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小說:花千變+番外 作者:姚穎怡

他以為這樣一說,兩位老太太就走開了,可是他錯了!

汪安剛剛放下腳凳,一個小郎就搶先跳了出來,他伸出小手,先扶老婆婆下車,又把姐姐從車裡扶下來,那兩位老太太湊得別提多近了,小郎甚至能聞到她們嘴裡的韭菜味兒。

“這是你祖母?那個呢,是你姐姐還是你妹妹?”綠衣老太太問道。

小郎年紀小,甜甜的小奶音:“這是我奶,這是我姐。”

小郎話音剛落,那位看上去就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便開口了:“兩位老姐姐,我姓花,這是我的兩個孫輩,大的是孫女,叫花朵,小的是孫子,小名叫花生。”

兩位老太太打量著面前的老太太,哎喲,這老太太一看就是有福氣的,長得白,眉心還有顆痣,哎喲,看這顆痣長得,就跟那觀音似的,這就叫觀音痣吧,好看,真好看。

再看這兩個孩子,也都是白白淨淨,就是瘦,沒一個胖的,嗯,這可不好,一看就沒福。

兩位老太太瞬間心情舒暢了。

“老姐姐,聽說你家是開紙紮鋪的?鋪子租下來了嗎?”藍衣老太太瞬間又來了精神。

花婆婆嘆了口氣:“老姐姐,你也看到了,我們這老的老小的小,連家門還沒進呢,哪有心思做生意。”

藍衣老太太這才想起來,這一家子是住在這兒的。

“咦,你們是剛買的房?沒聽說咱們這兒有人賣房啊。”

花婆婆很有耐心:“不是新買的,買了好多年了,一直沒有過來住。”

“哎喲,是最裡頭的那家吧,知道了知道了,那家一直鎖著門吶,你們是哪裡人啊,怎麼在滿城買房還不住啊?”藍衣老太太開始刨根問底。

花婆婆告訴她,自家兒子年輕時想來滿城做生意,就買下了這處宅子,後來發生了變故,就沒來,自己呢,這些年就跟著兒子四處做生意,如今老了,身子骨大不如前,孫子和孫女也大了,想起滿城還空著一處宅子,就想過來住些日子,若是適應呢,就留下養老,若是不適應,就再另說。

兩位老太太明白了,這家的兒子是行商,即使不是行商,也是那種打一耙子換個地方的奸商。

居不定所,還要連累老孃。

總之,絕對比不上她們的兒子。

兩位老太太又熱情了幾分,花婆婆也是個愛說話的,汪安帶著兩個孩子往裡面搬東西,三個老太太就站在衚衕口聊起了家常。

這兩位老太太,一個姓方,一個姓袁,沒錯,就是一個方一個袁,她們不僅是鄰居,而且還是表姐妹,從年輕時就要好,十年前,兩家人又相約著一起買了瓷器衚衕的宅子。

至於這裡為何叫瓷器衚衕呢,那就話長了。

以前這裡住著一位賣瓷器的商人,整條衚衕除了最裡面,也就是花婆婆的那處宅子以外,其他宅子都是他的,有的住人,有的放貨,因此,這條衚衕以前的名字沒人記得,都叫這裡瓷器衚衕,後來衙門索性把這兒的名字改成了瓷器衚衕。

後來這家人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嫌這裡的風水不好,十年前,他們一家就搬去了京城,沒有人能一下子把這些宅子全都買下,只好拆開來賣,雖然賣得便宜,可也沒能都賣出去,至今還有一個院子,就是緊挨著花婆婆的那處院子,十年了,也沒能賣出去。

說起風水,花婆婆忙問:“當年買這宅子時,說這裡可熱鬧了,怎麼今天一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呢?老姐姐,你們快跟我說說,這裡的風水怎麼個不好啊?”

兩位老太太的興致更高了,你一言我一語,把這事說得明明白白。

原來,十五六年前,這裡鬧過鬼,就是那處十年了也沒賣出去的院子,那院子裡原本放了很多瓷器,有一個老蒼頭負責看管這些瓷器。

有天半夜,老蒼頭大半夜從院子裡跑出來,去敲東家院子的大門,一邊敲一邊喊:“殺人了,殺人了!”

東家被他吵醒,連忙起床,帶上人去那院子裡檢視,可是連個人影也沒有,老蒼頭卻一口咬定,他看到殺人了,他說他起夜時,看到牆頭上有人。

老蒼頭說的牆頭,就是這個院子和隔壁的院子中間的牆頭,兩家院子的牆頭緊挨著,中間有個只容一人側身通行的牆縫。

隔壁就是花婆婆家的那個院子,雖然賣了,可是一直沒有人住,老蒼頭說,他看到有人爬牆,正想問一聲,可是忽然有一道銀光,噗的就射進那人胸口,那人就從牆頭上掉下來了。

可是東家帶著人,找遍了自家院子,也沒有看到老蒼頭說的那個人。

鴻運街的傳說

反正隔壁也沒人住,東家索性讓人翻牆過去看了看,隔壁的院子裡連點人氣也沒有,院子裡到處都是大風颳進來的樹葉子,哪有什麼人啊。

東家把老蒼頭訓斥了一頓,說他沒事找事,便帶著人回去睡覺了。

可從那天開始,這老蒼頭逢人就說,他夜裡看到鬼了,有銀光,還沒有屍體,那不是鬼是啥啊?

他天天說,最後就連剛開始不相信的人,也不得不信了。

這也是那個院子,為何十年也賣不出去的原因。

如果只是這件事,倒也不會影響到這裡的風水。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鬧鬼之後的第三年的一天夜裡,鴻運街走水了。

鴻運街的鋪子一家連著一家,著火也是一家連著一家,現在的鋪子都是後來重新修過的,當時幾乎被燒成了一片瓦礫,衙門裡派來的衙役都給燒死了兩個,更別提那些住在鋪子裡的小老闆和夥計了。

那場大火,有名有姓的人,死了十五個,受傷的就更多了,其中還有被毀去容貌的,有兩個女子雖然救出來了,可是臉被燒得面目全非,其中一個跳河死了,另一個瘋了。

後來有善長仁翁捐了錢,該安葬安葬,該醫治的醫治,鴻運街的鋪子有的重建,有的修繕,可這些鋪子雖然重新開張了,但生意卻大不如前,坊間傳說那場大火燒去了鴻運街的好運氣。

後來,還是那位瓷器商人,去了保定府,請神算柳大娘卜卦,柳大娘打完卦,告訴瓷器商人,這條街以後就只能走個“陰”字。

啥是“陰”,無非就是做死人的買賣。

賣棺材、賣香燭紙錢、紙人紙馬、壽衣、哭喪的、刻碑的,總之,就是和死人有關的一切生意都能做,但是活人的生意卻不能沾。

非但如此,就是在白天,也要用黑布把招牌蓋起來,不能讓招牌見太陽。

瓷器商人原本在鴻運街上有三家鋪子,柳大娘打卦之後,瓷器商人就率先把那三家鋪子改賣了壽衣和香燭紙錢。

別的鋪子覺得晦氣,來找他理論,瓷器商人也不隱瞞,便把他請柳大娘打卦的事說了,那些人一聽,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能信其無,有的學瓷器商人自己開陰鋪,還有的索性尋了開壽材鋪紙紮鋪的,把自家鋪子轉了出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