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小池無大浪(一)

遠東地區的局勢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小池無大浪”!而坐鎮澳門城的儒尼奧爾少校也正是以這個作為其半年述職報告的標題的,這似乎顯示他越來越深厚的“高階學問”(即漢學)功底。

位於廣州城外海珠島的商站經過半年時間的開工,目前已經完成了很大一部分了。這個堡壘式商站佔地規模不小,計有大小房間百餘間,貨棧倉庫七八個,最多可容納兵士千餘人,自持能力極強——如果商站內部再鑿一些水井的話,那麼這裡在大軍圍攻之下堅守個一年半載,看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附近壓根沒什麼能對他們造成危害的勢力。什麼?南明惠國公李成棟部?大哥,你別逗了好不?就他手下那些稀爛軍隊,還想與我大東岸為敵?這個笑話一點也不好笑。

李成棟的人不是沒現東岸人在海珠島上修建的商站的“特異性”,因為只要任何一個稍具軍事素養的人都能現這個問題,那就是海珠商站與其說是個商站,還不如說是個堡壘東岸人只需要運來大炮,一夜之間就能將其變為一個佈滿爪牙的戰爭利器,反正以李成棟手下的水平是拿它沒辦法的。

海珠島商站修建時李成棟自然派人前來交涉過,後來在東岸人賄賂了一筆軍資,並明確表示不安裝大炮——其實有多達十餘門火炮藏在商站中,隨時可拿出來使用,不過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了——之後,李成棟這才勉強同意了海珠島商站的繼續修建。

當然了,雖然海珠島商站尚未修建完全,但相關的貿易卻已經可以展開了。目前。邵曙光的代表韓庫(韓金、韓銀二人的兄弟,韓可大之子)已帶著部分商業人員與護衛,租用了海珠島上一處大型民宅。代表臺灣銀行正式辦起了一應貿易事宜。

前些時日,經過黑水開拓隊召開常委會後討論決定。正式授予臺灣銀行/商行對包括生絲及其製成品、茶葉、瓷器、蔗糖、檀香、樟腦、鯨魚製品、高階毛皮、南洋稻穀在內的總計16種商品的三十年壟斷進出口權。為此,臺灣銀行經受了黑水開拓隊的大幅度改組,黑水開拓隊政府佔股從19%一路提升到了39%,本土財政部的股份仍然佔51%不變,包括邵氏在內的自然人股東的股份被大幅度壓縮(邵氏即便出資認購了一部分,其佔股比例也下降到了7.5%左右),不過卻沒人表示不滿,因為中國地區的各類商品進出口壟斷權意味著何等驚人的財富。懂行的人自然不會不明白。不然,你以為政府為何要授予臺灣銀行這樣的商業特權,不讓其調整股權比例你以為會得到這種特權?政府又不是傻子!

得益於166o年底、1661年初生在澳門城的這場戰事,廣州、惠州等富庶地區的商人們,如今是徹底瞭解了“黃衣賊”強大到異乎尋常的能量——竟然連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弗朗機人都收拾了,這能不強麼——因此這會願意與東岸人進行貿易的商人也是越來越多。尤其是平日裡就與惠國公府夾纏不清的廣府商人們,更是在第一時間就遣心腹家人過來探路,表示願意展開貿易云云,讓韓庫看了大為驚異,心中直感嘆這商業利益確實還是得靠武力來開拓、來維持。不然這些人哪會巴巴地趕上門來談生意,連帶自己也沾了不少光,前後收了不少紅包。

廣府商人們來談的。多數是茶葉和生絲,當然也有部分瓷器貿易,不過卻不是自產的,而是從別處販來的,反正東岸人照收不誤就是了。不過廣東一省大量出產的蔗糖,東岸人卻只是象徵性地收購了幾百擔,囿於與荷蘭人的協議,東岸人大部分的蔗糖收購配額還是要留給臺灣蔗糖(為此荷蘭東印度公司都已經在恢復臺灣甘蔗田的面積了),因此只能對廣東、福建蔗糖說不了。

廣府商人們對於臺灣銀行轉售的南洋特產(如龍涎香、檀香、香料等)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此外對產自北地的藥材(尤其是人參、鹿茸等)、高階毛皮、鯨油蠟燭肥皂(黑水縣在試生產),產自南太平洋的黑珍珠。產自本土的部分高階染色布、鐘錶等奇物也非常感興趣,但總體來說東岸人在這些貿易中大量入。大泊造幣所日夜不停鑄造的各類銀元,就這樣嘩啦啦地流入了廣州、惠州等地商人的口袋裡。

目前臺灣銀行也在想辦法,看看本土是不是能調整一下船隻運輸艙位,將一些有優勢的且看起來能在遠東明國賣得上價的商品運過來,以平衡一下雙方之間的貿易逆差。不然的話,東岸人豈不是在充當勤勞的運輸工,將從歐洲、非洲、美洲等地弄來的貴金屬又送回到了明國大地上,這像什麼話——這時候黑水開拓隊的常司令、廖副司令一定極為淚目,尼瑪怎麼到了我們大東岸這裡,還是脫不開白銀黑洞的怪圈呢?難不成真要往中國輸入鴉片才能逆轉這個過程?好吧,以上純屬開玩笑……

