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3節(2 / 2)

小說:皎娘 作者:欣欣向榮

潘複目光一閃,明白同貴兒是藉著由頭給自己賠禮呢,以往自己去潘府走動,打頭碰臉的總會遇上,潘府富貴門檻高,主子們還好,多少念著些親戚情份,可底下的人卻最是勢力,加之自己也不是什麼近親,常有怠慢刁難之舉,潘復每每也暗憋暗氣。

今兒同貴兒這一做小伏低,潘復心裡別提多痛快了,痛快歸痛快,卻也知道同貴兒是潘明成身邊的人,有道是打狗看主人,若自己借題發揮不依不饒,豈非給潘明成沒臉,這潘明成可是潘家長房嫡孫,萬萬不能得罪,想到此,笑道:“說什麼謝啊,今兒真是多虧了明成兄遣了你過來幫忙,把這上下都操持的周到妥帖,要說謝,該當我謝你們家少爺才是。”

同貴兒顯見是鬆了口氣,忙道:“ 復大爺這話可就外道了不是,有道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潘字來,您跟復大爺跟我們家少爺可是兄弟,您復大爺不嫌奴才蠢笨,能使喚奴才,那是奴才的造化呢。”

這同貴兒一張嘴什麼好聽說什麼,你愛聽什麼,他說什麼,舌翻蓮花,把人抬的高高,一口一個奴才,做小伏低,哪還有半分以往貴二爺的氣勢。

皎娘心中暗暗納罕,心道,果然這大宅門出來就沒有簡單的,哪怕一個小廝都能變臉,這小廝前後態度如此大的差別,必是因他主子潘明成,而潘明成之前跟相公可從無來往,如今這般差別,說到底還是因為那梁驚鴻看重相公,可那梁驚鴻為何如此看重相公?

皎娘自然知道丈夫有些才情,書畫都拿的出手,也正因這個才謀到了這個文書的差事,可丈夫的書畫再好,跟那些名家也是不能比的,若是尋常人也還罷了,可那梁驚鴻出身京都世族,見多識廣,丈夫這點兒才情又怎會得他看重賞識,甚至引為知己,連開醫館這樣明擺著賺錢的買賣,都要變著法兒的讓丈夫參股,這不等於上趕著送銀子嗎。

還有這宅子,皎娘越往裡走心裡越驚,這宅子臨著燕州最繁華的中心,且能鬧中取靜,地勢上沒有再好的了,裡面更好,每一處都佈置的精巧,足見當初修建的時候費了多少心思,最難得廳堂屋舍傢俱擺設一應俱全,就如丈夫所言,只收拾了細軟被褥便可。

李媽媽去收拾內寢的床帳被褥,潘復興致勃勃的引著皎娘去逛宅子裡的小花園,一邊逛一邊指給皎娘瞧這花園的好景緻。

小花園不大,卻收拾的極有韻味,還挖了個小池塘,其間湖石小橋錯落有致,許多花木皎娘都未見過,也不知是什麼品種,皎娘尤愛依著湖石的一小段木廊,種了兩棵紫藤,有碗口粗,藤蔓蜿蜒而上,搭滿了整個木廊,如今剛出寒月,還是枯枝,待到開春枝繁葉茂,逢著花期,那一串串的紫藤花垂綴下來,不知該是何等絕美曼妙。

潘復見妻子只管盯著木廊看,不禁道:“這會兒還有日頭,那廊子又背風,娘子若累了,不若咱們進去坐坐,歇一會兒。”

皎娘點點頭,夫妻倆在廊子上剛坐下,忽聽有女子嬉笑聲傳來,隔著廊子前面那堵牆,聽得異常清晰,從牆頭看過去隱約瞧見那邊兒花樹間的鞦韆架,搭的極高,纏著彩繩,想是鄰居家的女眷在盪鞦韆玩耍。

皎娘不禁道:“這隔鄰住的什麼人家?聽著倒是有不少年輕女眷。”

