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割麥子(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中受降城雖然歸振武軍管轄,但距離其核心地域真的很遠。

從中城到東城,走大道的話,大概是三百里,周邊情勢複雜,居住著大量河壖党項,可能還有一些黑山党項或吐谷渾部族,都是本朝以來遷入的“非法移民”。

河壖党項以農耕為主,沿河開墾荒地,生活習性與黑山党項、河西党項大為不同,唐廷稱之為漢化熟蕃是也,經常抽其壯丁入伍,時不時地也來收取一點稅賦。

尤其是振武軍統治的這一塊,收稅還是很頻繁的,河壖党項也比較老實,漢話講得好,歷史上很少鬧事。

天德軍五千人沿著大道直行,算上各色車駕的話,綿延出去兩三里。

邵樹德真的很難想象,如果是五萬大軍的話,行軍起來究竟會是一番怎樣壯觀的景象。他設身處地想了想,覺得如果自己是統兵大將,幾萬人馬根本管不過來,估計走著走著就散掉了。萬一遇到敵襲,全軍覆沒是大機率事件。

還是得加強學習啊!

能將五萬大軍組織得井井有條,帶著他們上陣打仗,還能與敵有來有回,就可稱大將了。

這樣的將領,無論放在哪個勢力中,都是核心高層吧。

他記得後世南宋初期,大將曲端死後,陝西五路一度無人能組織起五萬人以上的大軍參加會戰,這就是高階人才匱乏的痛楚了,只能慢慢等其他將領在戰爭中學習、進步,並擁有了一批自己熟悉的軍官團,方才能頂上來。

邵樹德知道此時自己的能力嚴重不足,指揮個幾百人頂天了,若是一兩千,必然處處錯漏,被敵所趁而身死軍滅。

其實這類人在這會也不少,常年打仗的藩鎮還好,將領們多多少少都有些能力,手底下也有自己信賴的軍官團,這就能撐起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了。

但在承平已久的地方,甚至是長安的神策軍內,多的是走後門或溜鬚拍馬上位的將領。他們的能力,不敢說一定不行,但濫竽充數者眾多是肯定的,無事還好,一旦上陣,定然會露出原形。

郝振威其實也不算什麼大將,事實上邵樹德認為天德軍無人能當得起這個殊榮。

此番出征,大概是郝振威當上衙前都知兵馬使以來帶兵最多的一次了。出征前他找了很多人,基本上有點能力的都帶出來了。

但說實話,基本都是副將、十將級別的,能有多大水平?豐州這個層級的下級軍官,升上來多數靠的是武勇,帶兵能力參差不齊。

邵樹德莫名地想起了自己手下的盧懷忠,打起仗來非常勇猛,尤其是短兵相接的時候,憑藉其嫻熟的長短兵技藝,以及不怕死的勇悍之氣,那簡直就如天兵下凡一般,砍得對面哇哇叫。

但你若說他有何帶兵能力,對不起,邵樹德想了半天,實在沒覺得這廝有任何出彩之處。

三百里的路程,走起來至少十天時間,可能還不止。

五千大軍逶迤前行,七月初四出發,一直走到七月十九,才抵達了東受降城外。

不過此時的東城已經空無一人,就連百姓大都遷到了百餘里外的振武軍城內。

生活在亂世之中的百姓,對武夫們有種深入骨髓的不信任,都知道他們最喜歡的不是保家衛國,而是劫掠地方。

當年河北三鎮亂成一團,武夫們爭權奪利,各大城池經常易手,以至於大夥相約,互相不劫掠對方家小。這還是自家內部的爭鬥呢,如果去了外鎮,指望這幫武夫們不劫掠,那隻能說你太天真了,機率實在太小。

東城很快就被佔下了。

邵樹德很開心,因為這座軍堡不小,玄宗年間便駐兵7000,馬1700匹,河外重鎮之一,也是朔方軍六城水運使負責範圍的終點。

這樣一座軍堡,自然可以讓他們這批人都住進去了,如此一來便省去了日復一日紮營的苦差事。

七月二十,就在大夥還在為下一步是不是去振武軍城碰碰運氣而吵嚷不休的時候,黃河對岸的榆林關守將遣使接洽,表示他們從未跟隨李國昌反叛,依然忠於朝廷。李逆東去,必然死無葬身之地,如果朝廷有詔,榆林關上下四百人願東征討賊,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唔,話是說得挺漂亮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