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產量(1 / 2)

方才狂歡過後,田埂上現在一片寂靜。

鄉老們排排垂腿坐在田埂邊。

看著眼前的小紅薯山,嘴唇都在打哆嗦。

一旁的幾個醫士緊緊的拽著效救心丸的小葫蘆瓶,眼睛死死的盯著這些老者。

現場只有高淮激動的報數聲“二十石啦!”

公孫景心裡一片麻木。

在這北地,畝產二十石是個什麼概念。

只聽撲通一聲,一個年輕的隨從跪倒在田中,將臉埋在了泥地裡,嚎啕大哭。

比起考慮著政治、格局的大人物,這個窮苦出身的隨從只能想到家中餓死的爹孃親人。

想到初平四年,大雨二十四日後,六月寒風如冬。

想到興平元年,四月大旱,八月蝗災,田畝顆粒無收,人盡相食。

興平二年,夏,大旱。

建安元年,歲旱無谷。

建安二年,天旱歲荒,夏,蝗災。

……

一次次災難中,伴隨而來的是饑荒,饑荒過後又是大疫。

千里赤地,白骨遍野。

這隨從的家鄉,便在一場場天災人禍中,衰敗,直至破滅。

他小心翼翼的捧著一把紅薯藤,泣不成聲。

眼淚大顆大顆的落下,洇溼了面前的土地。

隨著他的哭聲,即便是公孫景等人也忍不住抬起袖子,擦拭眼角。

老天爺對大漢的殘酷,在座諸人,除了趙息皆深有體會。

田楷也嘆了口氣,青州之時,軍中饑荒,曾以蒲贏充飢。

那時還曾出現吃人賊,賊寇聚眾掠食生人。

真正的白骨委積,臭穢滿路。

許久,這隨從才抹了把臉。

而這時,高淮報道“四十石。”

公孫景目光呆滯的看著田裡的土地,他想不明白這小小一方田畝,究竟是如何產出如此高產的東西。

四十石,已經是北地田產的十倍之數。

有這樣的產量還要怕什麼大旱。

在這遼東北地,這樣的畝產,夠養活多少人口。能叫人間少多少慘事,公孫景想象不到。

“八十石。”高淮的聲音越來越平靜。

“求景公賜糧種。”一個顫顫巍巍的鄉老跪倒在了公孫景面前。

“求景公賜糧種。”

接著,第二個第三個……

公孫景看著眼前這些人,苦笑著搖了搖頭“此物,並非我所能做主。”

他起身,將地上的鄉老一一扶起“此物,皆是我孫女所有,我也做不得主。”

公孫景沒有大包大攬。

他再一次認真的思索,公孫顏究竟想要做些什麼。

能做到何種地步。

最終,高淮報道“一百八十石。”

整一萬零八百斤。

若是公孫顏在此,一定會再一次為系統的誠信點贊。

這種改良品種雖然高產狀態只能保持兩代,兩代之後就會急減產。

但確如系統所描述,精耕細作狀態能達到萬斤有餘。

得出這個數字後,高淮雙目無神的坐到了公孫景旁邊。

而後忽的拉住公孫景的袖子“景公,高家馬場全都給阿顏,換這糧種,你看如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