貿易得來的大批物資暫時儲存在海珠島商站內,目前東岸人已在廣州府蒐羅了一些無家室牽累的單身漢,然後僱傭他們到海珠商站幹活,充當裝卸貨物的苦力。不過商站核心的武裝力量還是從山東調來的一批轉正朝鮮軍夫,在廣州這種花花世界,還是語言不通且有一定戰鬥技能的朝鮮軍夫更受邵曙光等人的信任。

物資在檢驗完畢後將就近在島上裝船,然後運往寧波府定海縣的臺灣銀行分部倉庫統一調配,等待一年一度的船隻經印度洋航線(走馬六甲海峽)運回東岸本土。至於說臺灣銀行哪來的船隻運輸貨物,好吧,目前第三艦隊鄂霍次克海分艦隊的三艘武裝運輸艦(分別是“雅克薩”號、“尼布楚”號以及剛剛建造完畢入役的“貝加爾”號,均為蒸汽機帆船)基本已經被暫時劃撥給臺灣銀行使用了,前提是他們每年繳納一筆象徵性的租賃費用。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澳門的葡萄牙人。其實原本兩廣一帶絕大部分貿易都是被他們所壟斷的,除每年少許對外貿易商品在海珠島交易給英格蘭等其他國家商人外。其他都是澳門的葡萄牙商人在做。這樁生意的規模極大,以至於養活了澳門城數萬白人及其後裔,也是可怕!可這會隨著澳門城的陷落。以及附近海域被東岸艦船給封鎖,葡萄牙人的生意自然就沒了著落——可不是麼。現在連生命安全都得仰東岸人鼻息了,還談什麼生意——因此很多人在惠國公府一些官員(往往收了臺灣銀行大筆好處)的勉力撮合下,最終來到了海珠島與東岸人進行貿易。

中國廣東沿海的貿易主導權,至此算是正式換到了另一股勢力的手中。至於說福建的鄭氏會怎麼看待這股與他們存在著極強競爭關係的海上勢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眼下東岸人還不用太過操心。

而福建鄭大木的看法東岸人可以不在意,那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看法是否也可以不在意呢?呵呵,就遠東黑水開拓隊這邊的做法來看。他們也是同樣沒放在心上。1661年中的時候,兩艘英國商船順著南風從印度方向駛來,然後突然出現在海珠島近岸要求交易——也不知道這幫人當時是怎麼來的,竟然躲過了外海東岸艦隊的攔截!不過他們的好運也就僅止於此了,強大的“加的斯岩石”號戰艦遠遠綴著兩艘英國商船進了遠海,然後將其一舉擊沉,算是表明了東岸人壟斷貿易的決心。至於這事後果如何,以後會怎麼展,英國人會不會現,那關我屁事。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而除了商貿方面的往來外,臺灣銀行作為國家控股的大型辛迪加企業,自然也是要承擔一系列政策性任務了。比如在廣東——準確地說就是廣州府——一帶近海蒐羅移民的事情。移民的蒐羅按老規矩,還是從最容易下手的疍民搞起,截止今年(1661年)八月份,東岸人已在廣州府近海蒐羅了過四千名疍民(此外還有五百餘名混不下去的普通廣州府移民),成果斐然,常司令、廖副司令都已經寫信誇獎了邵曙光、田星等人,表揚他們功勞甚大。

臺灣銀行得上級如此褒獎,自然也是極為起勁了。目前,邵曙光、田星等人仍然在加大搜羅疍民的力度。且相信隨著疍民這個窮苦群體對東岸認識程度的加深,東岸人招攬他們的度將越來越快。成本也將越來越低。而廣州附近的疍民招攬完了還有別處,廣東的沒了還有福建。總之這裡的潛力還是極大的,值得花大力氣搞一搞。

除此之外,邵曙光也派韓庫極其隱晦地與惠國公府的人暗示,以往購買潮州、惠州兩府“豬仔”的事情或仍可繼續,東岸人甚至可以略微提高一些收購價,以前一些限量賣給李成棟部下的軍資也可以提高不少配額,全看惠國公本人怎麼想了。反正這事東岸人這邊已沒有任何問題,只要惠國公本人一點頭,那麼這種豬仔貿易便可以繼續下去。至於說南明朝廷裡一些“昏聵”、“不曉事務”的“迂腐文官”們會怎麼想,管他去呢!這個世道,爹親孃親,還是比不上銀子親啊——據說李成棟這廝經東岸人這麼一攛掇,心思又有了些許動搖,今後會不會再度重啟當初搞過好幾年的豬仔貿易,就要看局勢如何變化了。

來自廣州府的疍民、潮州府的豬仔;北邊寧波、登州二府諸縣衛內有移民傾向的人口;朝鮮、日本兩地招募的出海移民、浪人;以及佔據了最大份額的淮安府存量移民,這些就構成了今後數年之內黑水開拓隊往本土送的遠東移民的主體——尤其是其中那些來自廣州府的、相對適應熱帶地區生活的移民,執委會更是點名要求(目前傳令的快聯絡船應該尚未抵達煙臺)多多送,並打算將其集中送往新華夏島以及新成立的義成地區,進行墾荒定居,這事關未來的戰略展,不可輕忽。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