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蕭衍之死(2 / 2)

“不可!賊兵剛拿下臺城,氣勢正盛,銳不可當。現在抗拒他們,恐怕不得民心呀,到時候,城中民眾都參與革命,郡守,我等恐怕性命不保。”袁君正的話被6映公強行打斷了。6映公是吳郡的土豪,賊有錢,這種人就是被革命的物件。為了防止錢財被劫掠,唯一的辦法,就是主動向革命軍示好。

“有道理,就這麼辦。”袁君正下令,準備好米、牛、酒,他要親自去郊外迎接於子悅。

“哎······”戴僧逖搖著頭退出去了,回到了新城縣,部署城防工作,積極抵抗革命軍。

看到於子悅後,袁君正準備來拍馬屁,沒想到直接被扣押了。6映公因為第一時間表示親善友好,用一部分錢財買來了安穩,於子悅也就沒難為他,讓士兵們去革城中其他有錢人的命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袁君正作為吳郡負責人,不管他究竟態度如何,必須被整治,否則革命的矛頭指向誰?

等袁君正明白過來,為時已晚,治下百姓被洗劫,自己也失去自由,6映公這種地頭蛇卻逍遙自在,想到這些,袁君正一口氣沒緩過來,也就病死了。

建康城內那些富家子弟也沒逃過一劫,特別是王謝家族,更是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是呀,當初老子向蕭老頭求取王謝的女兒,蕭老頭說老子不配,行嘛,現在老子倒要看看,是我不配還是你們不配!陳郡謝氏基本上被殺光,琅琊王氏也被屠滅,除了王克等少數人,至於他們的女兒們,都被侯景分給了將士。

訊息傳到江陵,顏之推感慨道:“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說罷,他和庾信接著喝酒吟詩。反正死的是王謝家族,又不是我顏氏家族。

3.蕭衍功過

作為第一革命物件,蕭衍是對侯景最不滿的那個人。雖然實權在侯景手裡,但名義上蕭衍還是帝國的皇帝,侯景進行人事任免,還是要去請示蕭衍。這不,侯景讓王偉去請示蕭衍,希望宋子仙擔任司空。蕭衍只是冰冷地回覆道:“三公之位,地位尊貴,怎麼能給宋子仙這樣的一介武夫?”

“侯王想舉薦二人為殿帥······”

“不行。”蕭衍都沒聽王偉說完,直接就拒絕了。

自己的要求被拒絕了,侯景氣急敗壞,但又害怕見蕭衍,只得去找蕭綱。蕭綱只喜歡舞文弄墨,看到侯景帶著甲士前來,什麼要求都答應了,親自去找蕭衍說情。

“父皇,你就答應侯景吧,兒臣怕他哪天殺紅了眼,冒犯天威呀。”蕭綱又哭了。

蕭衍大罵:“誰讓你來的?如果天佑大梁,那麼社稷可能恢復;如果天要亡我蕭氏,哭又有什麼用?侯景的要求,朕絕不答應!”

此後,侯景對皇宮的看管更加嚴格了,加大了每天的巡邏力度,宮中時常有士兵帶刀出入。

“來呀,這外面是怎麼回事?”蕭衍很好奇。

“回稟陛下,這些是侯丞相的衛兵。”直閣將軍周石珍驕傲地說。周石珍出身低微,但能言善辯,深得皇帝喜歡,是和朱異一樣善於察言觀色的人物。不過,朱異到死也沒有倒向侯景,一直是蕭衍的鐵粉,而周石珍就不同了,他沒有朱異的氣節。

“什麼丞相?狗屁丞相,那是侯景!丞相是他自封的,朕認可了麼?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你給朕滾出去。”蕭衍指著周石珍的鼻子破口大罵。周石珍只是笑著回答了一聲“是”,就屁顛屁顛走了出去,徑直去找侯景報告了。

“喲,這老東西,脾氣還這麼大呢?行嘛,看樣子是平時吃撐了。傳令下去,今後,給皇帝的膳食減半。他不是一心向佛麼,肯定吃不了多少東西。”侯景吩咐道。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蕭衍已是行將就木之人,飯菜減半後,立刻就倒下起不了床。5月2日,獨自躺在淨居殿的蕭衍,覺得口中乾澀,想喝一口蜂蜜,對門外喊了一嗓子,聽到的卻只有回聲以及自己的呼吸聲。此時的蕭衍,心力衰竭,出“嗬!嗬!”兩聲後,便永遠閉上了眼睛。蕭衍享年86歲,諡號梁武帝。

侯景秘不喪,將蕭衍的遺體收殮後移到了昭陽殿,派人叫來太子蕭綱,讓他象平常一樣入朝,以最大化蕭衍的剩餘價值。蕭綱看到蕭衍的屍體,泣不成聲,捶胸頓足,他也不敢出聲音,因為王偉、周石珍二人全天候在一旁監視著他,不能讓他把蕭衍死的訊息洩露出去,故而,文武百官都不知道皇帝死了。

孔子說過,老而不死是為賊。蕭衍如果在546年年底就死了,那麼他的佞佛也好,縱容宗室也罷,甚至鼓勵官員貪汙腐敗,都是屁大點事,史書對他的記載就是英明神武偉大到一塌糊塗,你想想,一個皇帝可以帶領國家享受4o多年的太平歲月,僅僅這一項功績,就過了95%的帝王。

蕭衍執政時間太長,他對帝國的掌控也是穩固如山,自我要求很高,在私德方面堪稱完美,他也是想做百官和宗室的表率,相信自己會感召大家向善,很多軍國要事也沒按照制度行事,基本靠自己的覺悟和修養。可惜,蕭衍忘了,覺悟不如制度,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聖人,人性的弱點是一直存在的。

活太久了,人難免糊塗,人會形成路徑依賴,一旦遇到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動,那之前成功所依靠的東西,就會成為反噬的力量。如果沒有侯景的摻和,南梁雖然危如累卵,依然可以大而不倒,公卿貴族還可以繼續瀟灑一二十年也說不準。

可歷史是充滿偶然性的,侯景能夠只靠8oo殘兵席捲一國都,並非軍事天才導致,而是政治意義上的勝利,也就是拉攏朋友、分化敵人那一套。南梁皇帝和宗室、中央和地方、貴族和平民三大矛盾,給了侯景可乘之機,或許這就是蕭衍的宿命,活太久只能白人送黑人,活太久總會犯錯誤甚至是致命的錯誤。

細數下來,蕭衍也並沒有那麼混賬。

縱容宗室,是對宋、齊宗室殘殺的一次矯枉過正,蕭衍的初衷是想解決權力鬥爭問題;崇尚佛教,是對大江南北信仰佛教既成事實的一次肯定,捨身寺廟還可以趁機收割官僚貴族聚斂的錢財;成為侯景的俘虜後,始終保持基本的氣節,不屈服,這算是一個真男人了,比那些外強中乾、色厲內荏的慫貨強多了;至於階層固化、貪汙腐敗等,古今中外都沒有解決,蕭衍無可挑剔。

蕭衍最受人詬病的是接納侯景這件事,步步退讓,不把侯景放在心裡。這有什麼問題?沒有問題。我若是一個擁有幾十萬、上百萬員工的公司,我也不會相信,一個帶著八百人來投靠我的小人物,會吞併我的公司,我也不會把這個小人物放在眼裡。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換成別人,不一定能比蕭衍做得更好。

南邊的侯景吃香喝辣,北方的東西魏卻圍繞潁川長社城打得你死我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