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55節(2 / 2)

小說:皎娘 作者:欣欣向榮

王雲兒卻轉頭去了裡屋,一陣翻箱倒櫃抱出一個小箱子來,放在桌子上開啟,箱子裡的珠光寶氣,照的屋裡的都亮堂了起來。

胡二眼都直了,一直知道自己這外甥女常往潘府那邊去,必有存項,卻也沒想到,有這麼多好東西,這一匣子首飾,拿到當鋪裡怎麼不當個千八兒的銀子啊。

胡氏忙道:“你這丫頭把這些拿出來做什麼?”

王雲兒卻不理會她娘,而是把箱子合起來直接塞給胡二:“只舅舅把事兒做乾淨了,這些都給舅舅。”

胡二笑的見牙不見眼:“外甥女儘管放心,舅舅也給你透個底,這會兒舅舅找的可是山匪,這些兄弟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不會留活口。”

胡氏聽了愈發心驚肉跳:“不說咱們燕州府的山匪都讓知府大人上任時清繳乾淨了嗎?”

胡二嘿嘿一樂:“這話姐姐聽聽罷了,歷朝歷代哪有真清繳乾淨的,不過就是一時避避風頭,也給官府個面子。”

胡二嘴裡這麼說,其實心裡也有些納悶,他之所以認識這些人,可不是有什麼交情,而是因他家在城門那邊開的酒肆,常來些江湖人,有熟客,也能搭上話,其中有個漢子叫大虎,燕州城裡有個相好的寡婦,隔三差五的便來,常在自家店裡買酒,一來二去的便熟了,故此知道些底細。

可巧胡二今兒從王家回到酒肆,一進門便撞見了大虎,頓覺這是天賜良機,便把大虎拉到裡屋去,把事兒說了,問他能不能行?

那叫大虎的正是城外的山匪,還是個小頭目,這兩年因官府清繳,他們的日子可不好過,正愁沒個生財的門路,胡二正好送上來,尤其聽胡二說著就是個富人家的外室,跟官府並無干係,且這陣子主家出了遠門,家丁護院的也帶走了大半,偌大的園子裡只剩下一個金屋藏嬌的柔弱美人,跟幾個家丁小廝,算上內院裡的婆子丫頭總共也不過二十幾個人,又說這主家頗有家資,立馬就動心了,直接應了下來,連相好哪兒都不去了,直接出城尋自己同夥商議去了。

胡二琢磨著怎麼也得等個一兩日方有回信,哪知大虎剛走了一個時辰便回來了,還帶了男人來,跟胡二說是他們的二當家,二當家頗有些古怪,腦袋上扣了頂老大的斗笠,把整張臉都遮住了,進了屋方把斗笠拿下來,看清臉,胡二頗有些意外,這二當家生的斯文俊秀,不像土匪,倒像個讀書人,只不過神情有些陰沉,二當家又問了一些那別院裡的事,便開價二百兩銀子,接了這樁買賣,至於胡二嘴裡的五百兩,自然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胡二往王家這邊來的時候,二當家跟大虎已在店裡等著呢,胡二索性直接去了當鋪,把王雲兒的那箱子首飾當了八百兩銀子,收起了六百兩銀子,這才回了店裡。

把二百兩銀子遞給那位二當家,便問,何時動手?那位二當家收起銀票,看了胡二一眼吐出兩個字今晚,不知是不是胡二的錯覺,只覺這位二當家吐出這兩個字頗有些陰森,聽的胡二都忍不住打了激靈,下意識看向窗外,天色已暗了下來。

第165章 風高放火天

秋天本就多風, 燕州又地處北地,過了重陽更難尋風和日麗天氣,入了夜風更大起來, 吹的窗外廊下竹製的雨楣子嘩啦啦的響, 吵得人睡不著,皎娘翻了個身,臉朝外睜開眼, 入眼是紗帳外花窗上樹影婆娑,伴著雨楣子嘩啦啦的聲音,似是群魔亂舞,瞧著甚有些陰森。

皎娘下意識裹了裹身上的錦被, 錦被厚實鬆軟,有股子淡淡的菊花香,不知是不是白日在院子裡曬的時候, 染上的, 亦或許是這 屋裡的燻爐所致。

皎娘出身清寒, 能吃飽穿暖便好, 也沒什麼講究, 韓媽媽卻不然,在那樣的世族勳貴之家待慣了,一飲一食行動坐臥,皆精細講究, 也極有情趣, 前兒便讓丫頭把廊下那些開敗了的菊花剪下來,曬乾, 本以為要做香囊香袋, 卻不想竟是放在取暖的燻爐裡, 燻爐裡不知燒的什麼炭,聞不見一絲炭氣,只是淡淡的菊香氤氳,清新可喜。

