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64節(2 / 2)

小說:皎娘 作者:欣欣向榮

想到此冷冷開口:“侯府一脈旁支子弟眾多,亦有不少驚才絕豔的青年才俊,若論嫡支卻並無合適人選?”

蕭璟瑀道:“怎會沒有,驚鴻兄不就很合適嗎。”

梁驚鴻呵呵笑了兩聲:“我已娶妻,且此生除皎娘絕不會納旁的女人。”

蕭璟瑀:“驚鴻兄倒是急什麼,我又沒說讓驚鴻兄娶,更何況璟瑀自燕州與驚鴻兄相交,豈會不知驚鴻兄一片痴心,又怎會強人所難。”

梁驚鴻有些不耐:“那你想如何?”

蕭璟瑀目光一閃道:“我北國不比南楚這數十年間都是政和景明,安居太平,卻是剛遭兵禍之亂,加之新帝尚幼,急需休養生息,故此璟瑀方領了新帝之命,前來和親,雖是和親卻也不一定非要當時嫁娶,可先訂下一門娃娃親,過些年再行大禮也是一樣。”

梁驚鴻愈發糊塗了:“便如此,侯府嫡支一脈只我一人,而我雖已娶妻,膝下卻並無子嗣,如何能定娃娃親。”而且,梁驚鴻很確定自己往後也不會有子嗣,畢竟皎孃的身子不能生育,心道這蕭璟瑀莫非心眼使多了,腦子壞了,自己連後嗣都沒有,何來的親事。

不想蕭璟瑀卻完全不在意的道:“這個也不必急在一時,驚鴻兄正值壯年,待夫妻團聚,必定恩愛和諧,想來不久便有好訊息了,你我先把親事定下,如此璟瑀回國也有了交代,至於以後如何,且看吧。”

蕭璟瑀這主意便梁驚鴻聽著都覺荒謬,可仔細一想自己並不吃虧,縱然蕭璟瑀心思再多,也絕料不到自己不會有子,這親事訂了也是白訂,不過就是一紙空文罷了,如此既有利於兩國和平邦交,又不用嫁娶公主,皇上哪兒也不用再愁了,豈不是兩全其美,只不過如此一紙空文也需說明白了方好。

想到此遂道:“不知如何定親?具體章程如何?”

蕭璟瑀道:“這個卻簡單,只你我訂下婚書,請皇上皇后做保人,不管日後生出何種變故,都不能譭棄婚約,如此,驚鴻兄以為如何。”

梁驚鴻樂了,心道這蕭璟瑀還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想他絞盡腦汁算計了五年,末了就得了一紙沒用的和親婚書,如此便宜之事自己若不應,豈非傻了。

兩人各懷鬼胎,都跟佔了大便宜似的,隨即一拍即合,梁驚鴻應他進宮跟皇上稟明此事,而蕭璟瑀亦許諾,只和親婚書立下的一日,便讓他夫妻團圓。

這五年來梁驚鴻所求不過如此,曾以為再也尋不見的人兒,又能相見,餘生尚有何求。

人逢喜事精神爽,梁驚鴻一進宮,來迎他的劉柱兒就忍不住心中好奇,這都幾年了,沒見過小侯爺如此高興,自五年前從燕州回來,小侯爺這臉上就沒見過笑模樣兒,今兒那唇角眉梢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整個人如這天氣一般春光明媚,如此歡喜,莫非得了橫財?

想到此,劉柱兒恨不能給自己一嘴巴,糊塗了不是,當小侯爺是自己啊,小侯爺什麼身份用得著為了點兒金銀財貨就高興成這樣嗎,更何況小侯爺可不是光等著繼承爵位,聽聞手上佔股的生意做的極大,要金山銀山都不在話下,還會在意什麼橫財不橫財嗎。

只不過好奇歸好奇,可沒膽子掃聽,只得躬著身子畢恭畢敬的把小侯爺請進御書房。

不光劉柱兒,御書房中皇上打眼瞧見自己這位冷了五年臉跟誰欠了他多少銀子似的小舅子,忽然今兒變得滿面春風,一時頗為驚訝,開口道:“小六兒可是得了什麼好事,怎的如此歡喜?”

第192章 蕭璟瑀的算計

梁驚鴻也不隱瞞把蕭璟瑀所提和親之事說了, 皇上聽了訝異之餘看向自己這小舅子,心道按說蕭璟瑀提出如此和親至於皇家自是千好萬好,畢竟皇家公主不用遠嫁北國和親, 自己也不用為難誰來接收北國公主, 只是蕭璟瑀指定要跟侯府嫡支結親,如今侯府嫡支就小六一個,這蕭璟瑀倒好真好心計, 或許一開始他打的便是侯府的主意,畢竟世人都知忠勇侯府在南楚的地位,這侯府嫡支一脈多要緊,更不消說了, 這門親事一旦訂下,以後北國公主便是掌管侯府的女主人,所出子嗣乃侯府嫡子, 亦是要承爵的, 如此, 豈不比娶了皇室公主更牢靠些。

只是, 小六兒倒是歡喜個什麼, 這蕭璟瑀明白這是陽謀,謀算的並非當下而是日後,這小子不會打定主意不再續娶了吧,想到此, 不禁微微蹙眉道:“有道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小六兒這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該知道不能任性太過, 該放下的就放下吧。”

