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趙雲(1 / 2)

公元199年三月,袁紹軍攻滅易京。

公孫瓚長子公孫續為屠各所殺。

白馬將軍公孫瓚,自計無全,乃悉縊殺姊妹、妻子,而後引火自焚。

只餘一女一子在白馬義從殘部護送下突圍而去。

公孫瓚軍,滅!

…………

三月的幽州積雪未化,冷冽的寒風吹進人的骨頭縫裡。

平原荒野上,艱難的行進著一隊衣甲殘破滿臉哀容的潰兵。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曾是白馬將軍公孫瓚帳下白馬義從的一員。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

他們曾經白馬白甲呼喊著響亮的軍號,追隨公孫瓚馳騁北地,驅逐胡虜,威震塞外。

然而初平二年,界橋之戰敗於麴義,這支隊伍便被打斷了脊樑。

此後易京之戰,主帥公孫瓚自焚而死。

這最後的白馬義從,在公孫瓚部將田楷的領導下勉強護著公孫瓚遺孤突圍。

仗著熟悉地形,坐騎皆是遼西良馬衝出了袁紹軍的包圍圈,幾番衝殺追逃,只餘不足三百人。

城破家亡,人困馬乏。

後有袁紹追兵銜尾追擊,突圍時只隨身帶了兩日口糧,這支士氣跌到谷底的潰兵逐漸走向絕路。

遊弋在隊伍前的兩名騎士並轡而行。

其中一個從懷中掏出一塊乾硬的麥餅,他舔了舔滿是血口的嘴唇,犬齒咬下一角硬得像石頭的麥餅,含在嘴裡用唾沫化軟。

“今夜不會下雪吧?”往日裡俊朗的臉上滿是疲倦,抻著喉嚨艱難的把含在嘴裡的餅子嚥下,夏侯蘭將手中剩下一半的餅遞給身旁的騎士。

那身材高大的騎士搖了搖頭,沒有說話,銀甲冷硬,身上沾滿血漬,胯下一匹異常健壯神駿的具裝白馬也是染紅半邊了身子,不知道跟隨騎士經歷了何等慘烈的廝殺。

同樣須凌亂身上帶傷,騎士的神色卻沒有半分沮喪,遠望天邊,神色沉毅,與周圍絕望的氛圍格格不入。

他叫趙雲,常山真定人。

和很多幽冀北地男兒一樣,趙雲心中的夙願是追隨仁政,解百姓倒懸之危,效仿霍驃騎封狼居胥,馬革裹屍。

所以未及冠,就在常山父老和常山相孫謹的推舉下,加入了威震塞外的公孫瓚軍。

然而一腔熱血在現實的打擊下徹底冷透,公孫瓚與趙雲想象中的白馬將軍天差地別。

界橋之戰、龍湊之戰…

一次次敗退讓公孫瓚銳氣全失,逆境之下個人性格的弱點暴露無遺。

不恤百姓,劫掠搜刮,不只胡人,連漢人也飽受欺壓。

將幽州牧劉虞全家處死,時常山國相孫瑾也被牽連斬。

眼見公孫瓚已經遠遠背離自己追隨仁政的期望,還殺害了家鄉長官,趙雲便藉口兄喪回到常山再不出仕。

年前,接到青州時老上司田楷和同鄉友人夏侯蘭的求助信,知道田楷從青州敗退回幽州,公孫瓚被圍困於易京。

思慮再三,趙雲一人一騎出了常山。

趙雲是一個擰巴固執的人,他心中的義氣讓他寧願藉口兄喪回家蹉跎年華,也不願在公孫瓚在世時另投他人。

也是這份義氣,叫他一人一槍獨自來到易京。

他接過夏侯蘭遞來的麥餅,卻沒有吃,而是扭頭看向了隊伍中兩架臨時拼湊起來的馬車。

第一架馬車上躺著是他的老上司田楷,突圍出城時,田楷被砍斷了一臂,傷口經過了簡單包紮,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只怕情況不妙。

而第二架,是已逝公孫將軍的子女。

想到此,趙雲神色微微動容。

那天他趁著袁紹軍入城燒殺搶掠的混亂,一路衝殺到了公孫瓚宅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