尚未入冬,便是夜裡寒氣重也還不至於點炭盆子,往年怎麼也得進到十月裡,皎娘才讓在屋裡生炭火取暖,夜裡更怕煙氣重勾起咳疾,大都挪到外間,如今自己這身子倒愈發嬌氣了,榻前點了這麼大個暖爐,腳下還放著湯婆子,仍舊覺著身上寒浸浸的,總是要到半宿方能暖和過來,韓媽媽說是她身子虛,好生調養些日子便能好了。

皎娘知道韓媽媽這是安慰自己呢,她這樣的身子,本就弱,又生生落了一回胎,屋漏偏逢連陰雨,哪裡還能調養的好,能活著都是運氣了,說不定哪會兒一口氣上不來,這一生便了結了,了結或許也就解脫了吧。

那男人也再不用想方設法的逼迫自己了,如此之於他或許也是一種解脫,想到此不禁嘆了口氣,一口氣未嘆完,卻忽見花窗外似是人影一閃。

皎娘一驚,剛想叫韓媽媽,卻定睛看去不免搖頭失笑,哪有什麼人影,是風大了,吹的窗外花樹來回擺動,乍一看好像個人影一晃而過,底細再瞧不過就是花木樹枝的影子罷了。

皎娘乾脆閉上眼,不在看那花窗上的樹影搖曳,免得自己胡思亂想,剛閉上眼卻隱約聽見似有糟雜之聲,皎娘又睜開眼,莫非來了客,卻搖頭暗道自己糊塗,如今梁驚鴻已回了京裡,便有客怎會跑到這別院中來。

側耳聽了一會兒,只聽見外面愈發急促的風聲,哪來的什麼糟雜聲,想是自己聽差了,索性翻過身子去,臉朝裡躺著,剛轉過去,便覺不對勁兒,剛要回頭,卻被一隻手捂住了嘴,耳邊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別出聲,我這手可穩不住,萬一你出聲,我一個收不住,美人這好看的脖頸斷了,豈不可惜。”

男人說完,卻發現身前的美人竟是沒有任何反應,心道沒看出來美人還挺淡定,這時候竟一絲懼怕都沒有,不免探頭看過去,這一看不免失笑,哪裡是這位淡定,根本是暈了。

男人哭笑不得,這位還真是弱不經風,一碰就暈,暈了正好,也省的自己費事,用床上的被子把人一裹,背在背上,就這麼從外間走了出去,外間的韓媽媽跟守夜的小丫頭們仍舊躺著動也未動,男人臨走瞅了眼窗扇上戳進來的銅管,微微勾起個笑,嘟囔了一句,看起來這次的藥有進步,比以前那些起效快多了,等回去跟師傅說,師傅肯定不會再數落自己偷懶了吧。

嘟囔著已從屋中出來,腳步極是輕快從容,便背上有個人也不見絲毫遲鈍,踩著廊凳往上一竄便跳上了屋脊,往西邊去了,月色中幾個起落便沒了影。

這邊身影剛剛隱沒不久,便有十數個身影從牆外一躍跳入園中,手中利刃在夜色中閃過一道道寒光,緊接著便是一陣刀劍相交的聲音,這些人根本就是來殺人越貨的,見了人不由分說舉刀便砍,出手狠辣,沒一個心慈手軟的,不大會兒功夫便結果了外院的護院家丁,直往內院去了,只見著人便是一刀,絕不留活口,殺了人,翻箱倒櫃,把值錢的席捲一空不算,臨走還放了把火,火借風勢,不大會兒功夫便燒起來,洶洶的火光,把燕州城郊外的夜空都映的通紅。

這樣的大火驚動了城中的百姓,自然也驚動了周府,葉氏昨兒剛跟老爺商量好,明兒便去別院接了皎娘來府裡住,老爺也應下了,去了心事兩口子正睡的香甜,不想卻被周媽媽叫醒了,說城外走水了,瞧著像是別院那邊。

葉氏一個機靈,蹭的起來,鞋都沒顧上穿,便跑了出去,剛一出屋,便瞧見西邊半邊天都是火光,可不正是別院那邊嗎,頓覺眼前發黑,一個踉蹌險些栽倒,還是周知府隨後出來,扶住了她,葉氏一把抓住丈夫的手:“快,快去救,救人,皎娘跟韓媽媽都在那邊兒呢,萬萬不能有閃失……”

