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枷鎖左丞相(1 / 2)

“愛卿不必如此驚慌,朕尚有幾件大事需要一個月來處理。但求愛卿不棄,進宮住一月可否?”扶蘇說罷,向尉繚彎腰作揖。

“老臣遵命!”尉繚見推辭不過了,便只好聽命。

“左丞相李斯參與矯詔謀逆,老國尉有何見解?”蒙恬見時機到了,便趕緊詢問。

“李斯之罪理應株連九族,怎奈此刻大秦人才青黃不接,況且大秦的治理方案大多出自李斯之手,他最為熟悉。臣提議抄沒李斯家產,族人全部貶為庶民,李斯本人革職留用,每天上朝必須帶枷鎖。”尉僚回答。

“枷鎖丞相???”扶蘇、蒙恬、馮去疾三人同時驚呼。

“李由現任三川郡郡守,如何處置?”扶蘇再次諮詢尉僚。

“三川郡守李由可召回咸陽,向其說明事由,觀其態度再行決定。”尉繚似乎早就考慮過了,毫無含糊地應道。

“朕明天自有決斷,請老愛卿移步咸陽宮內商量大秦的兵事。”扶蘇說道。

“謹遵聖命!”最喜兵事的尉繚兩眼放光。

晚飯過後,眾人齊到當年始皇帝處理事務的書房坐定,此刻還有馮劫也在其中。

扶蘇思索了一會,開口說“想必諸位愛卿已經收到訊息,六國貴族已經蠢蠢欲動,暗中奔走聯絡準備反叛,然此刻關中空虛,無兵可調。各個關隘守軍皆為以尋常百姓為主,正規士兵只有少數,諸位愛卿有何良策應對如此危局?”

當年掃滅六國的時候,全國的兵力部署皆有尉繚制定方案,此刻面對此境,眾人一齊看向尉繚。而趙佗南征百越,帶去來3o萬精銳,不能北上。

尉繚也感覺到事態嚴重了,便反問一句“昔年掃滅六國的時候,哪國最為艱難?”

“趙國。”馮劫不假思索道。

眾人又看向尉繚,只聽尉繚聲音突然加大“錯也!李信二十萬大軍大敗、上將軍王翦六十萬大軍尚且數年才能『蕩』平的楚國才是根深蒂固的。”

眾人面面相覷,還是扶蘇解開沉默“老愛卿以為怎樣面對當下局勢?”

“即刻令大將軍蒙恬率領戍衛咸陽的一萬九原騎兵出巡楚國故地,另外啟用李信統領駐在上郡九原雲中的軍團,調王離率領五萬騎兵返回關中候命,馮劫將軍率領兩萬咸陽的九原騎兵從上黨出去監視邯鄲鉅鹿的動向,同時威脅韓國餘孽。”尉繚氣喘呼呼地說道。

“明日馮將軍便按照老國尉的指示點兵出,蒙愛卿、老國尉留下和朕商量些許事情,兩天後按照國尉的說法出巡楚國故地,其餘人等退下吧。”

“遵旨。”

書房內的三人沉默,喝了一會涼茶後,尉繚開始說話“關中兵力空虛,老秦人在征戰中壯丁死傷甚眾,九原大軍是當下最為精銳的秦軍,然需要防備匈奴,南越防禦的也有數十萬老秦人,陛下如何徵調大軍?”

扶蘇思考半響道“少府章邯或許瞭解天下人丁展情況,待明日召章邯來商議。”

尉繚蒙恬點頭默許,扶蘇又道“昔年征戰六國,我大秦在楚國居然能吃一個大敗仗,可見楚國多能人,蒙愛卿此次出巡需要多留意楚地的官吏良莠考察和山野之有才之士,尤其是沒落舊貴族的才學之士,一經現能人,可先帶回咸陽待朕考察,一旦遇到年輕又天賦者也帶回來。”

蒙恬拱手道“臣必當全心全力為陛下效勞,為國推薦大才。”

扶蘇轉頭對尉繚說“李信將軍隱退多年,不知能否應詔赴職?”

尉繚雖然對戰略和兵事頭頭是道,但在用人上卻不是特長了。

這時,蒙恬接過話“據臣所知,李信將軍從未停止研究兵法佈陣,可見其對滅楚失敗心有不甘,必想重新證明自己,然陛下必須提醒李信不可再輕敵冒進。”

蒙恬是出了名的人緣好,連李斯的兒子李由都是蒙恬的學生,他說這話的時候可信度就非常高了,尉繚也點點頭。

扶蘇道“不如等收到李信赴職的訊息後再傳令王離調動?”

輪到尉繚就體現他的智慧了“軍情萬急,刻不容緩,可令傳召使者同時帶兩道詔令到李信將軍處,一旦李信依詔赴職便隨李信一道前往九原傳召少將軍王離。”

“此計甚妙!”扶蘇、蒙恬一同讚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