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名字與諡號(1 / 2)

“哀家這裡,倒是有一樁事情,想要示與諸卿!”

李雲棠話音剛落,下面的臣子還未來得及開口,懿安太后就搶先一步出言,吸引了門簷下幾乎所有官員的注意力。

接著,她頓了數息,吊足了胃口後,才悠悠地開口

“自本朝太宗皇帝始,新帝登基後便要更改名諱,以利天下人說文用字;以往此事皆是由禮部負責,可先前‘掃清妨國奸佞’一事,引得朝堂動盪;於是哀家便在徵得皇帝、懿寧太后同意後,代勞了此事。”

說到這裡,懿安太后掃了一眼身側的太監,等到太監呈出了一份黃絹之後,她續道

“此封改名旨已加蓋‘坤安’、‘制寶’二璽,你上前去,將旨意讀示百官!”

李雲棠臉色一凜,這女人果然藏了一手後招,將懿旨弄了個一式雙份!

先前小皇帝還想偷偷銷燬那封帶到乾清宮的懿旨,然後在朝堂上來個死無對證。

要是真那樣做,懿安太后在朝堂上拿出這備份來打臉;天子不但仍要改名,還會在這一干臣僚面前,落得個無賴的形象!

“......深思慎取,賜更諱彧,故茲示諭,想宜知悉。”

待到李雲棠內心盤算完這件事,那個太監也已經宣讀完畢;底下的眾臣聽完其中內容,面上表情各不相同。

有的疑惑,有的不忿,有的臉上沒有絲毫波瀾;但相同的是,未有一人表看法。

“怎麼,朕這個新名,難道不好麼?”

出人意料的是,第一個開口的居然是小皇帝自己;她見下面半天未有絲毫回應,便唱起了獨角戲

“或許你們之中有人要說,這名字讀起來跟那位亡了國詞帝半分不差,不但聽起來有損天子名譽,其中寓意更是難堪。”

底下的朝臣終於有點動靜了,相互之間面面相覷、欲言又止;但他們心中的話卻不難猜,無非是皇帝明知如此,為何還要改這個名字呢?

“可朕不這麼覺得!”

小皇帝的聲音陡然抬高,將皇極門廣場上有些昏沉的諸位公卿,給驚地精神一振。

“姓名讀音雖然一致,但對於人君來說,應當看其是否佈施了仁德之政,而不應當糾結於一個名號;太祖與前明的朱高煦,二人同為漢王,聲譽卻有著雲泥之別,這不就是最好的例證?

再者,李唐時的魏徵曾勸諫唐太宗‘凡百元,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朕以彧字為名,便能時時刻刻以那亡國之君為鑑,從而提醒自身不忘憂慮國事。

以這方面來看,這名字難道不好麼?”

李雲棠一面聽著,一面瞟了一眼珠簾之後的懿安太后,瞧見她面色由輕鬆變得有些不虞,潔白的貝齒輕輕地齧著紅潤的下唇,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暢快。

這副說辭,就是他給予小皇帝的應對之策!

先,拿太祖與朱高煦舉例,說明相同的名號,並不會導致相同的結局,事當在人為;

其次,拖上了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借古之諍臣的勸諫拔高此名的立意,說明即使這個名字有負面影響,但它也會對皇帝產生正面的勸誡,兩相權較,利大於弊;

通俗點說就是這波改名,皇帝其實是在大氣層!

還有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點是,小皇帝自己安然接受此名後,這名字看起來跟懿安太后干係便大大減弱,她本想要藉此打壓皇帝聲譽,可現在無論名字好壞、跟那太后的關係已經被無形中消弭了大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