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姜府白事(告別章)(3 / 3)

果然是前太常寺卿崔朝一月前故去,大司徒此時並不在京中,而是送靈歸於長安——崔正卿以旨陪葬先帝乾陵。

且辛幼萍是之後才知道,聖神皇帝此時也西巡長安不在京中。

此時她只是有些怔怔站在門口。

倒是留守姜府的女衛,顯然極有經驗,她也不因辛幼萍是年輕女娘而怠慢,只問她要不要留下名帖,等大司徒回洛陽再遞上。

而見到辛幼萍取出的是‘紅牌’,留守女衛都驚了一下——

還好她毫無怠慢且留心多問了一句。府上會發的朱頭木牌可不多,必是重要之事。

於是她按照大司徒之前留下的話,並沒有讓辛幼萍離開,而是帶著她進入皇城入東宮請見皇儲。

辛幼萍有些忐忑。

她想過入京後的許多情形,見大司徒怎麼問好行禮,見王相又該說什麼。

可,真沒想過會直接入東宮見皇儲。

*

監國的皇儲亦穿素淡常服,神色中有著難掩的沉鬱之色。

然殿下雖心緒不佳,待她卻很和氣。

而見東宮屬臣收下那一箱錢幣後,辛幼萍一路上懸著的心,終於有些落下了。

就在她告退時,就聽皇儲問起她入京後的居所,得知辛相的安排後,沉吟片刻道:“不如你留在東宮吧。”

這些年女兒常去拜訪王相(吃點心),曜初自知王相府中倒有的是房舍,但並無與辛幼萍年紀相仿的女孩為伴。

曜初問過辛幼萍的年紀,也只比阿鯉大三歲。

既如此,倒是留在東宮為好,一來東宮中女官與女孩子都多,也便於一同讀書;二來……兩個孩子都算是失了祖父的,也可彼此有個慰藉。

曜初瞧得出:阿鯉在自己跟前一直表現的很懂事堅強,想來是怕惹她傷心。畢竟她還要監國,有諸多朝政庶務需要料理。

但阿鯉從小長在姜府,尤其是阿鯉六歲後姨父就致仕了,更多陪著阿鯉,給她做了不知多少點心。

此時親人故去,那孩子如何會不傷心。

**

辛幼萍留在了東宮。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武赬郡主,見到她此後相伴一世的皇帝。

當然,此時的幼萍並不知多年後的事。

她只是按禮數上前問好。

十四歲的郡主眼睛紅紅的,顯然剛剛哭過,但見到她卻並不疏忽冷淡,而是抬眼溫聲道:“你是辛司空的孫女?我聽阿孃說你是從隴西道趕到京城,真是辛苦了。”

*

在辛幼萍住到東宮後,武赬確實多了可說話的人——

畢竟她的親妹妹還太小,才五歲有餘。雖然妹妹現在也在哭,也想去姜府尋太母,尋阿翁。

但武赬知道,妹妹會漸漸忘記的,與武赬相比,妹妹去姜府其實沒有太多。

而且,武赬作為長姐,會好生照顧妹妹,卻無法與此時還是孩童的妹妹共同分擔這份痛苦和傷痛。

於是,她與比她大三歲,也才失去祖父不久的辛幼萍,倒是更能分享彼此的傷懷。

而這一夜,她夢到了小時候的事——

武赬從小就吃的出各種點心的區別,譬如桂花糕若不是王相府上的,可不能糊弄過她。

而從前她在姜府吃的點心,自然都是崔朝親手做的。

但是後來幾年,武赬注意到姜府出現了好幾個廚娘,在學做菜做點心。

而去歲,崔朝將兩盤點心端給了阿鯉。

那是阿鯉第一次沒有嚐出來,哪一盤是廚娘做的,味道實在是一模一樣。

崔朝見此方笑道:“阿鯉都嘗不出分別,她自也嘗不出來的。”

武赬自夢中醒來,取過棉帕抹去眼角的淚水。

她坐起身來望著窗外,看向長安的方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