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曹公西征馬超,韓遂與超等夾淮而軍,遣信講和,公不許;數挑戰,又不許;固請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賈詡計,偽許之……因蓄士卒之力,一旦擊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兵之變化,固非一道也。”

陳誠送的這本兵書幾乎被邵樹德翻爛了,旁邊還有他用毛筆寫的歪歪扭扭的評註。曹公用兵,神鬼莫測,變化多端,與諸葛大帥是完全兩個風格。

某欣賞曹公,卻愛諸葛兵法。邵樹德笑了笑,拿起面前的一份軍報,涇陽之敵不戰而逃,下面便可沿涇水佈防,進退自如。

“軍使,大帥令諸將午時前抵達縣衙。”魏博秋匆匆走了進來,稟報道。

“走吧。”邵樹德一揮手,魏博秋已下去整頓部伍。

鐵林軍八千之眾(欠一千),已是一股龐大的力量,自然再不可能如以前那樣跟在主帥身邊,充作直屬部隊。他們現在屯於涇水之畔,與咸陽隔河相望。鄜坊李孝昌部屯於高陵,諸葛大帥自將三千餘兵屯於涇陽縣,夏綏衙軍左廂兵馬使周融部三千人屯於縣東,右廂令狐敬部屯於三原,作為後備生力軍。前方一旦作戰不利,他們也可上前接應。

在西面,官軍亦大舉進逼長安。

邠寧節度副使朱玫率軍數千屯興平,巢將王播率大軍出擊,朱玫退守奉天縣(今乾縣)。巢軍一走,官軍又來,西川黃頭軍使李鋋(chán)統率萬人進佔興平,鞏鹹亦將蜀兵五千屯於城外,互為犄角。

未幾,義武軍、涇原軍又至,屯於長安西南,總有軍士萬餘。

而在東面,王重榮屯兵同州、高潯屯兵華陰,外加河南、河北來的部分零散軍士,總兵力超過兩萬,與剛剛回關中救急的朱溫所部對峙。朱目前屯於華州,黃巢已經給他下旨,任命其為同華節度使,但地盤需自己攻取。

官軍三面合圍,總兵力七萬有餘。巢軍算上新至的朱溫所部,大概十五六萬人,被死死圍在長安附近幾個縣。

七萬包圍十六萬,怎麼聽怎麼不科學。但事實就是如此,邵樹德覺得歷史上關中唐軍數量應該和現在差不多,巢軍搞不好更多,但黃巢一直蹲在長安,連附近的州縣都控制不太住。東攻同州、河中失敗,西攻鳳翔失敗,軍隊實力其實也就那樣。

不過朝廷在前陣子的長安之戰中大敗,損失了一萬多人,現在也怕了。對黃巢採取的是絞殺戰略,即不斷增兵關中,層層推進,擠壓你的活動範圍。你沒糧沒餉,最後只能出來決戰,正好一戰平定之。

當然目前時機還未成熟,官軍只有七萬,還互不統屬,擰不成一股繩,不會互相配合。朝廷擔憂再來一場大敗,於是決定繼續檄調天下兵馬,雲集關中。

高駢表示要率八萬大軍入援關中,然後一直屯於揚州,左右問何時勤王,高駢總以各種理由推脫。李克用在草原上募了一萬多人,南下代州與李友金匯合,總兵力超過了五萬,目前佔了忻、代兩州就食,同時抄掠太原補給軍需,還在和朝廷討價還價。

一路上邵樹德與陳誠都在聊如今天下的動態,等聊完時,差不多也到涇陽了。

“鐵林軍使邵樹德參見大帥。”行完禮後,邵樹德當仁不讓地站在左首位置,一點沒覺得不自然。

遍觀衙內,夏綏衙軍兩位兵馬使已至,鄜坊李孝昌還沒來。不過也沒等多久,小半個時辰後,李孝昌帶著親兵在縣衙外下馬,匆匆走了進來。

他現在乖得很。前次兵亂靠諸葛爽收拾殘局,這次跑路靠邵樹德幫他殺退追兵,他自己幹了啥,有啥本事,自己很清楚。

“諸將皆至,某便直說了。”諸葛爽坐在案几後,看著四位大將,道:“朝廷欲各軍進薄長安,不與賊戰,但深溝高壘,以待援軍彙集。”

“敢問大帥,援軍何來?”李孝昌第一個問道。

“關東。”諸葛爽道:“河南、河北、河東皆有軍至,眾不下十萬。”

“何時而至?”李孝昌又問。

“快則三月,慢則半年。”

邵樹德一聽,覺得朝廷這次是玩真的。與黃巢的戰爭,上半年大概是戰略防禦階段,本來打得挺好,後來諸軍爭入長安,把大好局面葬送。黃巢無力進取,鄭相公也不想冒險,那麼接下來可能就是戰略相持階段了。等關東援軍抵達後,就要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基本就是這麼個路數。

不過戰略相持階段,不代表不打仗,事實上可能還不會少。而且朝廷也打算在這個階段儘可能削弱巢軍計程車氣,消磨他們的銳氣,等決戰的時候一鼓作氣取勝。

“北面行營兩萬餘軍,勿得浪戰,以接應鳳翔、河中諸軍為主。非得必要,不得越過涇水、渭水,亦不得令賊軍北上攻取三原、富平諸縣。”諸葛爽繼續說道:“諸將可聽清楚?”

“謹遵大帥令。”

諸將陸續離開後,邵樹德又在諸葛爽這裡盤桓了半日,用完午飯後方才回返大營。

……

李唐賓現在一看見邵樹德過來巡營就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