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制授太史令(1 / 6)

炎炎夏日,正午。

姜沃從廊下一路走來,一個人也未見到,只有滋滋蟬鳴伴隨她的腳步。

六月暑熱,她只從太史局前院走到袁天罡的屋門口,就悶熱的難受。

怪道二鳳皇帝這種常頭疼、風熱的人,夏天沒法住在這太極宮裡。

只是今年,皇帝沒有去九成宮避暑,同時,也沒留在宮裡。

這是貞觀十九年的夏天。

皇帝正在率軍親征高句麗!

且不光皇帝在親征高句麗的前線,連太子都已隨軍東征,不在長安——此事現在看來已成事實,但在今歲貞觀十九年初,皇帝剛剛下這個決定的時候,反對的奏章雪花樣飛進立政殿,險些沒把皇帝給淹沒了。

朝臣們太過震驚,震驚到一時不知道該集火反對哪一條:究竟是皇帝萬金之軀御駕親征更欠妥?還是皇帝親征居然帶上太子更欠妥?

說句大逆不道但是很該考慮的話:那可是戰場,瞬息萬變刀劍無眼!萬一出了什麼事,皇帝和太子都交代在高句麗,那一國怎麼辦?!

以褚遂良為首的朝臣們苦勸不止,甚至大有長跪不起之態,然而皇帝這回‘郎心似鐵’,毫不被諫言動搖:就要親征,還就要帶上太子!

誰勸也不好使。

畢竟……皇帝在心裡算了算自己的年紀,這應當是他最後一次機會,能夠手把手教太子怎麼打仗了。

而且東征高句麗這一仗,是教學最豐富的一仗:這回皇帝不但調動了北方各地的府兵,還調動了契丹、奚等外邦部落騎兵。同時,早在一年前,他就在命人造運糧船、戰船,各備了千艘有餘——是多方面佈局,最後水陸並進,直奔遼東!

從大方向說,可謂是陸戰、水戰、甚至於外邦協同作戰具備。

往小裡說,每一支隊伍的安排:具體到每一路軍的騎兵、步兵、弓/弩手、哨兵、刀盾手的兵種排布也都是學問。

更別提還有徵兵、軍需、錢糧等後勤的安排。

二鳳皇帝有太多想教給太子的。

他已經手把手教了太子兩年的理政,現在,他要再親自教一教他的戰事了。

當皇帝,尤其是二鳳皇帝這種帝王,決定了要做什麼後,群臣的反對,實在也是無可奈何了。

況且皇帝最後也算是妥協了一些:他答應朝臣們,哪怕太子隨軍東征,也不會去太前線,他會把太子留在定州,主監軍需後勤事。

至於長安這個最後方,則由房玄齡坐鎮,其餘重臣,諸如長孫無忌、唐儉、褚遂良、劉洎等全部隨軍東征,簡直是搬了半個朝廷去定州。

貞觀十九年二月,皇帝與太子自長安開拔,大軍東征。

如今也有四個月過去了。

*

姜沃叩了三下門,袁天罡的聲音平穩傳出來:“進來吧。”

見弟子進門,他把用井水浸過的涼茶往前推了推:“大中午的過來,是東邊有信回來了?”

姜沃點頭,把剛拿到還未拆封的信函遞給袁天罡。

“聖人已經過了卑沙、兵臨遼東城下了。”

遼東城,正是當年隋煬帝久攻不下之地。

而卑沙,姜沃把輿圖跟她記憶裡的現代地圖對照想一下,應當是遼寧大連一帶。

可見戰事正在穩步推進。

這是李淳風的信,從遙遠的高句麗前線,隨著大軍的情報一起送回長安來。長安城中為了此次大戰,專門成立的分函處,今日中午將李淳風的信分到太史局來。

姜沃就立刻拿來給袁天罡了。

這回皇帝東征,李淳風也奉命隨軍同行。

不過,不是因為占卜術,而是因為火藥,二鳳皇帝要隨身攜帶一個火藥專家——

在此之前的貞觀十八年,姜沃終於攢夠了權力之籌,一鍵購買了那本《古之燔石記——順應時代的安全化煤石燒製、火藥製備》。

但事情的起初,卻並不是火藥,而是一盞小小的礦燈。

*

去歲,貞觀十八年夏日,九成宮。

吳王李恪雖離京,但京中關於太子之位的流言,其實並沒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情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緣故就是:太子之前的封地幷州,突然接連發生了好幾起爆礦之事,礦工傷亡不下數百人。

幷州,是多煤礦、銅礦、鐵礦的富庶之地。

按照唐律,礦產可私人開採,官中收稅——但這私人,當然也不是任何一個普通人就可以。比如這幷州,既然原先是晉王的地盤,這礦產當然也大頭是晉王的,剩下的一小半里大頭又是英國公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