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赤色米格(下)

早在研製世紀轟炸機之時,進入了實驗論證階段的盟軍飛機設計師們就與此時的蘇聯飛機設計師們一樣,現了現有機體材料達不到實際耐熱標準這一嚴重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盟軍的飛機設計師們在經過三番五次的實驗論證之後最終決定將本是應用在太空航天領域的高階金屬——鈦合金,替換掉了原有的航空鋁合金之後最終作為基礎的機體架構材料應用在了世紀轟炸機之上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鈦合金那高達1668攝氏度的熔點足以應對三倍音後產生的金屬變形問題,這一點不但盟軍飛機設計們明白,對於蘇聯的飛機設計師們而言同樣心裡清楚。

但是一向強調戰時產量的生產快捷不耗時,從而做到以量取勝的蘇聯飛機設計師們最終卻拋棄了航天級鈦合金這種在他們眼裡非常不具戰時價效比的金屬,並選擇了一種足以讓日後的盟軍同行們在得知真相後驚掉下巴的普通金屬——不鏽鋼。

當然,既然是應用在最新高精尖戰機上的材料,自然不會是我們平時吃飯時用的鍋碗瓢盆當中的3o4不鏽鋼那種常見的不鏽鋼。

經過了一番仔細的篩選與敲定之後,蘇聯的飛機設計師們最終選擇了耐熱極限在95o攝氏度左右的鎳基合金鋼作為711工程戰鬥機的機體架構材料。

但是如此一來與之對應的問題也隨之接踵而至,與體態輕盈的鈦合金不同,本身可以劃歸為不鏽鋼一種的鎳基合金鋼自身擁有著數倍於尋常機體材料的驚人噸位。

在製成了一臺以鎳基合金鋼為材料的一比一等比例711工程機模型進行論證之後,蘇聯的飛機設計師們震驚地現自己創造的這種新式戰機,竟有著3o餘噸接近4o噸的驚人體重。

起初只是打算在新式的711工程機上列裝兩臺d-34型渦扇動機來提供動力,但是在考慮動機自身的重量以及為戰機安裝雷達及武器系統、導彈等部件後增加的重量,預計過5o噸最大起飛重量的驚人噸位簡直就是把一臺主戰坦克給送上了天空。

顯而易見的,原計劃使用的兩臺d-34型渦扇動機已然是無法再滿足體重嚴重標的711工程實際需要,與之對應的解決方法無非就是換裝更大功率的新式動機亦或是增加動機的數量這兩種。

但不光是對於整個蘇聯空軍而言,即便是放眼當時紅色警戒3背景下的整個世界,d-34型渦扇動機已經是整個星球的人類科技所能拿的出的最好的戰鬥機動機。

顯然,在這種條件下,更換一臺功率更大的新式動機確實是相當不切實際的。

既然眼下沒有更好的動機用,那麼按照戰鬥民族一向簡單暴力的美學來說,兩臺不夠我就給你再加一臺動機的做法顯然就成了最容易同時也是最高效的解決方案。

經過了為期半個月的設計方案修改之後,在原本空空如也的機體正中央機尾處增加了又一臺d-34型渦扇動機的711工程再度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試飛。

試飛雖然成功,但隨之到來的問題卻又一次接踵而至。

動機雖然增加了一臺,但是與渦扇動機相對應以及必須的進氣道卻直接橫穿了中間段機體,直接擠佔了原本要安裝在機頭的相控陣雷達位置。

一款專為高空截擊而誕生,並裝備有R27T“套娃”重型空對空導彈為主要武器的戰機居然無法列裝蘇維埃最新科技凝結的產物——相控陣雷達。這點對於將711工程機看做了自己孩子一般寶貴的蘇聯飛機設計師團隊們而言,簡直就是一條無法讓人接受的噩耗。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可不可以將一臺相控陣雷達裝備在一架專用的對空搜尋戰機上。這種專用的對空搜尋戰機只裝備兩臺d-34型動機,取消第三臺增設的動機並在其原計劃的位置之上安裝相控陣雷達執行專門的對空搜尋任務。”

“缺失的第三臺動機推力我們可以在機身減重方面彌補,從而讓這種專職對空搜尋的戰機可以跟得上戰鬥部隊的航。比如取消武器系統,不掛載導彈,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飛機攜帶的燃油量,反正兩臺動機的耗油量也要比三臺小得多,我說的對嗎?同志們。”

常言道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原本只是想著開個頭來為大家牽扯出一條解決思路的這名設計助理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一席話竟然會成為日後改變蘇聯空軍戰鬥方式的革命性變化。

按照這名設計助理所提的建議,設計師團隊在取消掉了另一架驗證機上增設的第三臺d-34型動機並做了對應的減重又取消了所有機載武器系統之後。安裝了代號“圓舞曲”的實驗性機載無源相控陣雷達的711工程二號機順利進行了成功的試飛,並達到了足以跟得上一號機的足額飛行度。

在隨後的驗收試飛當中,看著頭頂上那撕裂了音障後以3.8馬赫的度瞬間呼嘯而過的711工程一號機與二號機,臨場觀看試飛的蘇聯空軍司令亞歷山大.波克雷什金斯基當即拍板驚呼而起。

“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對頭頂著巨大的壓力設計出711工程的蘇聯飛機設計師團隊而言,沒有什麼讚賞能比一國空軍司令的當眾高聲認同來的更加實在。望著天空中那架自由翱翔於天邊混雜著銀白與赤紅的矯健身影,這些可憐的蘇聯飛機設計師團隊終於因為不用頭頂著叛國的罪名去盧比揚卡度過後半生而長舒了一口氣。

在經過了蘇聯一線空軍師的王牌飛行員們最後試飛論證並獲得了一致好評之後,改進了最後一點小毛病的711工程最終獲得了蘇聯空軍的1oo架第一期訂單,並被賦予了“米格二型”這一接替了前任紅色警戒2背景下誕生的米格一型戰機的蘇聯空軍內部正式代號。

喜歡我的末世紅警帝國請大家收藏我的末世紅警帝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