周知府道:“你別急,雖瞧著是西邊,也不一定就是別院,那邊園子多著呢,我先去看看。”說著把妻子交給周媽媽,自己快步去了。

丈夫走了,葉氏便抓住周媽媽的手,一個勁兒的唸叨:“可千萬別出事啊,神佛保佑,保佑……”

周媽媽嘴裡勸著,心裡卻覺十有八九就是別院,那邊雖說園子不少,可大多人家早都搬回城裡來了,便走了水至多就是燒了宅子,損失一所產業罷了,唯獨皎娘住的別院里人多,今兒晚上風又大,不管是誰家的園子走了水,這火一起來便是火燒連營,那樣大的別院,皎娘又是那麼個病歪歪的身子,想跑都跑不了,更何況還有韓媽媽,韓媽媽可不是尋常家下的使喚婆子,那是侯府了都有體面的,要是死在燕州,侯府那邊如何交代,還有皎娘,小侯爺哪兒還抱著熱火罐呢,要是人忽然沒了,還不定要鬧出多大的事來呢,越想越愁得慌,也忙低著頭,在心中默唸佛祖保佑……

到底佛祖沒顯靈,一直等到天大亮,終是傳了準話回來,昨晚上走水的正是皎娘住的別院,葉氏身子晃了幾晃,卻仍勉強撐著吩咐:“快備車。”

葉氏到的時候,火已經撲滅了,整個別院都燒成了一片焦炭,一具具燒黑的屍首,也抬了出來,放在地上,慘不忍睹,有府衙的仵作挨個驗看辨認身份,瞧見這情景,葉氏眼前又是一陣陣發黑。

正在這時,一個烏漆嘛黑的人直直走了過來,周媽媽怕是不知道事的外人,過來衝撞了夫人,忙上前攔住那人,那人卻開口喊了一聲周媽媽,他這一開口,周媽媽方認出來,可不正是同貴兒嗎,忙一把抓住他:“同貴兒,你真是同貴兒,你沒死,那大娘子呢,韓媽媽呢……”

不等她說完,同貴兒便道:“奴才正是要跟夫人回稟此事。”

周媽媽聽了忙放開他,引著他過來,葉氏也認出了同貴兒,臉色卻陰沉了下去,咬著牙道:“你這奴才倒是命大的很呢。”

同貴兒撲通跪在地上:“夫人莫怒,且聽奴才把事回清楚了,再處置奴才不遲,便把奴才剝皮抽筋,奴才也絕無半句怨言。”

葉氏雖怒卻仍有理智,厲聲道:“那就容你多活這 一時半刻,說。”

同貴兒一個頭磕了下去,方把昨晚上的事娓娓道來。

第166章 月黑殺人夜

因上回送冬郎進京的差事辦的好, 方能暫代李順兒的別院大管事的差事,心知這怕是自己這一輩子最大的機會,哪裡敢懈怠, 自打來了別院, 莫不是事事上心,生怕哪裡有紕漏,辜負了小侯爺的抬舉。

尤其, 如今小侯爺不在別院,更不能有絲毫差錯,別院裡除了隨小侯爺回京去的,剩下的統共有三十六人, 其中外院裡二十四人,護院小廝各半,其餘十二人是內院裡的婆子丫頭, 內院裡有韓媽媽在, 用不著他管, 倒是省心了許多。

同貴兒能得這樣一步登天的機會, 自然不是泛泛之輩, 年紀不大,卻極有心路,做事更有章法,一來別院, 便把外院這二十四人, 分成三班,八人一班, 日夜輪番巡視值守。

其實自打知府大人上任, 大力清繳了山匪, 燕州府便不似以前那般,總有山匪搶掠財物,殺人越貨,人人自危,這幾年當真是太平安和,也正因此,百姓送了知府大人一個周青天的美名,燕州府也愈加繁榮起來。

莫說打家劫舍,小偷小摸都少,同貴兒如此小心謹慎,還讓別院這些小廝護院,心中頗有些怨言,卻礙於同貴兒大管事的地位,不好當面說,背地裡卻沒少牢騷,同貴兒卻只當不知道,看似笑眯眯的,一句一個哥哥們叫著,客氣的緊,可要是誰的差事沒當好,罰起來,可是絲毫也不手軟,兩回過來,牢騷歸牢騷,誰也不敢再犯懶懈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