潘複道:“這個倒還沒底細掃聽,回頭問問那牙行的人,不過能住在這兒的,應不是什麼刁鑽人家,往後成了鄰居,免不得來往,女眷多些,也能跟娘子說說話兒,免得你一個人在家悶得慌。”

皎娘:“我這病歪歪的,不好叨擾人家,總歸咱家是新搬過來的,不能失禮,回頭送些新鮮的瓜果過去,權當一點心意吧。”

潘復:“既如此,就讓李媽媽跑一趟吧。”

過了晌午,梁府那邊兒便來請了潘復過去,說要商量開醫館的事,潘復跟皎娘說一聲便忙忙的去了。

昨兒收拾了一天東西,夜裡沒睡踏實,今兒又逛了一上午園子,著實有些倦,用過晌午飯,便歪在外間炕上歇了一個時辰午覺,醒來覺得身上舒坦了不少,便拿了針線笸籮出來,尋出上次繡了半截的鞋面子,接著繡了起來,沒繡幾針,李媽媽便進來說鄰居家來了位媽媽,送了一籃子糕餅過來。

皎娘心道,早上還跟相公商量著給鄰居送些新鮮瓜果呢表心意呢,不想人家倒先送了一籃子糕餅過來,這卻有些不妥,忙道:“快請這位媽媽進來。”

李媽媽出去不一會兒,引了個婆子進來,那婆子極知禮數,先行禮方說話兒,言道她家少爺去外省進學,一年裡也就過年回來幾天,老爺忙著在外頭奔忙做營生,家裡常日就她們夫人一個,閒來無事便看著丫頭們蕩蕩鞦韆做消遣,先頭不知這院裡住了人家,丫頭們嬉鬧起來不免擾了鄰里的清淨,故此特意送了一籃子糕餅來權做賠禮。

話說的極清楚明白,且如此周到,反倒讓皎娘有些過意不去,好生跟那婆子客氣了一番,讓李媽媽送著去了,那婆子臨走還說她家夫人是個愛熱鬧的,往後短不了來串門子說話兒。

雖未見過鄰居這位主母,瞧意思倒是個難得和善好相處的,皎娘心裡鬆了口氣,她不大善於人情交際,就怕遇到刁鑽的鄰居,到時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來。

想著,人家都先送了糕餅來,再回送瓜果便有些不妥,不若自己親手做些點心讓李媽媽送過去,方顯有來有去。

打定主意,便收了針線換了衣裳往灶房去了。

點心做好,裝在盒子裡讓李媽媽送了過去,李媽媽回來連聲贊那府裡氣派,那位主母夫人多體面和善,說話時一直帶著笑,跟廟裡的觀音菩薩似的。

皎娘聽著有些好笑,便再和善怎麼就成觀音菩薩了,皎娘倒是沒想到轉過天便見了這位跟觀音菩薩一樣和善的人兒。

第8章 隔鄰的葉氏夫人

轉天一早,剛用過早膳,李媽媽便來回說隔壁昨兒那媽媽來了,互送了糕餅點心有了鄰里往來,便讓李媽媽請了進來。

這媽媽行了禮道:“昨兒李媽媽送去的點心,我家夫人稀罕的什麼似的,說難得點心還能做成這樣精巧的花樣兒,讓人瞧著都捨不得吃了,又聽說是您親手做的,直誇大奶奶您手巧,心想著什麼時候見見才好,可巧兒今兒一早丫頭便回說園子裡迎春花開了,我們夫人心裡歡喜,說這迎春花雖不比牡丹芍藥妍麗好看,寓意卻好,正是應了寒盡春來萬物復甦的好兆頭,不可錯過,便忙忙的遣了老奴過來下貼子,邀大奶奶過去賞花迎春,沾沾喜氣兒。”

這媽媽的嘴頭子利落,幾句話說的既明白又妥帖,倒讓人不好推卻,更何況自家是剛搬過來的,人家正兒八經的下了帖子來邀,自己若不去,卻失了禮數,便道:“既如此,免不得去叨擾你家夫人的清淨了。”

