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鄧艾鍾會謀計策(1 / 3)

小說:存亡之秋 作者:學者鳳鳥

季漢炎興元年,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十月。

季漢派出使者,出使吳國,告之魏國征伐季漢之事,並請求吳帝出兵,在東路牽制魏軍。

吳帝孫休拿到季漢國書,閱之,道“使者,魏軍真南下攻打貴國?”

季漢使者道“吳皇陛下,根據前線軍情,魏國分五道伐蜀,此時正與我漢軍於漢中交戰。”

孫休聽後微微點頭,對著旁邊道“丞相,卿看此事當如何也?”

濮陽興出列,道“陛下,魏國進犯鄰國,事緊急,當率軍救之。”

吳帝又看著丁奉,道“大將軍,此事當如何看?”

丁奉出列,道“陛下,就如丞相所言,當兵救之,若鄰國滅亡,我國亦不能獨存。”

孫休又點頭,道“那好,吾下詔,由大將軍親率諸軍,前往救援,具體計劃,由卿制定。”

丁奉道“臣遵令。”

孫休看著使者,道“使者,這樣可行否?”

季漢使者道“謝吳皇陛下。還望貴國儘快兵,方能早退強賊。”

孫休道“使者放心,明日大將軍便會出兵。還望貴國堅守數日,勝利之日便將來臨。”

季漢使者敬拜孫休後,便退下離去。

見使者走了,濮陽興道“陛下,魏蜀相爭,無力東顧。既然一定要出兵,何不直指壽春。”

孫休道“出兵壽春,那荊州方向之增援,又該如何為之?”

濮陽興道“可遣留平將軍至南郡,與施績將軍一同商議進兵之事。另遣丁封、孫異二將至沔中,向西救援。”

孫休對丁奉道“丞相之意,大將軍以為如何?”

丁奉思索片刻,道“臣贊同,可先讓魏蜀消耗,我國再收漁翁之利。臣願進兵壽春,牽制魏軍。”

孫休道“好,就依丞相與大將軍之言。”

於是吳國方面,確定了救援季漢的計劃。

劍閣北,曹魏方面。

鍾會進攻劍閣不克,這樣的情況顯然對魏軍不利。因為時間一久,十三萬前線魏軍的糧草,便會消耗殆盡。而魏軍的補給要從長安運來,路途遙遠,難以支撐。鍾會,他顯然知道這樣下去並不是辦法,然而此時,他又想不出更好的計策,在與多位同僚商議後,他決定邀請魏西路軍統帥鄧艾前來白水,與他一同商議下一階段的軍事問題。

當鄧艾收到邀約,立即率鄧忠等隨從數十人,快馬趕去白水。

鄧艾為何反應如此迅?

因為鄧艾早已明確魏軍下一階段的軍事路線,上書道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通俗意思為如今賊寇大受挫折,應乘勝追擊。從陰平沿小路、經漢德陽亭,奔赴涪縣,涪縣距劍閣西有百餘里,距成都三百餘里,派精悍的部隊直接攻擊敵人的心臟。姜維雖死守劍閣,但在這種情形下,他一定會回救涪縣。此時,鍾會之軍正好乘虛進入劍閣。如果姜維死守劍閣而不救涪縣,那麼,涪縣兵力極少,將很難對付魏軍。兵法說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今進攻其空虛之地,一定能打敗敵人。

不久,鄧艾來到白水關,鍾會親自出關迎接。

鍾會與鄧艾,魏東路軍統帥與西路軍統帥,歷史性的相見。

進入將軍府大堂,入座。

鍾會舉起茶碗,笑道“鄧將軍遠道而來,實在辛苦,以茶代酒,表達敬意。”

鄧艾同舉,回笑道“謝鍾將軍。”

二人飲後,鍾會道“如今之局面,蜀將姜維死守劍閣,我軍進攻數日而不克,白白損失許多將士。大軍停至白水,十萬之眾,每日空耗糧草,時間若久,糧草耗盡,軍心難安,只能北撤。若到那時,伐蜀一役,必功虧一簣。若姜維再趁我軍北撤之際,突然四面殺出,別說攻下的漢中諸部能否留存,更可能威脅至長安。若真到那時,整個潼關以西的大片國土都會被姜維佔據,你我將成敗軍之將。我想鄧將軍與我皆不希望看到那樣的慘淡之景。所以今日請鄧將軍前來,便是與之共謀我軍之後應如何作戰,還請鄧將軍見示。”

鄧艾聽過鍾會長論,遍觀諸將,道“十萬精銳,拿不下一劍閣,看來姜維不好對付。如何能打破僵局,我幾日前已上疏朝廷,陳明計策。今日前來白水,當與鍾將軍共同明確。”

鍾會驚訝道“看來鄧將軍有計,請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