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出版(1 / 3)

《射鵰英雄傳》周南當然不可能全部記住,那些只是娛樂消磨時間的讀物,他最多還能記住一些故事情節和基本構架。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寫出來的肯定跟原書不一樣。

而且他的主要目的是新增私貨,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在保留書的基本構架的時候,一些原本沒用的情節也會刪除掉。

而且,既然要宣傳中華文化,也需要把很多東西從頭到尾介紹清楚。比如,針灸,穴位,中醫醫術,卜算等等。

還有一些華人認為理所當然,外國人卻根本不能理解的地方。

像黃藥師把幾個弟子挑斷腳筋,逐出師門,在華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但是想要讓外國人理解這種做法,就必須要對中國古代的天地君親師思想進行完整的介紹。

否則的話,外國人只會認為師父做的不對。而那些徒弟被挑斷了腳筋,依舊對師父忠心耿耿,想著迴歸師門,那些外國人更是不能理解。

小說就是潛移默化的一種,只有在小說裡面說清楚了,外國人知道了東方傳統文化的根源,才能理解。哦,原來是這樣的。

而這種長久的文化的潛移默化,就是文化輸出的一種。

小說他們接受了,也會接受電視,電影,繼而接受整個東方文化。

但是真的開始動筆了,周南才現,拋開一些值得爭論的方向問題,金庸這個人的確大才,他在射鵰英雄傳這本書裡面的架構,非常完整,任何情節都前後呼應,改動都非常困難。

所以,周南乾脆按照他的展脈絡,開始進行創作。

寫小說不難,第一章節的一萬字,他用了兩天就寫了出來。

但是當他用德文翻譯過來的時候,就變成了一萬五千字還多。而且為了解釋中間的一些單詞,他就用了一萬字來註釋。

雖然翻譯艱難,但是周南卻不想放棄。

等到這本書寫完的時候,他還會找來大宋的疆域圖,把每個地方進行標註。讓外國人知道,這個故事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時代背景。

中文版本的可以當作成人童話,但是針對外國人看的版本,就直接當作兒童童話來創作。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接受這種文化的輸出。

從四月開始動筆,周南的中文創作進行還比較順利,寫的順的時候,一天可以寫五六千字。

由於他還有工作,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也不少,所以平均下來,每天差不多三四千字的度。

全書的完成,已經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十七日,第六屆世界經濟論壇召開的前一天才全部完成。

跟金庸版本的《射鵰英雄傳》不同,周南的版本中文字數都有一百二十萬,裡面對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闡述,要比原本要多的多。

南華胡希疆他們,也幫助周南蒐集了許多資料。雖然他們對周南不務正業,竟然來寫小說有些不以為然,但是他們一開始還是提供了許多學術解釋方面的支援。

胡希疆還成為了這本書英語版本的翻譯人,在周南的下冊創作出來的時候,他把上冊也翻譯好了,並且開始了中冊的翻譯。

他從一開始的不以為然,到最後天天到電報上追更,周南知道,自己這本小說也算成功的。

胡希疆學貫中西,不僅是古典文化研究大家,更對西方文化有著深刻的研究。二十年前,他就差點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沒有獲獎不是因為他的學術水平不夠,而是政治原因而已。

他都已經迷上了這本書,說明周南寫的還不錯。

快到春節的時候,大學放假,他們更是組團包機來周南這裡殺土豪。可是來到這裡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周南要後面的稿子。

然後,就能看到一幫平均年齡六十多歲的大師們,為了閱讀順序爭個不休。

而且他們看到周南自己創作的一些應景詩詞,看不過眼的時候,還會幫周南修改一番。

周南沒有記住金庸的詩詞,幾乎所有的詩詞都是自己創作的,水平連合格都不敢自誇。而他們呢,一個個都是國學大師,有了他們的潤色,這本書的水準也直線提高。

他們的幫助,也讓周南對這本書充滿了信心。在送他們回南華的時候,也讓凱爾文帶上了修改後的文稿,到南華印刷出版。

同時帶回去的,還有幾套不同的拳譜和藥方,這些帶影象的拳譜,也是周南非常重視的東西。

不過,目前跟射鵰英雄傳一樣,只有中文版。其他語言的,最少還要等半年以上,不僅僅是翻譯,註釋更耗費時間。

而《射鵰英雄傳》在南華一經出版,立即掀起了武俠熱潮,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