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被遺忘的歷史(2 / 2)

小說:幽冥通寶 作者:人面鱟

“是啊,可是我的腦子沒有我的眼快啊。”

老左悶悶地點零頭“那你繼續吧。”

實話實,我現在也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就坐在地上要好好歇一歇。

等老左徹底回過勁兒來了,他就離開內閣,到外面去給我弄零吃的,還拿來了很多等,儘可能提升內閣的亮度。

由於一次性博覽這麼多書卷實在太耗費精力,為了提高效率,我還用上了“番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每工作4個25分鐘休息2o分鐘,別,這麼幹的效率確實相當高,只要你足夠專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在掃閱眾書卷的時候,我看到的很多內容都涉及到了寄魂莊不外宣的秘辛,老左能將我帶進來,確實給了我極大的信任。

而除了這些秘辛,我也確實找到了一些與不周山有關的資訊。

有幾支書卷上同時提到了不周山的一些舊事,上面,從東漢年間到南宋末年,常有一個名為“洛伯陟(音同質)”的人在行當裡出沒,當別人問及他出自何門何派的時候,他就,自己是不周山的祖巫。

東漢,到宋末,時間跨度不可謂不大,“洛伯陟”這個名字,有可能是不周山的歷代祖巫共有的代號,又或者,這個洛伯陟本身就是一個不老不死的長生者。

不過自元滅南宋以後,就再也沒有這位祖巫的記載了,而先前那些與他有關的記載,也都是他的一些遊歷行蹤,看不出特別的地方。

不過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那就是這個人和仙人墓的洛成己有著相同的姓氏。

在所有的書卷中,有一支書卷是用青羊皮來撰寫的,落筆者竟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徐霞客,那隻書卷好像就是他隨手寫的一份手稿,上面的內容很雜,而且羊皮本身也沒有受到很好的保護,但由於作者太過出名,我還是多看了兩眼。

這一看,果然看出了一些門道。

在一個不算起眼的角落裡,寫著這樣一句話“不周山設x禁於蔥嶺之腹。”

禁前面還有一個字,但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加上保護不周,字跡已經無從辨認,但不管怎麼,從這句話中還是可以粗略地推斷出來,早在明朝年間,不周山和蔥嶺之間就有所牽連了。

之所以粗略地推斷,是因為不周山所在的帕米爾高原,古稱就是“蔥嶺”,徐霞客筆下的蔥嶺未必就是指與不周山相鄰的那個山門,有可能他指的就是帕米爾高原本身。

另外,我也確實在這些書卷中找到了不周山是仉家分支的法,而且這種法可不是憑空捏造的,我仔細看了幾遍,老仉家分家的過程被記述得十分具體,而且有理有據,應該是真的。

仉家之所以分家,是因為東漢時期,家裡的兩股勢力在選擇術法傳承和擇主上出現了嚴重分歧。

一部分想要進漢中休息張道陵建立的五斗米道,這個教派也就是道教的前身,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如今老仉家代代相傳的五斗米陣,就是從當時的漢中太守張魯手中得來的傳常同時這一部分人看中了曹操的氣魄和睿智,打算輔佐曹氏集團。

而另一部分人則看中了張角的太平道,那時候張角還沒起義,而他沿襲的那部《太平清領術》,也是當時的幾個數術大家所書,只要能研透其中精髓,可以受用無窮。所以在選擇傳承這一點上,兩班人馬都沒什麼問題。

問題就在於,後面這波人在擇主的時候,選擇了袁紹。

一臣不侍二主,因為兩撥人選擇了主公不同,最後只能分家,各忠其主,從此互不往來。

一直到官渡之戰,袁紹大敗,整個袁氏集團更是被曹魏斷了根基,從此再無回之力,而選擇輔佐袁紹的那一撥仉家人,也從此退出了漢末的下紛爭,到遠離戰火的帕米爾高原建立了一個門派,這個門派,就叫做不周山。

而這些人為了不和老仉家再有牽連,甚至改了姓,至於到底改成了什麼姓,書卷上並無記載,不過我估計,他們很可能改姓為“洛”了。

因為書卷上,袁紹的兒媳甄宓曾對那一撥仉家族饒頭領(具體名諱不詳)有過救命之恩,而他們改姓,也恰恰是在曹植作《洛神賦》之後。

相傳這《洛神賦》,其實就是曹植對甄姬的一紙情思。

再加上後來不周山出現過一個姓洛的祖巫,所以我推測,他們一定是將姓氏改成了洛。

本章完

喜歡幽冥通寶請大家收藏幽冥通寶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