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聞知味(1 / 2)

《佛門圖案考》,這是一本叫“鬼藏中一”的日本刺青師寫的書。

日本人的佛教,年份也比較久,他們本身也熱愛佛教這個宗教,不過,日本的佛教和印度的佛教關係不太大,主要是和中國的佛教關係很大。

曾經唐朝時候,玄奘去印度取經的故事,所有人都耳熟能詳。

中國的佛教和印度佛教的交流,相當多。

但日本的佛教,基本都是派一些“留學僧”來中國取回去的。

所以,日本佛教裡的人物,更多的貼近當時中國的風土人情,記錄下來的一些鬼怪佛妖,也大部分都是中原土地上的傳聞傳記。

這本佛門圖案考裡,鬼藏中一詮釋的那些佛門圖案背後的“歷史故事”和一些野史傳聞,和曾經在我們居住的這片土地上生的一些東西,還是很有還原度的。

我開啟了圖案考,先尋找到那一頁圖畫——四個鼻孔的小孩。

這“四個鼻孔的小孩”,下頭有一排小字,說明了這個“鬼小孩”的名字,叫“聞知味”!

這個小孩的上身,是裸露的,身上,長滿了爛瘡疤。

關於這個“聞知味”一些其餘更詳細的見解呢,這本書上就找不到了。

我拿起電話,給馮春生打了一個電話過去,詢問馮春生知不知道“聞知味”這種惡鬼?

“你確定那惡鬼叫聞知味?”馮春生問我。

我說是的。

馮春生想了想,說道那我也不太清楚啊——咱玩風水的,走的是道家的路子,關於佛家的典故,那就不是很清楚了。

接著,馮春生說道其實,我倒是知道一個人信佛,而且那哥們對典故的鑽研,也很厲害。

“誰啊?”我問馮春生。

馮春生說道墨大先生啊!你忘記了?這哥們,挺信佛的——甭管他心誠不誠,但他絕對是一個喜歡鑽研典故的人。

“有道理。”我說道那我找他問問。

我掛了電話,穿好了衣服出門,去找墨大先生去了。

到了墨大先生家裡,我也沒那麼多客套話說了,直接開門見山,詢問墨大先生,知不知道聞知味這種惡鬼。

墨大先生說道無聞,無知,無味!只聽過這個。

“啊?”我問墨大先生這又是什麼意思?

墨大先生說在很久以前,中土密教裡,出了一位大師,這位大師叫“見色禪師”。

“色”這個字,在佛教典籍裡,經常出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在佛教裡的解釋,是“一切有形之物”,代表外界對自己的干擾。

見色的意思,就是自己身處“干擾之中”,卻依然一心皈依佛門,用名字,來彰顯自己對佛門的嚮往,也在側面印證這位禪師對自己“專心”的一種自信。

見色禪師這個人,佛法高深,他提出一個概念,說一個人苦修,就是為了“無聞,無知,無味!”

聞就是氣味。

味是味道。

知是各種感覺。

這三種東西,涵蓋了大多數的慾望在裡面。

打個比方,就說佛門最抵抗的女色!

女色的天生體香,是氣味。

女色的天生柔軟面板,是觸感。

女色柔蛇,芬芳的小嘴,是味道。

如果一位僧人,能到“無聞,無知,無味”,那女色對他來說,毫無誘惑之處。

墨大先生說道這就是無聞、無知。無味。

我點了點頭,說那墨大先生,你真的沒聽過——聞知味這樣的惡鬼嗎?

“聞所未聞。”墨大先生說道。

我將“聞知味”的圖片,拿了出來,遞給了墨大先生看那你看看這個。

墨大先生瞧了一眼後,說道哦——是這個啊——這個惡鬼怎麼叫聞知味呢?

“日本的一位刺青師起的名字。”我說。

墨大先生說這個我以前還真見過,叫“梵噁心”,也叫梵鬼——傳說是僧人的一種邪念,這惡鬼,應該不存在,這就是佛門想象出來的一種惡鬼,他是佛門之人惡念的象徵,一個僧人,一輩子都在用自己的善念,來對抗這個惡念,一生之爭,有些僧人,早早善念戰勝了惡念,就成佛了,有些僧人,窮極一生,也沒有戰勝這惡念,最後依然無法得道。

我說這個“梵噁心”,最近是出現過的——是真實存在的。

“是真實存在的嗎?”墨大先生問我。

我說是真實存在的,我還見著過。

墨大先生想了想,說道你要和這惡鬼捉刀放對?

我對墨大先生說這惡鬼是祖鬼!我需要拘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