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計定函谷(2 / 2)

嬴蕩最希望的,肯定是這老傢伙要麼回心轉意投降,要麼就是突然暴斃,賊軍沒有了主將,他們一定會做鳥獸散,成不了大氣候的,畢竟大家都是秦人。

兩月前,嬴蕩與季君城頭喊話,也見過這老傢伙,簡直就是又臭又硬,投降是不可能了,還有身體更是強壯如牛,又怎麼會突然暴斃,這種事情,還是想想就算了。

上秦王問話。

如今,丞相不在,百官當以司馬錯為,他自然是要先站出來了。

“回大王,無人不說我秦函谷關險要,可這險要,並非說的是函谷關一處,而是函谷關,武關,潼關此三處也,函谷在前,潼關在後,武關在其南,三處互為犄角,險要在攻守兼備。

每一關下,地勢狹隘,大軍無法展開陣形,縱然是有百萬之多,也展示不出其優勢來,攻一處,必有兩處相救,令我軍尾不得兼顧也。

三關之地,成三角腹地,若是一入腹地,必定會被切斷糧道,困死其中,當年臣也是靠這三角腹地,引入六國大軍,盡皆滅之。

地勢如此險要,還有賊將趙砮,趙砮雖在我秦國名氣不大,可臣所知,此人有用兵之才,最主要的,是眼下並無如此多的大軍投入戰鬥,大王,這一戰,臣以為需得謹慎,不可勇進,只可慢熬,皆在於一個圍也!”

函谷關之險,的確是如此,最重要的,是秦軍要面臨關中、函谷關、巴蜀三線作戰,不說人員,就是糧草也沒有,根本就支撐不了多餘的人去攻打函谷關。

司馬錯說在於一個圍也,這讓群臣都提起了興趣。

“御史令如何圍之?”

季君對付咸陽之法,在於圍,此時對付函谷關,也是要圍,看來這都是給他還回去了。

“斷其長而避我短,函谷關之長,臣已言明,那再說其短,多山地,少存糧,若無後方,必不能持久,三關之地,互相間道路暢達,卻也多山。

臣以為,可派遣六萬大軍,每兩萬大軍扎一處營寨,立在三關通道之間,崇山峻嶺之上。函谷關和潼關之間,函谷關和武關之間,潼關和武關,如此三處營寨,連線起來,亦可成三角。

斷三關之聯絡,學三關之策,互為犄角,若是一寨有動,可兩寨圍之,此處多山地,只需要依靠地勢,紮下營寨,必是易守難攻,相持的久了,賊軍糧燒,則必敗也!

函谷關東為洛陽,西為咸陽,除此,還可在東西兩地,再立下兩座營寨,每營一萬,嚴防死守。

臣以為,不需要三月,趙砮敗軍,定會棄函谷關,如此,東出不行,西行不通,若要南下,更是有上將軍南鄭大軍,便只能往北。

函谷關之北,多是山地,缺糧少水,賊軍軍心不整,陣形不穩,到這時,只需要各個追擊即可,縱然是往南,也可如此。”

聽聞,嬴蕩思付了一陣。

是個好計策!

前前後後,只需要八萬人馬,就能將坐擁九萬賊軍,函谷關天險的趙砮,逼得無處可逃,就連逃竄的路線,都給他留好了。

要是硬拼,那死掉都是秦國的子民,但若是逼散了賊軍陣形,只追殺賊,收服降軍,秦王也就不會心疼了。

更重要的是,咸陽平定,函谷關一帶又多是山地,圍困他們在此地進行征戰,絲毫不會影響其他地方耕種。

如今的這函谷關,不正是有宜陽都督率領的六萬戰卒嗎,那是功勞,就要給魏冉了。

“御史令之言,真乃上策也,洛陽都督從東而來,對此地情形最是清楚,那都督以為如何?”

喜歡我在秦國做武王請大家收藏我在秦國做武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