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學教育

既然工業在迅猛的展,那麼教育自然也得跟上。

小學和中學自然不用提。

張寶安一直堅持貫徹的中小學到鎮,提高大宸的全民識字率的政策不會改變。

工業國家最需要的是什麼?

那就是足夠多的產業工人。

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產業工人的,至少有一定的知識,才能更好更快的上手,畢竟是要操作機器。

只是現在的大宸還太貧窮,等再過一陣,大宸的財政收入再好一些,張寶安甚至要立法強制推動十年義務教育。

就是所有孩子必須讀完小學和初中。

哪怕畢業後你不上更高的學校學習,而是回去務農,你也得老老實實的把這十年書給唸完。

所以對於小學和中學,這是一個無差別的教育,並沒有什麼好掰扯的,只要老老實實的推進,把學校建好,監督好社會,讓每一個家庭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就可以了。

真正的差別,是在中學以上。也只有這時候,張寶安對教育的理念才展現出來。

他將高等的學校分為了兩種,一種是專門培養工人的專業技術學校。

這種學校是大面積開設的,不僅是各個州,每個府都會有幾所甚至十幾所這樣的學校。

建立的多少,完全是看各個府工業化水平和人口多少來定,不會盲目的建設,而且專業也不一定是固定的,而是根據企業展的規劃和缺口來確定。

當然,職業技術學校不僅僅是隻學習技術,也同樣會教授一些知識,不過不會太高深。

這些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學生,會直接面向本地的就業市場,他們會拿著學校的推薦信,前往各個企業面試。

要知道,這些專業開設,基本都是企業根據規劃提前上報的,基本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如果確有剩下不能就業的情況,這些職業技術學院的上級,職業技術聯盟也會幫忙安排了。

是的,不要小看這些職業學校,他們可不是沒有組織的,而是一個由張寶安下令組織的,名叫職業技術聯盟的組織。而各個職業技術學院,是他們的下屬機構,也是他們維持組織的根本之一。

而他們維持存在的另一個根本,就是頒各種職業的技術等級。

如果你有足夠的天賦,那麼在後續的展中,同樣可以不斷的進取,透過取得的技術等級證書,攀登向更高的位置。

例如機械製造行業,一名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學生,最開始只是一名初級技術工人,在工廠工作學習後,透過實踐與理論考核,可以升級為中級技術工、高階技術工人……一直到最高等的高階工程師。

當然,考核的等級不一樣,負責考核的人也不一樣。

但是這樣一來,工人們就有了一條向上攀登的途徑,不會再困於工人就是工人。也就不會出現有抱負的人,只有透過自己創業才能出人頭地的情況。

一名工程師或者是高階工程師,對於一個生產企業來講,肯定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同樣也可以做到有非常高的社會地位。

所以,等到各個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大批的學生畢業進入工廠,然後再透過等級考核成為各個企業生產車間,甚至更高的管理層後,這個聯盟的根基會有多厚。

這是一個巨大的團體,張寶安既然創造了他,定然是不會把它放到一邊不管的。如果這麼一個團體被人所利用,定然會對大宸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特別是隨著大宸共和國工業化的持續深入,本就是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又接受過職業聯盟頒等級證書的工人會越來越多,這個重要性就越的明顯。

因此張寶安會把這個組織納入國家的管控當中,同時還要接受國會的監督,絕對不會讓他偏離自己應該存在的軌道。

除了各種職業學校,剩下的就是大學了。

對待大學,張寶安是非常慎重的。

他並不會建立太多的大學。

根據規劃,大學分為三個層級,先就是帶著大宸字首的大學,這些大學都是由大宸共和國教育部屬成立的大學,包括幾所綜合性大學和一些對國家展有著重要意義的專業性大學。

這些大學總數不過三十所,面對全國招生,優中選優。

第二層則是區域性大學,這其實與張寶安跟戰區的劃分高度重合,也是八個區域。

每個區域根據自身目前情況和未來的展規劃,設立幾所綜合性大學和一些符合自己區域內各州展規劃的專業性大學。

這些大學由區域內各州與大宸共和國各自支付一半的經費成立,原則上不能過二十所。

接著就是各州根據自己的展規劃,建立屬於自己的州立大學,經費全部由自己州支付,可以建立一到兩所綜合性大學在內,不過十所大學。直轄府原則上等同於州,但是大學數量減半。

這樣算下來,整個大宸六十四州一特別區十二直轄府,總計擁有大學數量最多不會過9oo所。

而大宸總人口28億多,現在平均每年出生人口就達到了4ooo多萬。而隨著社會的穩定,每年出生人口數量還會進一步的增加。

就算平均每所大學有學生2萬名,那整個9oo所大學也就才可以容納18oo萬人。

更何況這是最高辦學數量,至於到時候會不會有這麼多大學被建出來,還不一定,而且每所大學平均2萬人這個數字,也肯定高估了。

所以就現在的出生率而言,能考進大學的人都僅僅還只有三分之一。而在後續,隨著每年出生的人口增加,這個大學的入學率還會繼續下降。

這樣一來,才能凸顯出大學名額的寶貴,讓進入大學的學生認識到進入大學的不易。

除開那些成人大學、現階段面向成人的技術培訓學校以及各個軍校以外,這就是張寶安對學校的完整規劃。

當然,大學肯定還有更進一步,例如研究生、博士後等等,但那都屬於大學教育的範疇,就不再一一拿出來細說了。

接下來,張寶安要做的,就是在這些學校的基礎上,建立各種的科研機構。

而科研,將成為繼工業、交通和教育後,張寶安的又一個關注重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