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第三步:尊號神皇(3 / 3)

洛水之畔的風拂過姜沃的面容。她想,一定是風太冷了,才激出了她眼底的滾燙淚意。

她的陛下,從太極宮深深掖庭,走到了這天下俯首的洛水河畔。

這條路太漫長,但終究,是一條不一樣的路了。

*

什麼叫魔法打敗魔法。

是禮法自己定下的‘天地君親師。’

在所有禮法之上的,還有天意——

故而武皇之姓,不來源於父權夫權,甚至不來源於血統,她是天降女武!

*

光宅元年的最後一天大朝會。

天后下詔,以洛河圖上日月之垂象,為自己改名:武曌。

群臣皆拜稱陛下英明。

在丹陛之下的王相聞之,不由心道:陛下總能給我新驚喜,這不但改宮殿名、署衙名、官名,終於開始改自己的大名了。

與王神玉不同,裴行儉想的更多,他想起了與姜沃的那次對話:若是立武氏天子七廟,其中依舊沒有陛下的位置。所以……是姜相勸了天后嗎?是,天子必立廟,陛下一定會立武氏廟。

但陛下的選擇,並不是追封武家數代先祖為天子。

因陛下的武氏,乃天賜女武,乃天姓!

武皇的姓是來源於天。

兩位宰相還沒有各自想完,就聽武皇再下詔。

這次亦是改名,然而改的是別人的名字——

詔,改中書令姜沃之名為姜握。

“朕以此字予姜卿,盼姜卿來日蹈機握杼,與朕共見天下大治。”

天后此言一出,冬日朝堂,雖百官林立,然霎時靜若空室。

唯有姜相之聲清晰可聞:“臣謝恩,奉詔。”

**

光宅二年,新歲。

因有大瑞之事,禮部便上書請天后另加尊號。

最終以洛河白石之文,定下尊號為‘元武神皇’。

其實,若放在一年前,這個尊號會令朝臣們萬般警醒:因這個尊號,落腳點是‘皇’字,而非後字!

然而此時,經過半年‘改改改’的朝臣們已經習慣了順從。

改,都能改。

不過是從天后的尊號,改成元武神皇尊號。都行。

您想改什麼不行呢?反正過去的一年,已經證明了,所有反對都是無效,甚至白送啊。

自光宅二年新歲起——

文武百官,天下各道各州,上疏奏事皆稱陛下,公文載籍中凡語及天后,皆改稱神皇。[4]

作者有話要說上兩章就看到就家人們提出‘武氏先祖廟’的事。之前沒法解釋,這章就算解釋啦——如果還立武氏先祖廟,別說武家先祖對大唐沒有功績,就說如果按照舊例立廟,武皇還是陷入了那個更大的禮法血統桎梏和陷阱。

Ps:本文中的武皇登基三步走,也並非是我自己設計的,基本就是總結提煉了歷史上武皇登基過程最重要的三步。從太后臨朝稱制到‘聖母神皇’到登基為帝。

只是史冊上武皇走完這三步用了七年。

而且有的事只能用武家人,比如洛河圖之事,《資治通鑑》記載就是武承嗣去做的。所以後來武承嗣總覺得自己配爭一爭太子,大約就是覺得自己在武皇登基過程中,出了大力氣了。

[1]出處已經在原文標註了。

[2]歷史上的這件事是【……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稱獲之於洛水。太后喜,命其石曰“寶圖”,……乙亥,太后加尊號為聖母神皇。】聖母神皇這個尊號,應該是為了更契合當時她的太后身份,本文中改了一改。

[3]見於胡阿祥教授的《武則天革‘唐’為‘周’略說》以及孟憲實教授《短命武周的癥結》

[4]根據敦煌出土的大唐官方檔案《沙州都督府圖經》,上面就記載著:右唐聖神皇帝垂拱四年……等等*其中有些句子取自《舊唐書》和《資治通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