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漢中爭奪戰一

小說:馬踏三國 作者:大琨翼

處理完楊松兄弟的事情之後,諸葛亮又把目光轉向了張魯。對待張魯,可不能像對待楊松那樣一刀斬之,不管怎麼說,張魯自祖上三代,便已經在漢中傳教,教徒頗眾,若是把張魯也殺了,肯定會激起民怨,勢必會影響到諸葛亮與龐統的後續計劃。

因此,諸葛亮決定暫時不殺張魯,讓他活著,遠比讓他死去的作用更大。

沉吟了一下,諸葛亮開口說道“張魯,你身為一方諸侯,鎮守漢中多年,多少還是有些功勞的,本相決定給你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只要你肯投效梁王,本相定會向梁王說項,保你一世衣食無憂,如何?”

張魯大難不死,自然是喜不自勝,連忙跪倒在地,向著諸葛亮不停地行禮,口中更是感恩戴德“多謝諸葛相國不殺之恩,張魯銘感五內。張魯願交出兵符印信,二十五萬漢中軍,悉聽相國處置。”

能在漢中呼風喚雨多年,張魯也不傻。他知道諸葛亮留他一命,是想透過他的手來掌控漢中。可是他別無選擇,權勢不過過眼雲煙,終歸還是性命更寶貴一些。

結果張魯交出的兵符印信之後,諸葛亮和龐統對視了一眼,均自彼此的眼中,看到一抹悄然消失的輕鬆。

這件事,終於成了!

安排好了張魯臨時的看押之所後,諸葛亮和龐統便再次忙碌了起來。

時間緊,任務重,劉備不日便會殺到漢中腹地,留給他們的時間,著實不多了。

單憑這手中的三萬義勇軍,是很難抵抗劉備二十萬大軍的。所以諸葛亮和龐統決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管漢中城中的一切兵權,讓留守城中的五萬漢中軍,成為他們抵抗劉備的一大助力。

他們並沒有盼著,五萬漢中軍能悉數為他們所用,其中必然還存在著不少仇視義勇軍之人。畢竟在漢中軍的眼中,義勇軍是後來者,是入侵者,有敵視情緒也是正常的。

諸葛亮把整合漢中軍的事情,交給了徐晃。以徐晃治軍之嚴整,想必他能在最短的時間中,消弭掉大多數漢中軍心中的牴觸情緒。至於那些怨念深重的小部分漢中軍,只能暫時先把他們關押起來,等日後在慢慢引導了。也免得這一小部分人,在漢中城內挑起不必要的事端。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個道理,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很明白的,眼下形勢危急,是決不能讓漢中城內出現任何異常聲音的。更何況,剛剛到手的漢中城,還遠遠稱不上是堅固的堤壩。

龐統的任務,是安撫那些漢中城的官員們,在他們中間篩選可用之才,加以穩固漢中城內的局勢。相比外來者而言,若能招降本地官員中的一部分人,由他們來進行戰後的善後工作,勢必會被外來人更妥善一些。

諸葛亮安排給張遼的任務,是駐守城牆,隨時做好抵抗劉備的戰前準備,並派出大量的探馬,隨時打探劉備那邊的訊息。

而諸葛亮自己,縱覽全域性,兼顧安撫城中的百姓,降低百姓們的牴觸情緒,勸導他們接受義勇軍的管制與保護。

諸葛亮在漢中城中從容安排之際,劉備已經率軍來到了廣漢。

廣漢與漢中接壤,是益州最北部的一個郡。劉備騎在一匹白馬上策馬狂奔,不時回頭招呼麾下將士加快度。劉備坐下的這匹馬,當然不是寶馬的盧了,的盧在龐統遇伏中箭的時候,已經被張任射殺了,但是劉備喜歡騎白馬的偏愛,卻保留了下來,現在他騎乘的這匹白馬,是他暗中高價從西涼買來的,雖然比不上的盧,但也是難得一見的良駒,劉備把它命名的小的盧,以紀念死去的的盧馬。可見在劉備的心中,鳳雛龐統甚至還比不上一匹的盧馬。

前方,探馬的身影出現,徑直策馬狂奔到劉備馬前,然後翻身落馬,跪倒在地,向著劉備說道“稟大王,義勇軍昨夜猶如神兵天降,一夜之間拿下漢中城,今早又張貼安民告示,漢中郡的十幾個縣,已經有大半表示願意歸附馬了。”

“什麼?!一夜之間,該死的馬又搶了先?他們是飛過來的嗎?”劉備怒不可遏的破口大罵著。

舉起馬鞭在小的盧的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劉備憤怒的高聲呼喊“全軍加快度,明日日落前,必須趕到漢中邊境線上!三日後,必須擊潰邊境線上的十五萬漢中軍,如不能勝,全軍皆斬!!”

