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出使吐蕃(1 / 3)

吐蕃使者入朝報喪這日,乃是大朝。

九品以上朝臣皆在。

吐蕃使節退下後,關於文成公主事,朝上頗有分歧,當場爭論了起來。

以宗正卿為首的幾個官員,啟奏請公主歸國:公主和親吐蕃九載,並無子嗣,如今吐蕃贊普已亡,公主卻正當桃李之年,豈可老死異藩?

兼之已從吐蕃使臣口中得知,松贊干布年不過十餘便驟然病逝,偏生其子也少年夭亡,只留下一個幼童孫輩,被扶立為吐蕃新王——名為王罷了,吐蕃國事其實都在權臣祿東贊手中捏著。

宗正卿是個實在人,說話也直白,乾脆就道:“若是公主有子為吐蕃新王,哪怕是個養子,公主能做太后也罷了,可如今……”

可如今留在那幹什麼?被人當成牌坊嗎?說不定還是礙事的牌坊。

“還請陛下下詔,令公主歸國。”

然朝上支援宗正卿的並不多。

首先站出來反對的朝臣,對姜沃來說還是熟人,正是崔氏族長崔敦禮。

隨著李勣升為尚書左僕射,崔敦禮也從曾經的‘代兵部尚書’做了真正的兵部尚書。

此時崔尚書就反對道:“陛下,《禮記喪服》中有云: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公主得先帝旨意,下降吐蕃,那便不再只是大唐的公主,更是吐蕃的王后。”

“再者,和親結兩國之好。便是吐蕃贊普病逝,只要公主留在吐蕃,便依舊有助益。”

崔敦禮最後還不忘補上一句場面話:“自然,公主桃李之年喪夫,甚為可惜可嘆。陛下當下詔厚賞寬撫,已示國朝厚恩——以公主之深明大義,必甘願身留吐蕃。”

姜沃將笏板微微調整了下位置,擋住了唇邊冷笑。

好一派‘風光霽月’的道德綁架。

只是崔敦禮之話,代表了許多朝臣的心聲:若是先帝的親女,那此時當著皇帝,肯定是都支援迎公主回國的,可文成公主也只是旁支宗室女,甚至都不是江夏王李道宗的親女兒,那留在吐蕃繼續‘發光發熱’也好。

哪怕吐蕃把她當場一塊牌坊,那也是一塊擺在吐蕃的牌坊不是?

*

“陛下,臣有一言。”

在姜沃已經踏出半步還未開口時,就聽到熟悉的聲音——

“崔尚書所言,臣覺不妥。還請陛下下詔,迎公主歸國。”

她回首,見崔朝站了出來。

姜沃立馬當起了圍觀黨——術業有專攻,與崔敦禮對上,還是崔朝來吧,他是知道怎麼氣崔家人的。

果然,見‘自家’晚輩站出來反對他,崔敦禮面上才掛不住,不免微沉。

他不欲崔朝多說,讓外人看崔氏熱鬧,便直接打斷道:“崔典客丞之意,難道是公主不深明大義?夫君方病逝,便力圖歸國?”

崔朝目不斜視,根本不接崔敦禮的話。

他只望著皇帝不疾不徐道:“臣於鴻臚寺為官,頗知吐蕃風俗。”

“陛下,吐蕃有殉葬俗——其贊普死,以人殉葬,衣服珍玩及嘗所乘馬弓劍之類,皆悉埋之。不只妻妾,甚至有近臣為‘共命者’,一併要自殺相殉。”[1]

朝上頓時一靜。

“此時公主尚安,無非是吐蕃顧忌我朝,想要先探明陛下之意。”

崔朝繼續道:“故而,哪怕公主深明大義,也請陛下明詔,由弔祭使節持齎璽書恭迎公主回國,以此震懾吐蕃。”

還不忘再補一句:“若如崔尚書言,只厚賞安撫,吐蕃便知大唐無接回公主之意,將來公主會不會‘傷痛贊普亡逝,也追隨而去’便不得而知了。”

崔敦禮讓他氣的內傷。

“崔卿所言有理。”皇帝一錘定音,還不忘‘安慰’崔敦禮:“崔尚書不知吐蕃喪俗,言之有誤,朕也不怪罪,不必不安羞慚。”

崔敦禮忍著吐血之感:“臣謝陛下不責……之恩。”

*

下朝後,崔敦禮於朝外攔住了崔朝。

幾年下來,他也知,崔朝與家族離心甚重,很難迴轉,許多時候就不再理會他。

但不理會,不代表崔敦禮能接受還在朝上,在百官之前,崔朝就這樣站出來下他的面子。

於是他也就在殿外,眾朝臣魚貫而出之時攔住崔朝,想要當眾訓斥他幾句。

崔朝實在太瞭解他了。

於是在崔敦禮開口前,崔朝忽然換了神情,

以往那種疏離淡然全都斂去,換上了極粲然的笑意行了晚輩禮:“族長近來可好?”

這把要興師問罪的崔敦禮還給整懵了,看著眼前人的笑顏愣了兩息——

兩息就夠了,行完禮的崔朝,趁著他發怔立刻行雲流水走掉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