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樂毅再變(1 / 2)

大梁城外,四國聯軍的旗幟,依舊高揚。

城頭之上,秦軍大纛,正在春風之下,迎風招展!

護城河外,正有一隊士卒,擁著幾輛戰車,從城外依次而過。

車中一人,乃是聯軍主將樂毅。

韓國率先連秦了,還不等他分出大軍,去支援一下新鄭,韓倉就已經投降了。

他知道,此次六國謀秦,可以說是大敗之局了,蘇秦下了楚國,當楚王知道秦韓聯盟的訊息時,必定會第二個連秦,楚國大軍都沒了,楚王何不順水推舟呢。

那接下來的,就輪到這魏國了。

想到此處,樂毅高高抬頭,望了一眼身側的大梁城。

“上將軍,秦人撤離新鄭,增兵鞏邑,眼下,秦軍人數,已遠在我之上,據斥候來報,這幾日,秦王也從洛陽出,繼續東進,奔大梁而來,這接下來,或許就要開始秦魏和談了,不知道大將軍的抗秦之心,還在否?”

在一旁說話之人,乃是趙國丞相肥義。

在前些時日,他曾因為樂毅的一番言語,還做過抗秦努力,書信於趙王,盡敘秦軍之勢,企圖對秦人,再行一戰。

這與他來時之心,生了極大的變化。

他在來時,心中所念,十萬大軍,乃是趙侯大軍,列國勝負不說,但這趙侯大軍,必不能有損,可凡人皆有血性,皆有大爭之心,他現在到了這份上,已經起了和秦人一較高低之心,何況今日秦趙形勢,也變矣!

“呵呵,大軍之爭,所爭者,不過在朝堂也,秦國朝堂如一,君臣一心,群策群力,方有今日之威力,可諸國朝堂,卻是很難做到這些,何況我等今日所面對的,非一國之朝堂,乃六國之朝堂也,韓楚已退,那魏國,也很快就要退了!”

此次,乃是樂毅,肥義,還有範追,這燕趙魏三國的主將,並駕而行,訴說軍事。

往昔之時,四萬餘韓軍,尚且在這裡,他們都不敢兵攻打大梁,何況現在是韓王已經和秦人談妥,撤兵了,更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他們兩人說話間,範追就在一旁聽著,現在是關乎到魏國了,他豈能不說上幾句。

“進也不能進,退也不能退,現下,應當各國退兵,解大梁之圍,兩邊派出使者,該到與秦人談和的時候了,我王在大梁,受苦久矣!”

大梁有多少糧草,範追是清楚的,他更是知道,已經彈盡糧絕了。

急需要結束戰鬥,不僅是韓國和秦國,更是有他魏國,三十萬大軍的糧草,前後二十五萬大軍的戰敗,沒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休養,魏國國力是難以復原了。

說罷,範追也自覺惆悵,東面而望,口中喃喃唸叨,河東,河東!

肥義見他如此,駕著車架,往範追身邊靠了靠。

“將軍不知,我趙侯已派遣樓緩為使者,從東面而出,直入薊城,薊城之後,還會去臨淄,臨淄下來,再到壽春,還有新鄭,力求繼續說成我六國攻秦也。

戰至今日,將軍心中必然知曉,秦人早就非當初的秦人了,秦國也已然是強弩之末了,若不是因國力困頓,以秦王的胃口,豈會只取了上黨,就願意連韓呢。

再者,還有這河東,乃魏國之重也,若是一失,那巍巍大魏,則十成少三成之力也,今日不戰,那這河東再回魏國,恐將無望,魏王乃一國之君,秦人斷不敢傷,繼續與之交戰,便是大勝,同為三晉,將軍豈不聞,趙氏晉陽對智氏也?”

晉陽圍攻,一年之久,尚未破城,城內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可還是堅持了下來。

現在對戰事盡心盡力的,不僅是肥義,就連趙侯趙雍,也在突然間變得積極起來,派遣樓緩出使,專程去說此事。

無他,還不是因為韓王將上黨割給了秦國,這將意味著,他秦趙兩國,即將要對上了,這可比他趙雍算計得,要早上好些年了,趙雍能不著急嗎?

眼下,趙國變法未成,中山未滅,還不足以應對秦國也!

秦人這些年來,東進的步伐,明顯是加快,能打到的,就用力擊打,如魏國的河東,韓國的上黨,楚國的兩都,若是打不到的,就用外交計策來做謀劃,那齊國公子之亂,就是秦國的謀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