梁驚鴻哪會不知皇上話裡的意思, 執拗的道:“梁氏一族子嗣繁茂, 也不止我一個男丁。”

皇上聽了這話不免有些怒意,一拍桌子:“你這是什麼混賬話,子嗣繁茂的是梁氏旁支,嫡脈只你一個,你不娶妻生子,難不成要指望旁支承繼梁氏祖廟不成,更何況,縱那玉氏娘子再好,你再惦記,人也沒了,難不成你真打算做一輩子鰥夫。”

不想梁驚鴻卻道:“皇上,驚鴻也放下的,奈何放不下又能如何,這五年裡縱她不再,我心心念唸的也只有她,莫說需娶,便是瞧一眼旁的女子驚鴻都提不起半絲興趣,這世上除了她,任那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美人,於我也毫無意義,更何況,或許我總覺著皎娘會回來。”

梁驚鴻這幾句話說的皇上都懶得理會他了,這小子根本就是為情所困,魔怔了,這死了人要是還能回得來,這話世上哪還有陰陽兩隔人鬼殊途之說。

只不過皇上深知自己這小舅子的執拗性子,認定了的事與他說什麼都沒用,索性也不跟他再說,揮手遣了他出去,這口悶氣到底出不來,便往後宮尋皇后來說道說道。

皇后娘娘聽了倒是笑了:“皇上既知小六兒性子,又何必跟他置氣,不過這位北國的攝政王年紀不大,籌謀的倒遠,只是他這般籌謀,就不怕落空嗎。”

皇上道:“這件事朕也覺著奇怪,觀那蕭璟瑀的秉性是個凡事深謀遠慮,若無十足把握,絕不會弄險的,卻不知為何非要與小六兒定下這門兒女親事,若是小六兒真格此生都不再另娶,他北國的公主豈非成了望門寡。”

皇后娘娘不禁道:“那蕭璟瑀可說了北國的和親人選?”

皇上:“這便是最稀奇之處,蕭璟瑀跟小六兒說,要他自己的親生之女方能表其永結秦晉的誠意。”

皇后娘娘愣了愣:“這位攝政王不說未娶正妃嗎。”

皇上道:“雖未娶正妃,府中倒是有幾位不少姬妾,聽聞有一位側妃去年得了一女,北國新帝登基之時,便封了公主。”

皇后娘娘道:“可見這位小公主頗得攝政王喜歡。”

皇上道:“這便也是朕想不通之處,既是親生的女兒又頗為喜歡,又怎會捨得害她,若侯府嫡支有嗣還罷了,偏如今可是連影兒都沒有,縱然小六兒如今續一位夫人進來,待到懷孕生子,這年紀也可也岔的遠了,更何況,誰能保證就一舉得男呢,若是再拖個幾年,更不妥當了。”

皇后娘娘點頭: “如此說來,莫非這攝政王另有打算,可兩國和親並非兒戲,一旦訂下婚書,便不能譭棄,不然怕是要刀兵相見了。”

皇上:“這正是朕百思不得其解之處,且,小六兒今兒可歡喜的緊,那喜色藏都藏不住,這五年來何曾見過他如此。”

皇后娘娘也愣了愣:“你說他今兒歡喜?”

皇上點頭,沒好氣的道:“豈止歡喜,簡直滿面春光,若非知道他對那玉氏的一片痴心,朕都以為他瞧上誰家姑娘了呢。”要不是被這小子的沒心沒肺氣著了,皇上又何必跑後宮來尋皇后開解。

皇后娘娘想到什麼不禁道:“莫不是他去江南真尋到了什麼?”

前些日子小六兒風風火火的跑去南邊折騰了一溜夠,自然瞞不過帝后二人,也正因他在南邊鬧騰的不像話,皇上才以北國來使之名,召他回京的。

而這小子去江南是因一方繡帕上的繡工頗為眼熟,著急忙慌的便跑去江南尋人,至於尋什麼人,不用想都知道。

如今皇后一提,皇上不禁搖頭:“你這話可是糊塗了,莫非忘了那玉娘子五年前在燕州府便下葬了不成。”

皇后嘆了口氣:“忘是沒忘,只是臣妾頗知小六兒性子,自五年前從燕州回來,他那心就跟著那玉娘子一併去了,莫說歡喜,便那神色輕易也不見動上一動,若非他那心肝寶貝的娘子,臣妾實在想不通,還有什麼人能讓他忽然性情大變。”

其實皇后娘娘沒說的是,五年前燕州府那些事的底細皇上不知,自己卻是知道的,說到此事便不得不說自己那位表姐葉氏了,他兩口子當時如此瞞天過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那夜的事頗為蹊蹺,誰帶走了皎娘不得而知,就小六兒性子,若當時和盤托出,便不會是隻平了山匪那麼簡單了,鬧將起來,真能把南楚翻個天。

加之那玉娘子胎裡帶的身子弱,又剛落了胎,更是雪上加霜,若果真被人劫走,卻極難活命,為今之計只得瞞了小六兒,暗中查訪為上。

皇后當時也覺葉氏所慮甚是,便將此事瞞了下來,而這些年也未找到蛛絲馬跡,未得訊息也就不能斷定生死,也就是說,這玉娘子是有可能活回來的,即便皇后覺著,那種境況下,想活命著實萬中無一,卻也並非毫無希望,有時候人的生死是要命數的,若命不該絕,便遭逢絕境亦能絕處逢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