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明鬼弟子(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馬怡褚是馬富進小兒子馬旭的孩子,1922年出生,今年虛歲六十三歲。

馬富進去世於1933年,當時他已經十歲出頭,因此,他對祖父是有所記憶,更何況,他可沒少從父親那裡聽過爺爺的傳奇。只是,他沒想到,一位來自香江的年輕人,竟然能從“竹編狀元”的外號中,就能直接叫出爺爺的名字。

爺爺的名頭有這麼大?要知道,即便是國內,真正知道竹編狀元馬富進名頭的人,也沒有幾個!沒看見陪同這位香江年輕人來的幾位,都一臉茫然的模樣嗎?

旋即,他想到了什麼似的,看向盧燦的目光,微微一凝,繼而,嘴角帶出一絲笑容,“盧先生……從香江來……竟然知道家祖?真是意外!”

他其實想要打聽的是盧燦的師承,只是還不熟悉,不方便直接詢問。

沒錯,在馬怡褚看來,盧燦幾乎可以肯定是有師承的,而且師承關係應該就在江南。得出這條推論的理由很簡單——馬富進的竹編狀元名頭雖然聽起來很大,可事實上只是在江南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且行業範圍狹窄,普通人知道的還真不太多,因此,能讓盧燦知道“竹編狀元馬富進”這條冷門知識的,幾乎可以肯定是二三十年代的江南行內老先生。

孰料,盧燦卻呵呵笑道,“我參觀過京城故宮,曾在木作展廳中見到一件魁星點鬥竹竹器,大為震驚。故宮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是令祖……竹編狀元馬富進先生的作品。”

魁星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為讀書士子的守護神。

“魁星點鬥”是民間工匠最喜歡用的素材之一,造型大致差不多——魁星單足立於鰲頭之上,另一腳翹起,一手執筆,一手捧鬥,寓意魁星點鬥、獨佔鰲頭。

馬富進曾經利用竹編手藝,編制並雕刻一件竹器版的“魁星點鬥”,一舉獲得1929年西湖博覽會的金獎,同時也被授予“竹編狀元”稱號。

這件竹編魁星點鬥,在展會之後,被李品芳(道光年的從一品內閣學士、學者、藏書家,東陽人)的後人買走,直至1952年,李家將其獻給京城故宮。

盧燦確實在故宮見過這件藏品,這件竹編是京城故宮中很少見的“非皇家匠作製作或非皇家御用”的藏品之一,故而印象深刻。不過,有關於竹編狀元馬富進的訊息,他很早就知道。

準確的說,馬富進的事蹟,是張老對他講述的。

張博駒老爺子,年輕時曾在滬海擔任鹽業銀行的監理,混跡於江南文人雅士圈,其四夫人也就是現在的潘奶,出自於江南有名的潘祖蔭家族,故而,老爺子對江南的奇人異事,多有了解。

張老曾經很懷疑馬富進是玖寶閣的南宗傳人,還特別追查過一陣子,但很快就現不是,不過,張老卻察覺到馬富進應該另有師承——按照張老估計,馬富進應該是明鬼派的人。

明鬼一門,自從宋代棄墨另立之後,其支脈分門別類,各有傳承,弟子更是數不勝數,遍及各行各業,上三、中六、下九,良莠不齊。

張老在查探一段時間之後,見沒什麼新東西,也就放棄繼續追查。

不過,自從上次張老與福伯聊過之後,張老就將他所知道的明鬼派及明玉宗的事情,與盧燦詳細說過一遍,其中,就有這位竹編狀元馬富進。

馬怡褚的手藝,八成也是馬富進家傳,這麼說來……他也算是明鬼弟子。只是,國內現在已經幾乎斷絕了這些“封建糟粕”,只怕馬怡褚自己都不太清楚家傳絕藝的來龍去脈了吧?

事實上,盧燦小看了固有傳統在江南家族中的影響力。

馬怡褚不僅知道,他甚至知道的內容,要比盧燦更多!

盧燦的回答,有些出乎馬怡褚的預料,他還真不知道祖父當年的獲獎作品已經被故宮收錄,挺驚訝的,“家祖還有東西在故宮展藏?”

不僅是他,連董一平、駱兆平和項沛林都有些意外。

“故宮竟然還有一件咱江浙的竹篾器?”

“哎呀,老馬,令祖還真是揚名四海!”

出驚歎的是董一平和項沛林,他們也不知道馬富進的藏品被故宮收藏。這在資訊不通暢的年代,很正常。畢竟,那件魁星點鬥是李品芳家族後人捐贈的,與馬家無關。

“就位於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庫區的傢俱館。”

盧燦笑笑補充道,“馬老先生如果去參觀,應該可以見到實物。”

“嘿嘿,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祖上榮譽,馬怡褚與有榮焉,他面色漲紅,搓了搓手,“回頭有機會,我一定去京城看看。”

他又問道,“故宮的……傢俱館?”

提到故宮,無人不知,可是,故宮博物館究竟有多少專業展館,知道的人,只怕不會很多,馬怡褚同樣也不知道。

八十年代的故宮博物館,真正對外開放的專業藏品展館,只有區區十個古建館、書畫館、陶瓷館、雕塑館、鐘錶館、珍寶館、青銅器館、武備館、傢俱館、戲曲館。九十年代後增開的玉器館、印石館,以及兩千年之後單獨闢出來的西洋文物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