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五言堂(2 / 2)

小說:幽冥通寶 作者:人面鱟

我早就對仉家所在這個行當充滿了好奇,聽二爺這麼一說,我也來精神了。

二爺也不著急,就這麼一邊喝著酒,一邊放慢了語,慢慢向我訴說著這個行當的由來。

二爺說,在早些年的時候,很多人將老仉家所在的這個行當叫做“五言堂”,意思是說,這個行當由五種職業、身份不同的人組成。

修、演、兵、盜、信,五種職業,合稱五言,當大家湊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五言堂。

如今,“五言堂”這樣一個稱謂早已棄之不用,但這麼多年過去,行當裡的大結構一直沒有生太大的變化。

先說修字一門。

之所有用一個“修”字,意思就是說,在這一門中混跡的,都是些研習術法、巫蠱的人,這些人大多有些修為,即便沒有修為,只要會些驅鬼避禍的術法傳承,也大體歸屬於這個門類。

二爺說,修字門是五言之,也是最為神秘莫測的一門,而我們老仉家,平日裡也主要是和這一門的人打交道。

再說演字門,這一門,專指那些精通筮卜算命、風水堪輿的人,在早些年的時候,遊走江湖的算命先生和風水先生,大都屬於這個門類。

修不離演,演不離修,許多在行當裡混跡的人既是術士,又會算命,就算不會算命,也大體懂一些風水堪輿方面的東西,有些術士甚至和盜字門沾邊,常常幫盜門的人觀星問月、尋龍點穴。

修、演之後,就是兵字一門。

在東漢之前,行當裡其實沒有兵字門,那時候的“兵門”還是“武門”,指得是那些世代習武,又常和行當裡的人來往的家族門閥。不過在東漢末年的時候,曹操在我們這個行當裡插了一腳,不少兵將入行,武字門也從此變成了兵字門。

說到兵字一門,就不得不提一下盜門,在整個行當裡,這兩門的淵源最深。

想當初,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其實在摸金校尉和丘中郎將出現之前,行當裡就已經有不少以“盜”為名的世家,曹操讓兵卒盜墓,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算是入了盜門,成了行當裡的人。

雖說入行的兵卒不少,但真有手藝的也就是屈指可數的幾個人,大部分人只能算是連帶,他們不懂盜墓的學問,只負責挖山尋墓,搬運從墓裡盜出來的財物,加上長年行操,有一定的武術功底,在劃歸門類的時候,就將這些人劃到了武門。

那個年代兵荒馬亂,除了修、演兩門,行當裡的另外三門幾盡消亡,這些人加入武門以後,很快成了氣候,他們認為單憑一個“武”字無法代表他們,於是就著手將“武”改成了“兵”。

而我們老仉家,就是兵字一門的典型代表。

二爺說,如今的兵字門其實也只剩下了我們老仉家,而盜門的現狀更悽慘,如今的盜門,已經擔不起偌大的一個“盜”字了。

土夫子不再盜墓,遊走市井的神扒轉行做起了鐘錶生意,而那些飛簷走壁如履平地的飛賊世家,早在五十年前就絕戶了。

盜門沒落,說起來也是好事。可二爺卻說,五言堂之所以有五言,其實是五行生剋的一種體現,哪一天盜門徹底覆滅,必然有一門坐大,當時行當裡的平衡被顛覆,是要出大亂的。

而相對於盜門,同樣快要沒落到極點的還有信字門。

信,說白了,就是信差、信使,在電話還沒被明出來的那個年代,他們確實是行當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現如今,日行千里的信使已經比不上一根網線、一部手機,也就是那些完全脫離時代的老修士,偶爾還需要靠信使來傳傳訊息。

為了生存,信字門的人已極少再送信,轉而開始販賣訊息、幫各大宗門聯絡生意,偶爾也從各大宗門淘買一些沒用的法器,拿到古董市場換幾個零錢。

孫傳勝所在的孫家,就是信字門的典型代表,不過他們那家還好,畢竟是“吃雙門”,除了是信字門,也是修字門。

而仉家和孫家也差不多,名義上是兵家的代表,實際上卻是“吃三門”,不但隸屬於兵字門,而且族人大多精通術法,兼有一些尋墓倒斗的手藝,所以又屬於修、盜兩門。

喜歡幽冥通寶請大家收藏幽冥通寶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