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應對(1 / 2)

袁紹四世三公,袁氏門生故吏遍及天下,乃是一等一的高門。

袁紹本身也名重海內,權傾河北。

此次雄心萬丈,號稱盡起幽並青冀四州之兵,率馬步三十萬南下征討曹操。

但實際上,幷州並不穩固,幽州則遼西襄關未下。

真正跟隨的袁紹大軍南下的,還是以冀州兵卒為主。

青州則因臧霸的侵擾自顧不暇。

但即便如此,隨同袁紹南下的大軍也有十萬之巨大,可稱聲威赫赫,有吞天下之氣魄。

此時正值志得意滿,卻收到了劉和兵敗、張頜投降的訊息。

這讓此時正志驕氣盈的袁紹如遭當頭一棒。

急召帳下臣僚入帳議事。

袁紹出身高門,作風奢靡,即便是在軍中也擺足了四世三公的派頭。

少時,袁紹那數丈的豪華營帳中,已是文武大才濟濟一堂。

袁紹本人高冠博帶相貌堂堂,端坐在上。

臣僚分坐左右。

一封帛書在下方文士和頂盔摜甲的武人之間傳閱。

各人面上神色各異。

潁川郭圖、南陽逢紀、潁川荀湛、潁川辛平等人,面上不顯,但心中多少都帶著些看好戲的心情。

袁紹沉著臉,顧視左右,對坐最上的一人問道“監軍此前極力推舉張合,如今又有何話說?”

被袁紹稱做監軍的人,年約四十。

雖是文臣打扮,但身型高壯如武人,面相堅毅,舉止之間甚有威嚴,此人正是廣平沮授。

被袁紹表為奮威將軍,任監軍,可謂位高權重。

此前就是他極力推舉張頜,才有令支之戰。

沮授心中嘆息,起身拱手道“是授之過。”

他也未曾料到,公孫瓚兵敗後,公孫氏居然擺出一副死戰的架勢。

這是完全不符合世家一貫的行為模式。

公孫瓚將要兵敗時便在觀望,現在反倒寧死不降了。

沮授想不明白其中因由。

且只有這一條訊息從襄關送出,具體如何敗的也無從知曉。

他認錯得如此之快,袁紹不好繼續作。

冷哼了一聲,看向下方“如今大戰將至,遼西不穩,各位以為當如何?”

袁紹敗了公孫瓚,正在得意之時。

手下敗將的餘部兵卒給了他一記耳光,這讓他無法忍受。

見他衝動,沮授急忙下拜勸阻“主公,遼西不過疥癬之疾,不足為患。主公萬不可爭一時之氣,誤了伐操大事。”

沮授,河北名士,性格忠貞。

知陣法,識天文。

他曾經提出的奉迎天子以,遷都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袁紹不聽。

反對袁氏諸子分立,認為諸子分立是取禍之道,但袁紹堅持要令四子各據一州。

袁紹挑選精卒十萬,騎萬匹,準備進攻許都。

沮授建議利用優勢軍力和地理形勢,對曹操進行持久戰。

“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同時“分遣精騎,抄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萬全之策。

如此作為,三年之後就可以使得曹軍疲敝,滅曹定成,而不必急於決戰。

袁紹還是不聽!

事實上,後來許多事情,都證明了沮授的正確性。

沮授的最慘之處在於,所提的正確計謀,都無人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