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頁

小說:花千變+番外 作者:姚穎怡

劉阿牛搖頭,力氣大的人,說起話來也是中氣十足,加之中原口音本就帶著幾分耿直,因此,這人說話的聲音,乍聽上去就像是在吵架:“啥做生意啊,我老家招災嘍,黃河發水,村子都衝嘍,沁州富庶,我和同鄉來討生活。”

劉府是官宅,每隔十日,衙門都會將邸抄送到府上,劉管家常看邸抄,知道去年夏天黃河氾濫,沿岸幾處決口,正如劉阿牛所說,沁州富庶,有不少流民逃難過來,不僅有河南,還有陝西和山西的,遣回一批,又來一批,有的在這裡討不上生活,拿了救濟便去了別處,還有的,找到活計,便在沁州住了下來。

劉阿牛有一把子力氣,想要混口飯吃並不難,劉管家上下打量,見劉阿牛雖然穿著樸素,但身上乾乾淨淨,連個補丁也沒有,人也不瘦,一看就是能吃飽飯的。

“不知劉壯士是獨自一人,還是拖家帶口?可有找到生計?”劉管家客氣地問道。

劉阿牛笑了笑,一拍胸脯:“光棍一條,一個人吃飽一家子不餓,昨天去城外盤炕,前天去給王大戶家上瓦,錢沒多賺,倒是頓頓也能吃上肉。”

劉管家笑著點頭,果然和他猜測得一樣,劉阿牛有力氣,嘴皮子也俐落,即使賺不到大錢,也不會餓著。

劉阿牛脫下身上被汗水浸溼的褂子,把七隻銀元寶一股腦地包了起來,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往肩上一背,衝著劉家眾人拱拱手:“謝了。”

接著,又朝著四周看熱鬧的人群作了個四方揖:“各位,兄弟謝過快了,先走一步,大家發財,發財!”

說完,劉阿牛揹著那一包銀子,便擠出人群往力夫場外而去。

找回的孩子

劉管家呶呶嘴,一名家丁不動聲色地跟了上去,吳二郎拍拍吳三郎的肩膀:“咱們也跟上看看。”

吳三郎還沒沉浸在剛才的精彩中,大張著嘴巴,口水都流出來了。

吳二郎無奈,又朝著他的小腦袋拍了一下,吳三郎這才回過神來:“我要拜他為師!”

吳三郎可不只是說說那麼簡單,他擼起袖子,又彎腰捲起褲腿。

吳二郎不解:“你這是幹啥?”

“我師傅走了,我要去追他!”

吳三郎小胳膊一晃,拔腿便追,被吳二郎一把拽住:“別急,有人盯梢,咱們悄悄跟上。”

吳三郎一怔,煞有介事地四下看看,吳二郎朝著一個方向使個眼色,這下子,吳三郎也看到了,是劉家的家丁!

“給了銀子,還要跟蹤人家,是反悔了,又想把銀子搶回來嗎?”

吳三郎的小腦袋想到的東西簡單而直接,吳二郎搖搖頭:“他們不差這幾十兩銀子,他們要人。”

吳三郎一時沒有明白過來,他只聽說過當街強搶民女的,可師傅又不是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劉家的人要他幹啥?

兩人說話之間,已經不遠不近地跟了上去,力夫場子外面是一片樹林子,劉阿牛左轉右轉,片刻之後便把劉家家丁遠遠甩開,可他卻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除了那名家丁,盯著他的還有其他人。

劉阿牛穿街走巷,最後走進一條偏僻的巷子,吳二郎和吳三郎沒有跟進去,巷子附近有個賣棗糕的小攤子,剛剛蒸出來的棗糕,鬆鬆糕糕,甜香撲鼻,吳三郎聞一聞肚子就餓了,吳二郎也被棗糕的味道勾引得走不動路了,別人是買了就走,他們二人則坐在牆根底下吃了起來。

賣棗糕的老奶奶見這對小兄弟穿得乾淨,長得也不錯,心生好感:“你們多吃點,我這棗糕啊吃五個送一個。”

吳三郎眼睛亮了:“吃十個呢,能不能送三個?”

老奶奶心想,就你倆這小身板,能吃十個就了不得了,還送三個,吃得下嗎?

“送,吃十個送三個,不過,棗糕要趁熱才好吃。”

吳三郎嘻嘻一笑,向著十個衝啊!

吳二郎吃了一個就不吃了,他和老奶奶聊起天來:“老奶奶,這條巷子裡住的都是流民嗎?”

“啥子流民啊,你這小小子長得不錯,咋就不會說話呢”,老奶奶不高興了,“我家就在這兒,住在這兒的,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好好的地方,能讓流民住嗎?”

吳二郎一臉委屈:“真不是我瞎說,就剛才進去的那個,背個大布袋子的,他不就是流民嗎?我在力夫場子見過他,不是流民?咱沁州本鄉本土的人,誰會到那兒找活幹?”

老奶奶皺起眉頭,花白的眉毛一動一動的:“剛才背口袋的那個?你說的是老劉家的那個侄兒吧,他不是流民,人家是來投親的,哪是啥子流民啊。”

“咦,原來還是投親的,呵呵”,吳二郎不屑,“看來他家親戚真不咋樣啊,連口飽飯也不給吃,逼得人家去賣苦力,這是親戚嗎?這是債主吧。”

“哎哎哎,你這外地來的小小子,咋不會說話嘞,老劉家最仁義了,咋就逼他賣苦力了,昨天我還見老劉家買了好大一塊肉呢,對他好著呢,可沒有你說的那些事。”

老奶奶話音剛落,吳三郎就朝她伸出手來:“吃十個送三個,老奶奶,我吃了九個,我哥吃了一個,我們吃了十個了。”

老奶奶一怔,不可置信,不過,她剛剛千真萬確是給了他們十個,這才幾句話的功夫,這小子就全都吃完了?

吳二郎掏出二十文錢,全都放到老奶奶面前,老奶奶嚇了一跳,二十文錢,足夠買二十個

棗糕的。

“您給他三個就行,餘下的都是您的。”吳二郎笑嘻嘻,一臉的不安好心。

老奶奶遲疑,可還是把那二十文錢全都收進錢袋子,她一把老骨頭,難道還怕這兩個小小子把她拐走賣了不成?

事實就是,老奶奶想多了,她沒被拐走,也沒被賣掉,只是把她知道的事,全都說出來了而已。

那家人是真的姓劉,雖然在沁州安家落戶十八年,卻並非沁州本地人,而是外地來的,至於是外地哪裡的,老奶奶不知道,她老人家這輩子沒出過沁州城,外地那些地名,她聽了也記不住。

劉家剛來沁州時,是大哥大嫂和二弟,他們是來找孩子的,劉老大的兒子丟了,偷孩子的就是本家的一個嬸子,據那嬸子交待,孩子是被一個沁州口音的人買走的,於是這兄弟二人便在沁州住下,有一年沁州瘟疫,兄嫂全都死了,只留下了二弟,再後來,二弟娶妻生女,卻從未中斷尋找侄子,這些年來賺的錢,全都花在找人上了。

這一找就找了十八年,前前後後找到幾個孩子,有一個還在他家養了些日子,最終確定,這些全都不是劉家丟的孩子。

去年,劉老二生了一場病,他擔心自己到死也找不到侄子,無顏到下面去見兄嫂,於是砸鍋賣鐵,又把能借的借了一遍,終於湊了一筆鉅款,託人請了尋客。

尋客很貴,不是他們這種普通人家能夠僱得起的,何況這些年來,為了尋找侄兒,劉家已經家徒四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