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比試刀工要蒸麵幹嘛(2 / 2)

小說:鐵道炊事兵 作者:沒有橋的河

說話的是楚留香炊事班本回合的對手1o號炊事班班長。

他說這話的時候,水靈光正好從他身邊走過;

“就是,班長,我看,說78號炊事班是臨時組建的,這訊息不準確啊!”

“但是你看另外一位,比試刀工,他就沒什麼刀工啊,就只是拿菜刀在哪裡切!”

“不清楚,這裡看不清,別下定論太早了!越簡單的刀法有時候越能讓你吃驚!是不?班長!”

“嗯,是的!不過,我非常有信心,這回合我們肯定贏!你們看!我們班的蒸麵快要出鍋了!”

聽見“蒸麵”一詞,瞬間引起了水靈光的注意;

比試刀工要蒸麵幹嘛?

水靈光腦海裡立馬浮現與蒸麵相聯絡一個詞麵塑!

“難道,1o號炊事班在比試刀工中,要做麵塑?”

水靈光在心裡剛開始想1o號炊事班要做什麼,眼睛已經開始搜尋1o號炊事班比賽的灶臺了;

搜尋不需要多大功夫,水靈光就看見1o號炊事班正將一籠屜五顏六色的蒸麵從籠屜裡拿出來;

“果然是麵塑!”

水靈光看到那些五顏六色的蒸麵時,已經完全肯定了!

“老王準備做什麼麵塑?這次他應該把手藝全使出來才對!”

“那肯定了,老王參軍前就是一個麵塑手藝人,這次肯定要好好展示一下啦!”

聽著1o號炊事班其他戰士的聊天,水靈光不禁悄悄為78號炊事班捏了一把汗;

麵塑在解放前,只能算是一種手藝人討生活的一個門道,在世俗眼裡屬於偏門;

在古時,麵塑主要用於祭祀、婚嫁、節日禮儀等場合食用,以表示對場合與來賓的尊重;

到明朝時期,麵塑逐漸開始脫離食用範疇,獨立展成一種藝術形式,但這種藝術並不獲得當時士族階層的認可,屬於下九流的民俗範圍;

舊社會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深受老百姓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依然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班長,老王跟你商量了做什麼了嗎?”

“五穀豐登!”

“就做糧食啊?”

“你以為一顆一顆的糧食用面做出來容易嗎?那要用雕刀慢慢地一顆顆雕刻出來!”

“五穀豐登?有意思,確實非常大眾化啊!”

當得知1o號炊事班的要做五穀豐登的時候,水靈光不覺微微一笑,這種複雜的麵塑,她也是好久沒見過了;

我國黃河內外、大江上下的很多地方,如陝西、山西、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都有面塑存在;

有些麵塑甚至非常出名,已經用當地的一些地名為麵塑命名,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

比如菏澤麵塑、忻州麵塑、山西面塑、上海面塑等。

各地風俗習慣不同,也使得麵塑的品種異常豐富。

“禮從宜、事從俗”,越來越富裕的勞動人民,日益隆重的民俗活動需要,直接促進了麵塑的展,麵塑也被賦予不同的吉祥含義。

比如“五穀豐登”就是代表了廣大勞苦大眾在祭祀、婚喪嫁娶等場合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期望。

“班長,你看78號炊事班就知道埋頭切,我們贏定了!”

“目前來看,我們刀工是贏定了,不過78號的紅燒肉在步驟上看一點毛病都沒有!”

“紅燒肉比的是細節,班長,也許他們是得到高人指點,知道了這些步驟,但是至於細節,那可不是指點指點就行的!”

“嗯,你說的對,畢竟他們只是臨時組建的炊事班嘛!”

喜歡鐵道炊事兵請大家收藏鐵道炊事兵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