其實劉備帶兵打仗的本事還是不錯的,這從他前期屢敗卻有餘力屢戰中,就能看得出來。儘管前期劉備屢屢失利,但是他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整旗鼓,可見他確實有些本事。

但問題是,劉備以前二十多年帶兵打仗,指揮的人數最多不過數千人,只能算是小股部隊,他已經習慣指揮小股部隊作戰的戰鬥風格了,現在劉備得到了益州和荊州大部,手下的兵馬數年之間便翻滾到了近百萬,劉備還遠遠未能適應過來。

這次,他完全是按照以前的戰鬥指揮,把二十萬大軍當做了兩千人的突襲隊來使用,要求二十萬大軍一日一夜之間疾行數百里,這顯然是有些強人所難了,即便這二十萬大軍如期感到漢中,恐怕也會變成強弩之末了。

這一點,劉備麾下的益州派系的法正、張松等人不是看不出來,可漢中的軍事戰略位置實在是太過重要了,他們都想盡快把漢中奪到自己的手中,作為益州的門戶,來保證益州的安全,所以,沒有人反駁劉備的話,默默地接受了加行軍的命令。

至於蒯良、蒯越等荊州的文武官員,跟隨劉備的時間已經不短了,對劉備性格還是很清楚的,是絕不會在這個時候開口,道出與劉備相悖的意見的,否則就是自找苦吃了。

而張飛、劉封等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都是劉備的死忠,只要劉備了話,便是刀山火海,他們也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漢中的東北方向,長安城內,馬也在緊鑼密鼓的調動著兵員。

他還不知道,就在昨日,諸葛亮以冒充魏郡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奪下了漢中城。在這個時代,訊息的傳遞,是需要時間的,與後世的資訊時代不可同日而語。

他只知道,諸葛亮就在前線,三萬義勇軍就在前線,若是他去的晚了,恐怕一切都太遲了。

所以他必須要爭分奪秒,爭取以最快的度,集結起一支部隊,籌備好相應的糧草,火趕往漢中去支援諸葛亮,刻不容緩。為此,貴為梁王的馬,已經一日一夜沒閤眼了,他麾下的奔雷騎、破軍陣兩支精銳,也已是整裝待。

漢中的邊境線上,閻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知道,雄心壯志的劉備,距離他已經越來越近了。

當初閻圃因為向張魯諫獻逆耳忠言,痛斥楊松賣主求榮,反被張魯斥責,最後被張魯打到了前線來,以抵抗劉備。

結果,漢中南部的大部分官員,聽聞劉備率雄兵而來,大多望風而降,漢中境內接連四、五個縣被劉備不費吹灰之力的收入囊中,那些縣令們爭先恐後的投到了劉備的麾下。偏偏被張魯貶黜的閻圃不願投降,更無懼生死,猶然半步不退的抵抗在前線,真可謂是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令人唏噓不已。

閻圃知道單憑手中的十五萬兵力,以周邊的兩個縣為依據,是遠遠不足以擊敗劉備的。

但他知道自己已是別無選擇。他若是退了,劉備的大軍便會長驅直入,漢中,便離徹底淪陷不遠了。

抱著必死之心,閻圃把手中全部的兵力都收攏了起來,以縣城為依託,佈下了層層防禦,以不變應萬變,安靜的等著劉備的到來。

當劉備勢如破竹的到來之後,看到的,便是遍地的荊棘;感受到的,便是閻圃死戰之志。

若是在往時,劉備肯定會假惺惺的盛讚閻圃一番,以閻圃的忠義,來側面印證自己的仁德。

可是眼下,劉備不願耽誤哪怕一個時辰的時間,待大軍稍作修整後,便下達了全軍進攻的指令。

諸葛亮奇襲了漢中,令劉備如坐針氈,百爪撓心,哪裡還願意和閻圃在此浪費時間?

其實,閻圃也不願和劉備浪費時間,他還想著在儘快擊敗劉備之後,率軍迴轉漢中城,去解救張魯呢。

可劉備不退,閻圃便無法騰出手來顧及其他,只能暗中咬著牙,死死地守在這裡。

蜀兵和漢中軍,在兩位主將的急迫心情中,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殺,戰鬥剛一開始,便升級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每一個呼吸間,都有人不斷的被砍翻在地,丟掉寶貴的生命。

戰場,就像是一臺巨大的絞肉機,每一個陷入其中的將士,無論是那麼的強悍,最終,都難逃粉身碎骨的悲慘下場。

人命,在這一刻變的如同草芥,連路邊的野草都不如……

喜歡馬踏三國請大家收藏馬踏三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