那婆子忙道:“我家夫人慣是個愛熱鬧的,正愁沒人說話兒呢,大奶奶去了我們家夫人心裡不定多歡喜呢,大奶奶既應了,老奴就去給我家夫人回話兒了。”說著便告退去了。

既應下,也不好耽擱,皎娘換了身衣裳,便出了門。

兩家雖說是鄰居,院子挨著院子,若串門子卻有一段距離,從自家出來,沿著圍牆走一會兒才是鄰居家的院門,剛說回話兒的那個婆子早早等在門外,見了皎娘忙著迎了上來引著皎娘進去。

外頭瞧著跟自家的院子差不離,裡面卻大不一樣,一眼望去,院落深深竟不知有幾進,李媽媽在後面忍不住驚呼:“昨兒我來的匆忙,在外頭就覺著這宅子當真氣派,誰知這一進來才知道,裡面兒更大。”

引路的婆子道:“這算什麼大啊,前後才不過五進的院子。”

李媽媽不禁咂舌,心道這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平常人家一家老少好幾代人能住個一進的獨院子都是令人羨慕的好日子了,瞧瞧人家,昨兒這婆子還說她家少爺在外省進學,老爺也總在外面忙,平日裡就夫人一個人在家,一個主子住五進的宅子,還不算大,幾進的宅子才算大。

皎娘也是暗暗心驚,聽這婆子的話就知這家主母必然出身富貴,舉凡這樣出身的夫人大都自持身份,可這位夫人先是送了糕餅過來,今兒又特意下帖子邀自己賞花,怎的如此隨和,竟是一點兒架子都沒有。

正想著,已過了垂花門,便見一位婦人迎了出來,打頭一照面皎娘倒是微微一怔,先頭聽這引路的婆子說話,想著她家夫人出身富貴,必然跟自己見過的那幾位潘府的夫人差不多,身驕肉貴富態豐腴,不想倒頗出意料之外,這位夫人細腰修肩,身姿窈窕,若非頭上梳了婦人的髮髻,倒似位未出閣的姑娘。

生的柳眉鳳眼,容貌極美,頭上雖是墜馬髻,卻並未似那些貴婦一般滿頭珠花翠翹,只是簪了一支紅心石青花瓣的簪子,上身石青短襖,臂上挽著硃紅披帛,腰上淺赭透白花的織錦裙,裙帶旁系著環佩,走起來,環佩玎璫,愈發顯得腰肢纖細,搖曳生姿。

行到前來,未語先笑:“我就說能做出那樣好看的點心,必然生了一副好樣貌,可讓我說著了不是,瞧瞧這模樣兒,若不是就在我眼前站著,我還當是做夢,夢見了仙女兒呢。”

這婦人生的美麗窈窕,卻是個爽利性子,說話也直白,說著便拉了皎孃的手:“我這一瞧見你就覺著投緣,雖是頭一回見,也不想生分,便也不跟你客套了,拖大喚你一聲妹妹,你可別惱姐姐自作主張。”

皎娘平日裡少見生人,忽然遇上個這樣的爽利的,自然有些不大適應,卻又覺得這位夫人實在溫柔可親,讓人無法拒絕,便只得順口應下。

不想這位夫人卻當真一口一個妹妹喚著,且攜了她的手進了園子,別提多親熱了。

進了花園,皎娘方知這夫人孃家姓葉,故此也便順著她的意喚一聲葉姐姐,說了會兒話,漸漸熟絡起來,皎娘也適應了,便也不似剛見的時候那般拘謹。

更何況,這位葉氏夫人周到體貼,與之相處如沐春風,明明是頭一回見的生人,卻總讓人生出一種故友重逢的錯覺。

葉府的花園又是自家不能比的,地方闊朗,園中亭臺閣榭,迴廊軒館,各有各的景緻,葉氏夫人帖子上說的迎春花,便開在湖石邊兒上,因剛出寒月不久,仍是春寒料峭的時節,旁處仍是一片蕭條之景 ,可這依著湖石開的迎春花,卻異常絢爛,一叢叢金燦燦映著日頭,彷彿一剎那便到了和暖春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