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分工(林雅意東掌門加更)(1 / 2)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這是1972年,美國的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混沌學開創人之一洛倫茲教授在美國科學展學會第19次會議上表了題為《蝴蝶效應》的報告。

這句話的來源,是這位氣象學家制作了一個電腦程式,這個可以模擬氣候的變化,並用影象來表示。最後他現,影象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隻張開雙翅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將這一圖形以“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進行闡釋,於是便有了上述的說法。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生變化,併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稱之為混沌學。

當然,“蝴蝶效應”主要還是關於混沌學的一個比喻,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寓意著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在古代中國,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之說。而西方控制論的創造者維納對這種情形作了生動的描述釘子缺,蹄鐵卸;蹄鐵卸,戰馬蹶;戰馬蹶,騎士絕;騎士絕,戰事折;戰事折,國家滅。釘子缺這樣一微不足道的小事,經逐級放大竟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這個世界多了周南這樣一個變數,並且還不安現狀地對原本的歷史進行了干預,因此引的後果遠遠過了周南原本對於事態的判斷。

一點小小的改變,就有可能改變世界,何況他的改變已經不是小小的改變了。

歐洲復興計劃,原本是經過了好幾年的展,大家摸著石頭過河,逐漸才形成了的計劃。但是在這個時空,周南一開始就整理出了歐洲復興計劃的完整精髓。

原本的東印度群島,由於荷蘭的不甘失敗,成立了十五個不合理的國家,大部分是由荷蘭人控制。最後這些國家在東西方的鬥爭中,被土著人利用大勢,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

這是經過了八年的自然演化和鬥爭,逐漸形成的格局。

但是因為周南的分析被荷蘭方面採納,他們制定了更合理的權力分配方案,直接將原本的權力格局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亞奇人一直在尋求民族獨立,他們卻始終沒有成功,一直到2oo4年,東南亞經歷了罕見的海嘯,亞奇人也遭遇了滅頂之災,那個時候,亞奇人尋求獨立建國的鬥爭才結束。

香料群島也在幾十年的歷史中尋求獨立,但是因為國際環境的變化,他們的訴求一直沒有得到滿足。

成功的只有帝汶人和巴布亞人,他們經過了多年的鬥爭,最後成為了兩個主權國家。

現在的荷蘭人,放棄原本一直不捨得放棄的控制權,只索求政治影響力和經濟控制權,這個決定在東印度群島的是大受歡迎的。

澳大利亞和美國經過了最開始的震驚,很快就覺這個決定是符合西方社會的利益,澳大利亞不用再擔心家門口出現一個紅色國家,這些小國家對澳大利亞的威脅也有限。

美國也覺,這個地區一下子出現七個國家,讓他們不用擔心蘇聯的革命輸出直接控制東南亞。七個國家裡面,他們直接能影響的就過了五個,並且地域將最複雜的爪哇地區給包圍了起來。

爪哇人不願意,蘇聯不願意,但是爪哇人的意見沒有人重視,蘇聯也遠隔千山萬水。

而東方的那個大國也很開心地見到東南亞能出現一個華人控制的國家,這種意見就直接變成了支援。

月初剛剛簽訂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才剛履行,美國的援助物資裡,就有很大一部分被協商運往婆羅洲。

美國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這一訴求,開始加大自己在東印度群島的影響力。

跟他們一樣做的還有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等國家,他們都盡力在局勢沒有確定下來之前,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就連蘇聯,一邊抗議,一邊也在毫不猶豫地加大自己的軍事援助。

周南已經被這種變化嚇的再也不敢有任何舉動。按照目前的局勢,那裡就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世界性的大戰。

週六返回了自己的家中,他也召開了第一次全體大會,他名下的追隨者們,也第一次真正集中了起來,進行了權力的架構重新組織。

目前全職跟隨他的人還不多,但是數量已經過十個。

埃廷尼是他的貼身助理,施托爾科是他的政治顧問,海爾德是他的商業總管,羅騰圖姆是他的辦公室主任,然後還有海廷加這個私人律師。

除了他們幾個核心人物,皮埃爾是司機,費沃德是法語和義大利語的翻譯,斯魯尼是義大利語的翻譯,他還精通西班牙語。

而在塞納爾別墅,還有過五個新員工,他們大多是韋吉斯的居民,幫著羅騰圖姆處理塞納爾別墅這個周南的資訊中樞的行政工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