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古董(1 / 2)

主宅的地下室,當初在建設的時候,直接在山岩裡面挖了一個大坑,然後又做了放水處理,形成了一個面積將近兩百平米,高度將近五米的完全封閉空間。

地下室有兩個入口,一個位於主宅外的山坡處,可以直接開一個汽車進去,不過卻要經過三道鐵門。

最外間被當做食物儲藏室在使用,裡面兩層的鐵門鑰匙,一份被放在地下室裡面,一份存放在銀行的保險櫃裡面。

而周南平時進出,都是從他二樓臥室和書房之間的夾層進入。這個夾層借用了一部分壁爐的通氣管道,非常隱秘和堅固。

如果家裡遭遇了竊賊或者強盜,周南和奧黛麗還可以透過這個夾層直接藏到地下室裡面。在十五分鐘之內,很難有人能破開這裡的防禦。

而十五分鐘,足夠鎮上的警察和希爾頓酒店的保安們趕過來解救他們。

沿著密道的臺階一直向下,兩邊都是狹窄的混凝土石牆。託了科技展的福,這裡也可以牽了電線和電燈照明,而不需要再點火把。

經過兩道鑲嵌式的軌道大門,從二樓直接下沉到主宅的下方。地下室內,跟讓諾德家裡的收藏室一樣,擺滿了木頭製成的三層貨架,貨架的上面,擺放著一個個密封的木箱。

地下室裡面有單獨的出風口,空氣並不汙濁。在角落裡,還有一個用電的坩堝和幾袋低溫油蠟。

新居建成以後,這些來自東方的古董就被運到了這裡來。周南在沒事的時候,總喜歡按照清單上的索引,觀摩這些古董。

在這裡面,大部分都是貨真價實的古董,雖然大部分稱不上是國寶,但是好東西卻有不少。

不過因為要保護這些文物不被腐蝕,除了一些瓷器和金石類古董,大部分書畫,文稿類的古董,周南都還無緣一觀。

那些紙張類的古董,即使在空氣中也會被腐蝕。在博物館建成之前,在還沒有真空抽氣設施之前,周南心再癢,也能控制著自己不去破壞那些箱子外面的蠟封。

不過除了那些古董,還有四百多件古董周南都已經仔細觀摩過,一些玉石類的古董,周南還拿出去佈置了自己的臥室和書房。

玉石類的古董,並不是放在封閉的環境裡更好,一些玉石,甚至要經常摩挲,才能保護的更好。

周南今天開啟的也是一箱玉石類藏品,西方人對玉石的種類分的並不太清楚,在目錄上面,讓諾德登記的是一箱玉石,軟玉十一塊,顏色各是什麼,硬玉三十五塊,顏色各是什麼,卻並沒有各種玉石的名稱。

在周南曾經開啟的一箱玉石裡面,就有雞血石和和田玉,獨山玉被放在一起的先例。

除了翡翠這種玉石,讓諾德並不清楚雞血石和獨山玉,哪種的價值更高。他的祖先最多記載一下每一件古董的來歷,花了多少錢收藏的。

所以,這些古董哪怕周南自己也並不清楚價值,但是他卻能知道質地,有些也能知道年代和來歷。最起碼不會像讓諾德一樣一竅不通,讓人有一種明珠暗投的感覺。

用小刀颳去了箱子外面的蠟封,周南開啟了箱子。這個箱子裡面分了三層,每一層都像九宮格一樣,有十六個小格子,不過這一箱並沒有放滿,只有四十六件小飾品。

這些飾品大部分是玉佩和玉墜,只有兩根樣式古樸的玉簪。其中大部分是獨山玉,但是也有幾塊乳白色的和田玉,看起來品質還非常高。

不過,最讓周南興奮的不是這些玉佩,而是在最下面一層,有三塊近乎全紅的極品雞血石和一塊田黃凍。

周南率先研究起了這幾塊雞血石和田黃凍,只是他的這方面研究很少,並不能準確判斷這幾塊印章的來歷。

只是用兩塊已經刻字的印章上判斷,一塊原主人是明朝成化年間的項忠。這位大臣在後世名不見經傳,周南知道他的一點歷史,卻是不好的歷史。就是在他的建議下,明朝放棄了下西洋,放棄了一個大航海初期的寶貴展機會。

另一塊印章來自於康熙年間的浙江巡撫張泰交,對這位大臣,周南也是僅知道其名,卻不熟悉他的經歷。

不過,知道這兩個人,也就知道了這兩件雞血石的來歷,周南在本子上登記下了這兩塊雞血石。

已經刻字的,周南不會去打主意,畢竟這是有歷史意義的文物了。

不過兩塊沒有刻字的,周南準備合適的時候,找金石大家為自己刻兩方印章。

其他的古董,大部分周南都分辨不出其出處,只能根據款式估計一個大致的年代。他更主要的任務是記下玉佩的材質,以便以後重新分類。

將每一件古董的材質,顏色,大致年代統計了一番,周南重新用中文登記在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