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面見天子的考核(2 / 2)

他也不敢多看,連忙按照謁者之前教的禮節,趨步向前,躬身敬拜,道“小民吳詠,拜見陛下,願吾皇千秋萬代,開萬世太平。”

“哈哈,你倒是會說話,不愧是朕選的侍讀。”劉宏聽了這話,很是開心,笑過之後,才繼續開口道“你先平身吧,今日好好應對太傅和三公的考核,若是能透過,朕不吝賞賜。”

“謝陛下!”吳詠連忙再拜,然後才緩緩起身,對著兩邊拱手道“不知四位大人要考校小子什麼?小子由於身體原因,蒙學不過數月,還請諸位大人看在小子年幼的份上,不要太過為難小子。”

四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驚異來,他們沒想到吳詠會來個先入為主,以蒙學不久和年幼兩個因素,將他們的多數路數都堵死了,這讓他們一時有點難辦。

他們要是出題考核太難吧,就算難住了吳詠,到時被外人知曉了,還可能嗤笑他們以大欺小。

若是出題容易吧,讓吳詠輕而易舉當上天子侍讀,他們又有些不甘心。畢竟天子侍讀的位置只有一個,他們還想為自家的後輩爭取一下。

劉宏坐在上的圈椅上,也是饒有興趣地看著吳詠,他沒想到吳詠竟然這麼大膽,上來就和太傅和三公對上了。

最後還是太傅胡廣最先開口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能做下數件轟動天下的事件來。今日老夫等人也不為難你,聽聞你曾神遊太虛十年,不知你對我大漢邊疆時常受到異族侵擾,可以好地解決對策?”

吳詠一愣,他沒想到對方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這個讓他有點難辦了,一是他對此時的邊疆地區不太瞭解,按照他後世記憶,再過幾十年就是“五胡亂華”,"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想來此時還是應該這五個胡人部落最為強大。

二是這個問題本來就是一個坑,即使他給出瞭解決對策,朝廷的諸公也不一定會採納。他一個孩童提出的建議,就算再完美,大人們採納了,豈不顯示他們很無能,連一個稚童都比不了。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既不需要多深刻的見解,也不需要多完美的計策,能表現出他吳詠確實與眾不同就可以。說得太多,反而會給自身帶來麻煩。

想到這裡,他又想到後世漂亮國制霸全球的手段,誰不聽話,就讓一幫小弟去幹他,或許此時也可以拿來用用。

因此,吳詠踟躕一陣,便朗聲道“不敢欺瞞諸位大人,小子對邊疆之事也不甚明瞭,恐怕不能給出見解,但小子在太虛幻境中,曾看到有一大國為了維持自己的安定,會不斷挑起他國之間的矛盾,想來咱們大漢也可以用此計策對付胡人,只要他們爭鬥不休,咱們便可作壁上觀。”

胡廣點點頭,表示認可,隨後又問道“此計策尚可,就是有傷天道,你可還有其他計策?”

吳詠認真思考一下,隨即想到後世的一個推測,因此便開口說道“小子以為咱們大漢可以遷民到關中地區,將已經凋敝的土地,重新開墾出來,以便更好更快馳援北部邊疆地區。”

太尉聞人襲、司空劉囂和司徒許訓三人聽後,直愣愣看著吳詠說不出話來,心中不禁暗道“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這關中地區一直是朝廷的禁忌,也只有他這樣的稚童才敢說出這種話來,換做其他人,估計早被捉起來問罪了。”

同時他們對吳詠當天子侍讀一事也沒那麼牴觸了,當朝近幾代天子對胡人一直都是懷柔政策,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有些憋屈,吳詠的想法雖然有些激進,不可採取,但若是他能影響到天子以後對胡人態度,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胡廣也有些汗顏,吳詠提出的兩條見解都是想常人不敢想,或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改變天子對宦官的依賴,讓他當天子侍讀,說不得還有一舉多得的效果。

因此他與其他三人交流一下眼神,才輕咳一聲道“當天子侍讀,最重要的才學,老夫聽聞你能五步成詩,接下來,你五步內若能成詩一,今日的考驗就算過關。”

吳詠笑道“這有何難?剛才說到邊疆,小子便以邊塞為景,作詩一。”

說完,他開始邁步,正好走到第五步時,開口吟道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這詩出自後世唐代王維的《使至塞上》,算是寫邊塞詩不可多得的佳作。

殿堂上的太傅和三公,聽完都是大聲叫好。

天子劉宏也是聽得如痴如醉,眼中流露出憧憬之色。

喜歡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