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國策(一)(2 / 2)

馮章一說,下方的武將都動了,終於有點兒氣勢了。

“大王此舉,實乃大善,然山東諸國,並非只有燕也,臣斗膽想知道大王對山東諸國的策略?”

司馬錯終於說話了,看樣子是贊同的。

這個問題問得好,對於山東諸國的策略如何,直接關係到洛邑的地位,洛邑的地位如何,直接關係到他那四路大軍的去向,這可是老本,要把控好了。

“天下諸國,盡皆強大,魏有武卒,齊有技擊,趙國騎兵,燕有勇士,韓國亦是有勁韓之稱,這還不說楚國,楚國國土廣闊,黔何以百萬,我秦雖能一日強,但不能萬世強,雖能一朝勝,但不能萬朝勝。”

說到這裡時候,嬴蕩故意停頓一下,賣個關子,看看諸位的反應。

“寡人之策,是以六國而弱六國之法,六國者,齊楚燕韓趙魏,這六國中,齊楚不和,齊燕不和,齊魏不和,此乃世仇,上至君王,下至黔,猶如跗骨。

齊楚接壤,齊燕接壤,齊和三晉也接壤,韓楚接壤,韓魏接壤,魏趙接壤,魏燕接壤,此乃領土之爭,這鄰居強大了,總要威脅到自己,這個道理,縱是婦人也都懂得。

我秦國坐擁蜀國,俯視巴國,有關中之地,河西河東,隴上之地,現在又加了一箇中原之地,這些土地已經足夠了,況且蜀還未行郡縣,巴國還未入大秦,北邊還有義渠,這些皆可取之。

寡人以為,我秦國不需再與山東諸國爭地,不再東出一寸,不與其交惡,而與其交好,行合縱連橫之策。

這其一,令其不能聯合謀秦,我秦遠離戰事,休養生息,訓練大軍,其二,東出策士,著力挑動諸國之亂,求山東六國平衡之策,其三,十年之內,秦軍有成,糧倉有成,六國衰弱,一統天下,此為大秦國策也!”

嬴蕩說完,神色似有些得意,可沒有他想象中的附和,而是眾人沉默了一陣。

在秦孝公時,秦國弱小,對外策略一直處於守勢,唯一的爭端,也就只是與魏國,所以那時候秦國的外交局勢,並無任何複雜之處。

等到惠文王時,秦國強盛,威脅到了楚國,趙國,韓國,魏國,甚至於北邊的義渠國,外交形式就變得複雜起來,當時蘇秦率先入秦,獻上國策,但沒有被重視,蘇秦就離開了。

蘇秦之後,便是公孫衍,知名策士,獻上合縱之策,深得惠文王的重視,後來張儀入秦,又來個連橫之策,等到甘茂來了,張儀就走了,甘茂是主張攻打宜陽,制衡三晉,交好齊國,平定蜀地,其實就是遠交近攻的策略。

現在嬴蕩所說,就是在他們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六國平衡,共同積弱。

這個靈感,還是來自英國,長期以來,英國推行大6平衡政策,充當了歐洲大6的攪屎棍,嬴蕩現在就是要利用洛邑這塊橋頭堡,來充當一次攪屎棍,讓六國紛爭不斷,此乃樂毅所稱地利也。

秦國與燕國交好,韓國交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件事情,可以說完成了一半。

如此一來,就可讓他們自己去鬥,秦國只需要多養一批能說會道的人,成立專門的外交府就可以了。

騰出手來,秦國內部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僅可以往西,也可以往北,那裡還有大片的土地和孜然,就只怕秦國的子孫生的不夠多。

這蜀國巴國也都需要消化,鄭國渠也沒有修建,新兵更是沒有練好,等這些都做好了,再行滅國之戰。

“外息戰事,內養民息,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積弱平衡,一舉滅國,實乃我大秦國策也!”

終於,有人給了回應,這人是嬴蕩最不喜歡的一個。

甘茂。

喜歡我在秦國做武王請大家收藏我在秦國做武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