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賓客盈門

七月七,乞巧日,又恰逢休沐。兩府皆是賓客盈門,座無虛席。

按照之前的計劃,今日便請兩府幕僚並下屬官吏等賓客,可是登門拜壽的賓客比肩接踵,紛至沓來,遠遠出眾人預估的人數。

今日雖開大門,迎賓接待的人,卻都是兩府家僕婢女。

吳詠跟著朱垣一起在大廳會見賓客,他總結一下,今日來的客人大抵可分為三類,一是洛陽各府的門客,二是官兵戍卒,三是各地上計吏。

吳詠一開始也不明白這些人因何到來,直到朱垣笑著解說一遍後,他才知道箇中緣由。

說起門客,流傳最廣的莫過於孟嘗君,收攬門下食客三千。在古代很多有權勢的人都比較喜歡在即的家中收攬門客。

在春秋戰國以前,門客是作為權貴世家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其實際作用相當於後世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馬仔”,而到了戰國時期,由於社會動盪,為維護自己的地位,以便在朝堂上佔有一席之地,門客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出謀劃策就成了主力因素。

權貴世家養門客都是有明確目的,或是突顯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財富情況之好,或是儲備人才,以備不時之需,再或是為了得到一個好的名聲。

而甘願為門客的人,大多出身中下層的階級,他們想憑藉自己的努力與實力,脫離了原定的社會關係,攀升更高的階層,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但是隨著時代展,制度的不斷完善,到了東漢時期,門客的作用也生巨大的變化。

所謂權力所在之處,總少不了趨炎附勢之徒,他們如蒼蠅逐臭一般奔走於豪強之門。洛陽作為帝都,自然聚集不少豪門權貴,他們的周圍自然吸引了大量的門客。這些人,或者屬於“幫閒”一族,陪同權貴附庸風雅,或者幫助權貴聚斂財富,打擊政敵。

不僅豪門權貴如此,自漢順帝以後,外戚宦官輪流專權,他們所豢養的門客更多,不少人因攀附他們而封官晉爵。這就導致了時下的洛陽聚集了大量甘願為門客的人,他們大多是拋棄家業,來洛陽謀生,期待一朝魚躍龍門,衣錦還鄉。

當然這些門客並非全部都是趨炎附勢之徒,裡面也有許多有真才實學而鬱郁不得志的人存在,他們期待能得遇明主,一展平生抱負。

因此,這些人聽聞這兩日鬲候府盛大的壽誕場面,大多料定吳詠今後一定會成為朝廷棟樑之材,便千方百計混進鬲候府,想在吳詠面前露個面。

說完洛陽各府的門客,接下來談談洛陽城的官兵戍卒。

洛陽是帝都所在,又因其地理位置極其特殊,吳天險可守,當然是軍事防備的重心。早在光武帝劉秀建國之初,就在洛陽駐有重兵。順帝以後,政治腐敗,又天災不斷,社會開始動盪不安,各地不斷有流民衝擊官府,洛陽周圍更是大軍雲集。

其中在官制設定中與守衛京城相關的二千石級官員就有一二十人之多。比如光祿勳所屬的就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騎都尉等。更別說那些將軍、司馬、校尉等直屬軍隊要職。

只是吳詠聽說的駐軍就有衛尉所屬南宮衛士令統轄衛士五百三十七人,北宮衛士令統轄衛士四百七十一人,右都候統轄衛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候統轄衛士三百八十三人,各宮門衛士總計六百三十九人;執金吾所屬七百二十人;北軍中候所屬屯騎校尉統轄七百人,越騎校尉統轄七百人,步兵校尉統轄七百人,長水校尉統轄七百三十人,射聲校尉統轄七百人。

這些官兵戍卒,有些是邊疆的勇武之士,有些是各地挑選出來的精壯,還有些是權貴世家子弟,他們之所以選擇今日來賀壽,一部分是因為與五姓家族有舊,二是因為吳詠。

這次並不是因為吳詠天子侍讀的身份,而是因為吳詠“仙君”的名聲已經由洛陽皇莊中傳了出來,不少官兵戍卒對於吳詠能繼續接管那些流民十分敬佩,尤其是這次來,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看看吳詠能不能接管一些傷殘士卒。

自吳詠接管那處皇莊後,便吩咐莊子裡的百姓開始種植各種瓜果蔬菜。起初他們還半信半疑,直到卓太君這次壽宴,每日都要用到上萬斤蔬菜,這才讓他們放下心來。

尤其是隨著這次壽宴,炒菜在洛陽城中一下就火了起來,不少人得知他們皇莊種植大量蔬菜,紛紛前去購買。不提被鬲候府消耗的那些蔬菜,單是這些人的購買,每日都能給各家帶來不少於二百錢的收入,這讓其他皇莊的百姓羨慕不已,每日都有大量的人過去圍觀。

