵打仗,而且還打得不錯。

譬如錢肅樂、張煌言等人,都是正經的進士、舉人出身,可一樣能帶兵打仗。

陳子龍也一樣是進士出身,但他的偏好,更適合謀劃、編撰。

但吳爭用他,也並非僅僅是陳子龍筆桿子過硬,而是陳子龍的性格,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五年時間,治下十一府中,舊勢力、舊觀念只是蟄伏,而非被清除。

既然時勢不允許吳爭用更為激烈的手段,那麼,文攻不武鬥,成了吳爭眼下唯一的選擇。

所以,吳爭用陳子龍,以他犀利的性格,去抨擊官場、商場、民間的弊端。

當然,吳爭也做好了思想準備,因為陳子龍是把雙刃劍,傷人也可能傷己,但吳爭自問行端立正,所謂事無不可對人言嘛。

報紙配合明社,及三大學院,對社會思想的影響力,這涉及的人數,那可不是個小數目。

以財政司資助,以成本價的五成,虧本向民間銷售,並以裡、村為單位,建立免費的報欄,供人閱讀,以瞭解時勢。

就這樣,一場前無古人的,讓民眾真正參與進來的思想變革,正悄悄地在十一府土地上生了。

喜歡漢明請大家收藏漢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