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輿圖前的獨自思量(1 / 2)

那輿圖長與寬大約都在三丈左右,上面標題部分,則用正楷清晰地寫著十個大字——

皇漢混一疆理輿地全圖!

李雲棠先前只從書籍中,簡易地瞭解了大漢朝領土的四至,知道了其大致的輪廓,但對於領土的具體細節,還未有時間去仔細探究。

如今有這等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隨即腳下加快步伐,趨至輿圖近前。

只見大漢的疆域,東北最遠處,已經到了懸於海外的苦兀島;東南之屏障,則是東寧島;最西面的據點,標著碎葉城三字;至於北面,則有一座買賣城、綴在了柏海兒湖的南岸。

最讓他驚喜的,還是西南之邊陲,比帶清的領土要廣闊了許多;前明的三宣六慰之地,十之六七已經成了大漢朝的都司。

孟養都司、木邦都司、車裡都司、底兀剌都司等等等等,以及上面依舊寫著東籲國三字,但實際已成為緬甸都司的那片區域。

這些都司並非羈縻,而是都有漢人衛所駐紮,是貨真價實的實控土地,大漢朝距離擁有印度洋的出海口,已經不遠。

當然,距離佈列提夷人控制下的加爾各答,亦是不遠!

輿圖上面,不但清晰地標註出了山川、河流、險關要隘、交通路線;連各省、各都司的治所也都標識地一清二楚,下轄重要的府縣、衛所也分別註明了漢字。

甚至,上面還清晰明瞭地繪製出了經緯線。

李雲棠先是一驚,但很快就釋然了

原來的歷史上,康麻子時期都能繪製出帶著經緯度的《康熙皇輿全覽圖》,現在朱由檢都死了一百八十年了,大漢能做到是一點也不奇怪。

不過這圖上的經緯度,是以他腳下的紫禁城為本初子午線;更準確地說,是以紫禁城的中軸線為本初子午線,向東叫東經,反向則叫西經。

看到此處,李雲棠頓時生出感慨若是有朝一日,大漢成了世界霸主,那本初子午線,是不是就可以用紫禁城這條了?

這個念頭一入腦中,他一下子感覺身上多了一層使命感,他想讓這根子午線,成為寰球各國公用之線,讓漢人的標準,成為天下萬國公用的標準;

那個叫什麼格林尼治的天文臺,應該永遠留在霧都裡吃霾!

立下了個小小的志向後,李雲棠盯著眼前偌大的疆域圖入了神,一個前世經久不衰的爭議,突然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如果沒有帶清,華夏的領土會縮小麼?

他曾經的答案是,絕對不會!

這並不是什麼民族主義情緒作祟,而是有著合理的依據的。

清國能開疆擴土的原因,跟民族屬性關係不大,而是因為清初的清軍橫向對比東亞、中亞各國,是最強的;清軍的火器水準,也不是真的孱弱不堪。

與傳統的印象裡的弓馬打天下不同,滿洲竊據神州,很大程度上是依賴火器的,其次才是那些會騎馬的重步兵。

無論是大淩河之戰,還是攻克大順軍的潼關,抑或是破準格爾汗國葛二蛋的駝城,其中都少不了紅夷大炮的身影。

更有《皇朝兵制考略》記載,截止到那場“帶清”被砸開國門的戰爭前,其擁有大小火炮十一萬門以上,火繩槍二十六萬支以上。

人家不是沒有東西,只是騙漢人這些玩意兒沒用罷了;給連綠營用的,也都是些質量低劣的垃圾。

不然這麼簡單的易學的東西,漢人一大批次使用,帶清的江山,就坐不穩了!

帶清從來都不蠢,它只是刻在骨子的壞,不過最後倒也是滑稽,“弓馬奪天下”這慌話,重複一千遍之後,竟把自己後人給騙到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