又因為離這處皇莊最近的幾個皇莊都是傷殘士卒管理種植,因此他們便紛紛託關係,想要找到吳詠協商有關種植蔬菜一事。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一是因為敬重吳詠的眼光和手段,二是怕擔風險。要知道這時不比後世,種植的蔬菜不愁賣。這時種植蔬菜都要下很大的決心,而且銷路也是問題,畢竟人可以不吃蔬菜,但不能不吃飯。種植蔬菜,一個不小心,不僅會血本無歸,而且一家人可是都要餓肚子的。

基於以上這些因素,今日來給卓太君賀壽的官兵戍卒,不在少數。

說完前面兩類賓客,接下來談談最後一類賓客——各地的上計吏。

所謂的上計,是指地方官年終向國家彙報情況。

秦漢時期為了加強對地方官員的考核,規定地方官員定期向中央彙報工作,稱為上計。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地方長官不可能長期離開任所親自前往中央彙報工作,往往派手下吏員前往都彙報。

這些從全國各地來到洛陽,向朝廷彙報工作的吏員,便稱為上計吏。

東漢初這些上計吏不僅要背井離鄉,還要揹負巨大的風險,稍有失誤便會擔責,因此,許多人都不願從事這個工作。但從漢和帝開始,上計吏便成為一個搶手的職業。

永元十四年(1o2年),朝廷開始恢復西漢從上計吏中選郎官的制度。這些上計吏,如果彙報得比較好的話,很有可能會被選為郎官,從而留在中央任職。比如《楚辭章句》的作者王逸就是以上計吏的身份來到洛陽,最終被選為校書郎,從而踏入仕途的,後來更是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妥妥的底層逆襲模板。

這類人士來到洛陽以後,住在各郡國在洛陽的郡邸之中。有一些上計吏長期停留洛陽。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洛陽展開了廣泛的交遊,成為洛陽城中一個比較活躍的群體,很多上計吏還對重大朝政提出自己的意見。

今天賀壽的賓客中之所以有許多上計吏,歸根到底還是吳詠的作用。

吳詠在宛城時,經由流民,向各地傳下各種太虛吃食的做法,引了極大的轟動。尤其是到洛陽的這兩個月,隔段時間,吳詠便做出一件轟動的大事來。因此他的名字,可謂是在地方各郡國也是被人時常提起。

近日恰逢卓太君壽誕,這些上計吏請示各家主君後,便得到統一的回覆,讓他們去鬲候府賀壽,這便有了今日賓客盈門的場景。

可以這麼說,今日來給卓太君賀壽的賓客,大多是衝著吳詠來的。

吳詠從朱垣口中得知這些訊息,也沒當回事,依舊與眾人談笑風生。又因今日宴請兩府幕僚並下屬官吏,吳詠便將岑晟和鄢展也安排到席間。

透過鄢展的介紹,吳詠認識了王越。

王越因為上次的魯莽,已向鄢展道歉並賠罪,兩人如今已重歸於好,師徒之情更勝從前。每次鄢展去皇宮等待吳詠時,王越便會指導他劍術。

在聽到王越是天下有名的劍客後,吳詠這時也想起後世關於王越的介紹,這位可是曹丕大帝親自稱讚的人物。因此,對王越也高看一眼,這讓王越有些激動,恨不得立刻投奔吳詠。

而岑晟這邊,他作為曾經的太守功曹,接人待物自是有一套手段,因此,在宴席上結識了不少上計吏。

期間,自有官兵戍卒詢問皇莊內傷殘士卒種植蔬菜一事,吳詠也是滿口答應幫忙協調,令他們十分滿意,揚言吳詠以後遇到事情,可以找他們幫忙。

當然有些趨炎附勢的門客,也想讓吳詠將他們收入門下,吳詠都以年幼的原因,一一回絕,但他也沒把眾人的道路堵死,揚言以後需要用到人,一定先從他們之中考慮,令他們的心情不至於太過失落。

這一場宴席下來,吵吵鬧鬧,已近傍晚。

又因今日是七夕夜,時下便有習俗,女子手持五彩絲線,向著月光比賽穿七孔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

泛鄉侯府的女賓這邊可謂是相當熱鬧,不僅現場比賽穿針引線,還紛紛唱起《天仙配》裡的歌詞,引得眾人捧腹大笑,直到夜深方才一一散去。

喜歡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請大家收藏人在漢末,種田起家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