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囂張的氣息(2 / 3)

小說:都督請留步 作者:攜劍遠行

一句話概括,宇文泰被劉益守壓制得死死得,甚至連自立為王的心思都不敢表露出來!

實際上這幾年宇文泰的這些子侄輩已經被搞得沒什麼脾氣了。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不要胡思亂想。如今天下格局已經基本定鼎,不勞煩你們操那些閒心了,都安分一些吧。”

宇文泰嘆了口氣說道,擺了擺手,不想再多說什麼。

思維境界達不到的人,比如說宇文護他們,是永遠體會不到宇文泰與劉益守之間互相堤防,又彼此合作又互相欣賞的複雜感情。

特別是這種只有自己可以體會到的沉重枷鎖,讓宇文泰常常感覺有一身力氣都無法用在自己想用的地方。

劉益守難道對他不好麼?

宇文泰承認,劉益守對他算得上是“再造之恩”,甚至除了親眷外,真沒有比劉益守對他更好的人了。

可是,這種“再造之恩”,也是帶著防備,留了餘地,而且巧妙掌控了力度的。種種感受體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更是不能說出來。

當年那些六鎮起義時崛起的豪傑們,如今已經大量凋零。宇文泰現在能做到嶺南大都督,要不要感謝劉益守的栽培與提拔呢?

這是顯而易見的,做人不能忘本。

但宇文泰也明白,劉益守刻意的限制他向北方發展,限制他心中暗藏的野心,並且限制他拓展自己的關鍵人脈。

宇文泰這個匈奴出身的鮮卑戶,他能跟南面這些土豪拉什麼關係?

他看不起這些土鱉,這些人也看不起他!用兩看相厭來形容很是貼切。

我不讓你去北方發展,所以我們就可以一直做好兄弟。你去了北方,那我們搞不好就是仇人了。

劉益守的意思,宇文泰明白了,他也領情了,雖然心中也有些不快,卻也接受了這樣的安排。

畢竟,以劉益守的能力與智慧,要是跟他對著幹,宇文氏一脈不可能落到好。宇文泰哪怕不為自己想想,也得為自己那幾個侄兒外甥想想,也得為自己的幾個孩子著想。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能總是隻考慮個人的利益。

“快上船吧,時候不早了。”

宇文泰催促宇文護他們上了朝廷派來的官船,這艘船將會跟隨著前往建康的商船船隊一起離開了,結伴而行。

等官船離開很久以後,宇文泰這才返回番禺城的總督府,開始翻閱卷宗。

劉益守寫信過來提了很多事情,最主要的便是發展廣州的商貿,透過海貿加強嶺南與全國其他地方的聯絡,造福一方百姓。

廣州甚至嶺南地區的很多海產與農產品,都有很強的競爭力,與中原互通有無,整個國家是一體發展,取長補短,遠遠比各地單獨發展,老死不相往來要好得多。

對於劉益守的這樣要求與建議,宇文泰深以為然,十分欽佩。

廣州地區貧富差距極大,如何讓各地百姓都能修生養息,從戰亂中恢復過來,讓番禺等地重現往日的繁榮,確實是擺在宇文泰面前最重要的事情。

多年戰亂,人心思定。和平與發展,將是今後數十年的潮流。

這就是天下大勢!

宇文泰心中暗暗嘆息,這世道確實又在變化,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已經到了天下歸一的時候。英雄可以造時勢,如今這個時勢,已經讓劉益守造起來了。

與其自己另起爐灶,還不如乘著這陣東風,幹一番事業,這才不枉此生。

……

漢中郡治南鄭城,在歷史上遷徙過多次,如今的南鄭城,在漢水以北,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水路陸路呈現明顯的東西走向。

因為漢中盆地呈現東西長,南北短的形態,所以漢中盆地內各縣城的分佈,道路分佈,也是呈現東西連通,南北閉塞。

漢中郡外部最主要通道便是漢江及漢江兩岸的狹長地帶,那裡也被稱為“漢水走廊”。

漢水走廊的地理位置雖然重要,然而土地卻很狹小貧瘠,很多地方甚至漢水兩岸都是山,連站人的地方都沒有。梁國朝廷也不想在漢水走廊部署重兵,只是在守著漢水走廊的出口始平郡(武當山)部署了一支禁軍兵馬。

沿途各郡,如安康、魏興等地,梁國官府在此地皆是控制力薄弱,亦是不怎麼管理,只是象徵性的存在。原因沒有別的,就是這些地方名為“郡”,然而實控面積可能連荊襄這樣地方的一個縣都不如,其餘部分都是大山。

怎麼看都像是夾著漢水兩岸的大山,稍稍往後面退了幾步所空出來的一小片地方。地狹人少不說,管理起來還費勁得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