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香江耆老(2 / 2)

小說:相寶2:秘物 作者:炎宗

還真給自己出了個難題!

轎車很快開進虎博北門。辦公樓前,盧燦看了眼大拇指上的指環,伸手將那件馬和之的《詩經圖》拿上,又對丁一忠示意拿上其它幾件。

時值午餐時分,辦公樓的工作人員大多已經去餐廳吃飯,大樓很安靜,盧燦老遠就聽到福伯辦公室傳到走廊的笑聲。

這是有客人?

辦公室大門敞開,一眼看見,福伯和王季遷老爺子兩人,正陪著一位老先生喝茶聊天,兩人說話及神色,相當恭敬。老者為背影,看不見正臉,不過,他乾瘦如材,光禿禿的頭頂,密佈灰褐色老人斑。

另外還有一對稍微年輕一點的夫婦,陪在那位老爺子身邊。

盧燦一進門,王季遷就看見他,笑著招手,“阿燦過來了?你手上拿的是什麼好東西?”

福伯也對他點頭微笑。

王老的一嗓子,讓背對方面的三位客人,齊齊回頭。

這下盧燦明白過來,為什麼福伯和王老對這位老先生這麼客氣。

這位老先生是香江藝術界的耆老、旗幟性標杆人物——鮑少遊!

鮑少遊今年已經九十二歲高壽,出生於香山縣鮑氏家族。

這是一個美術世家,其父為候選同知,擅長嶺南山水;其族叔鮑滔宗是旅日華僑加入“中國同盟會”第一人,清末頗為知名的美術家、教育家兼買辦;其姐夫鄭錦是京師美專的創始人之一,美專在解放後更名為“央美”;其族姐鮑桂娥,是國內第一代以日式畫風為研究物件的美術家;另一族姐鮑桂蓉,是粵東美術院的專職教授;鮑家後人中,更是出了多名藝術工作者。

這個家族與東洋來往密切,不僅有生意上的往來,甚至連鮑少遊的夫人,都是日籍。

至於鮑少遊,出生在東洋,先後師從竹內棲鳳、菊池芳文和山元春舉等東洋名家,後又回國,研習中國國畫技法。其技法既師承古人,亦崇尚寫實,擅長花鳥、走獸、人物、山水,無不精妙,以詩、書、畫三絕享譽藝壇。

此人崇高威望不僅在於畫技,更在於教書育人。

他先後在京師美專、佛山美術專科學校、廣州市立美術學校擔任教授。1928年抵港後,更是創辦麗精美術學院——與趙少昂先生創辦的畫室一樣,這是一傢俬人教授繪畫的學院,名稱來自他夫人的名字。這所學院,至今還在招生。

鮑少遊還擔任著香江“中國美術會”名譽主席、中國書院教授、中國文化協會理事等職。

在香江藝術界,連趙少昂都的尊他一聲“老師”。

對盧燦而言,此老絕對是前輩中的前輩。他連忙抬手致禮,“原來是鮑老駕到!見過鮑老,見過鮑老師和鄭老師。”

陪同鮑少遊兩人,是鮑老的女兒鮑莉敏及女婿鄭少交先生,兩人都是麗精畫院的老師。

“盧東家客氣!老朽這次上門,可是有事相求來著。”鮑少遊推了推鼻樑上的老花鏡,他的臉上同樣密佈老人斑,氣色不太好,不過,說話還算清晰——歷史上,鮑少遊就是今年去世。

盧燦一邊將手中卷軸遞給王季遷王老,一邊笑道,“鮑老,您有什麼話,直說即可,哪來的相求一說?見外了!”

講真,盧燦與鮑少遊一家很少打交道。原因很簡單,這個家族有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傳承,很少對外出售,甚至他們自家祖先的畫作,都很少流落到市面上,有“敝帚自珍”之嫌。

這次盧燦帶回來的馬和之《詩經圖》,並未裝裱,只是用畫託包裹了一下,所以,王季遷拿到後一開啟,有些傻眼,怎麼是散畫,連裝裱都沒有?立即問道,“阿燦,這是誰的畫?”

“馬和之的《詩經圖》之《崇丘圖》。”盧燦有些得意。

王季遷專門研究字畫,立即反應過來,連連對福伯招手,“馬和之的畫?哎呀,老福,你幫我抻抻!”

鮑少遊聽力衰退,盧燦說第一遍時,他沒聽清,正準備開口和盧燦聊天,王季遷說第二遍時,他聽得清清楚楚,趕緊趴到案几前,“宋代馬和之?我看看!”

絲絹老化,大家小心翼翼地將畫卷平攤開來。

盧燦也過來幫忙,那隻帶著指環的大拇指按在畫卷的邊角。

畫自然很精妙,上面的題跋同樣精彩,幾人讚不絕口。

鮑老的目光,戀戀不捨的從畫幅上移開時,不經意落在盧燦大拇指的指環上。

目光明顯一怔!繼而又擔心老眼昏花,推推鼻樑上的老花鏡,湊近看了看。

其他人還沉浸在畫幅的精妙中,盧燦卻因為已經看過沒那麼專注,故而,他察覺到鮑少遊的異樣。

他的心突了一下,嗯?難不成鮑少遊知道墨門信物的事?

喜歡相寶2秘物請大家收藏相寶2秘物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