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鷹與熊(下)

得益於整合進整架戰機機身外形內的完全一體化設計,以左右並列的方式安置於阿波羅戰鬥機機腹內的兩個內建彈艙亦是採用了與機體相同的鈦合金材料製成,且與機身一道被塗抹上了隱身吸波塗層來達到不破壞戰機整體隱身性的目的。

由於是在整架戰機的設計工作之初便被深謀遠慮的飛行工程師們將內建彈倉的設計納入了阿波羅戰鬥機的機腹之內,這種兼顧了戰機整體氣動佈局且不會影響機身隱身效能和機動性的阿波羅a型戰鬥機初始自帶武器掛點,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整個阿波羅戰鬥機設計上最值得誇耀的閃光之處。

在阿波羅a型戰鬥機正式量產並裝備一線部隊之後所生的一系列戰鬥之中,一些因為隱身性需求而完全摒棄了機翼下外掛點,單純只使用內建彈艙的阿波羅戰鬥機所顯示出的隱身效能和綜合屬性無不顯示出這種次時代盟軍制空戰鬥機所擁有的強大戰鬥力。

除此以外,為了滿足盟軍空軍司令部高層所提出的“在增強戰機戰鬥效能和機載武備的同時亦不能損失機動性”的苛刻要求。

經由三巨頭當中擅長動機技術改進和製造的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牽頭研新式動機,由擅長機身整體氣動佈局和氣動外形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機身表面進行相關針對性改進和技術論證,最後再由阿波羅戰鬥機的原型投標公司瑞典埃斯特朗防衛公司總工程師的定標稽核。

新型的阿波羅a型戰鬥機最終成功地在雙翼兩側前端位置,加裝了兩臺產自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Tac-1oo型“天狼星”非加力渦扇動機,並同時確保了對戰機整體氣動佈局設計和靈活機動性保持原有基礎上不做影響。

這種從整臺體型上來說相比起阿波羅戰鬥機所裝備的主要心臟——普惠F27o-1oo型加力渦扇動機來說雖然要小了不止一號,其動機推力也因為動機體積大小和考慮到油耗供給的關係而被強行壓制縮小到了45千牛。

但這兩臺呈左右對稱佈局分佈在阿波羅a型戰鬥機雙翼前端,與後部機尾處主動機呈倒三角式佈局的“小兄弟”在馬力全開時所起到的作用,卻足以抵消掉阿波羅a型戰鬥機因為增加額外武備和重型空對空導彈所帶來機體增重。

從而確保了阿波羅戰鬥機在保留原先早期型號的兩門3o毫米機炮同時,在加裝機腹彈倉與機翼外掛架的基礎上不至於被拖累機動性和最高度。算是一種在現有動機質量已是最優的基礎上以增加數量的方式來達到質變的改進,這一點倒是與當初在米格戰機設計時遇到瓶頸的蘇聯航空工程師們所採取的最終解決辦法殊途同歸。

經過一系列的改進之後,擁有了兩小一大合計三臺動機的阿波羅a型戰鬥機依舊保有了早期型號上的垂直起降功能以應對各種型別的起降地形。

換句話說,只要實際情況需要,作為專業制空機種的阿波羅戰鬥機可以在任何一處前線陣地和臨時機場上起降而無需專用和苛刻的平整機場跑道。

這一點對於終日籠罩在蘇聯地面裝甲部隊那鋼鐵洪流恐怖陰影下,隨時可能被蘇聯坦克一波平推掉空軍基地的歐洲諸國來說可謂是尤為重要。

確保了列裝阿波羅戰鬥機作為主力制空機種的整個盟軍內即便是像波蘭和芬蘭這樣緊挨蘇聯邊境的小國們,也可以在主要機場被蘇聯部隊推平後將阿波羅戰鬥機及時轉移到各個臨時修建起的野戰機場以保留制空戰鬥力。

有了這樣一型高精尖戰鬥機的投產服役,原本還籠罩在蘇聯新式戰機那可怕高空作戰能力陰影下的盟軍空軍立刻將頭頂的陰霾一掃而空。

那些因為不熟悉盟軍這種新式戰機的具體效能而貿然將米格戰機降低高度,置身於米格戰機所不擅長的作戰空域內和阿波羅戰鬥機進行制空權爭奪的蘇聯飛行員們很快便付出了血的教訓,將自己的生命連同座駕一道變成了一塊印在盟軍阿波羅戰鬥機上的擊落圖示。

痛定思痛的蘇聯空軍很快便透過一系列的前線空戰記錄和與阿波羅戰鬥機有過交手記錄的倖存飛行員口述,瞭解到了這是一型僅適合在中低空域內以高度靈活的機動性優勢來執行制空權爭奪任務的專用制空戰鬥機,但卻無法在米格戰機打主場的兩萬米以上稀薄空域和米格一較高下。

畢竟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屬性完美的兵器,任何一款兵器都會有其缺點以及阿喀琉斯之踵,即便是凝結了整個盟軍空軍時下最先進航空技術於一身的阿波羅戰鬥機,也會因為機體氣動外形佈局和動機在兩萬米以上高空加力不足的缺點而無法執行高空域的作戰任務。

得知了此情況的蘇聯空軍統帥部隨即想出了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以應對眼下必須去解決的情況。

你阿波羅戰鬥機不是專為中低空域爭奪制空權而設計嗎?

那好,我家米格就待在兩萬米以上空域不下來,咱們就玩視距導彈對射,看誰玩的過誰!

得益於蘇聯導彈技術和盟軍相差無幾的優勢,揚長避短後只會待在兩萬米以上高空不下來的米格戰機憑藉自身那和盟軍導彈技術平分秋色的遠端重型空對空導彈,總算是在和阿波羅戰鬥機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扳回了一成打了個平手。

但如此一來在爭奪制空權方面算是暫時解決了眼下難題的蘇聯空軍,卻又不得不去面對一個緊隨其後的新出現問題——對地攻擊。

眾所周知,向來奉行實用主義至上和一物多用原則的蘇聯空軍總是喜歡搞一些諸如能運兵載人的武裝直升機、以及能搖身一變來專職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上一代米格一型戰機(紅警2裡那款)等諸多“多用途兵器”。

在最早設計現在的新型米格戰機的時候,考慮到了要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任務的蘇聯航空工程師們起初是為米格戰機配備了一整套的對地攻擊系統的。

但隨著戰事的不斷展和盟軍新式阿波羅a型戰鬥機的量產實戰,惱火的蘇聯空軍將領們很快便現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較低空域內,根本就不是為了這種程度的戰鬥空域而生的米格戰機會因為多種自身效能和設計因素而笨拙無比。

那五十餘噸的龐大戰鬥全重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簡直就笨拙地像一頭暈頭轉向的笨熊,機體機動性和轉向操作性因作戰空域的不同而變得困難異常的米格戰機很快便用糟糕的實戰戰績,向蘇聯空軍的將軍們證明了用一款專職高空截擊任務的戰鬥機去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是一件多麼愚蠢的決定。

在此之後不久,有感於己方手中缺乏一種專職對地攻擊的固定翼機種而無法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就在蘇聯空軍的將軍們探討著是否該為一種新型對地攻擊機而進行研競標的時候,一項代號為“711工程”的蘇聯空軍下一代前線運輸機計劃便恰逢此時地進入了蘇聯空軍統帥部的視野。

喜歡我的末世紅警帝國請大家收藏我的末世紅警帝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