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今天外面起了點風沙,牲畜有些不安。

折宗本遠遠地看著定難軍大隊,眼皮子直跳,這與土匪何異!

大唐天子的官軍,不該是大軍一至,土族順服,然後申飭幾句便算了嗎?眼前這隊伍,上萬兵馬,盔甲鮮明,殺氣騰騰。草原婦孺或坐於車上,或踉蹌步行,顯然都是被擄來的。再看看後面一眼望不到頭的牛羊,這是滅了幾個部落啊?

折宗本甚至懷疑,可能有些部落還來不及投降,就直接被殺了個人仰馬翻。精壯被戮,女子、財貨盡失,這打草谷,打得可真狠!

其實,唐末武夫,去草原上打草谷並不鮮見。最典型的就是幽州鎮,人家在長城以北有不少州縣、城寨,三天兩頭去打契丹人的草谷,最多一次斬獲十幾萬頭牛羊。反正契丹人也經常南下幽州劫掠,大家就互相打唄。

天德軍、振武軍也幹過這事,劫掠物件主要是回鶻、吐谷渾和党項。最絕的是,他們的部隊裡本來就有不少回鶻、党項軍士,有時候北上,轄區內的熟蕃部落也跟著北上湊熱鬧,讓人有一種荒謬的感覺。但仔細想想,似乎又理所當然。

夏綏軍幹這事倒是比較少了,邵大帥大概是二十年來頭一回。果然是天德軍那幫無法無天之輩出身,幹這事輕車熟路,一點壓力都沒有啊。

“邵帥。”折宗本下馬,遠遠便行禮。

“外舅何須多禮。”邵樹德哈哈大笑,快步上前,恭敬還了一禮。

折宗本就勢順坡下驢,也不行禮了,道:“樹德何如此辣手耶?草原部族,令其畏懼順服即可,何須如此大動干戈?”

“須立威。”邵樹德正色道:“邵某至鎮不過半年,草原部族,多有觀望、輕慢之心,不將某放在眼裡。順路殺了幾個不開眼的拓跋走狗,後面再講話,也有更多人願意聽。”

折宗本其實想說,拓跋走狗,也可以變成自己人的。但人都殺了,此時多說何益?

“周將軍。”邵樹德喊道。

“末將在。”

“今日先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將這些財貨、女子先送回銀州,與宋刺史交割完畢後,再押運糧草前往地斤澤尋某。”

“遵命。”

“折將軍,州中財貨匱乏。也不瞞你了,這些牛送回去後,都將作為官牛租給百姓耕田使用。綏、銀二州田地眾多,某算了算,最好備足兩萬頭牛,多加訓練,令其習慣耕地,如此方濟得農事。”邵樹德說道:“另者,朝廷已斷了糧餉,某也不得不自謀出路,給軍士們找些賞賜。這些羊,以後都要賞給軍士們。”

之前在範延伯家調研時,邵樹德已經瞭解到,一頭牛的價錢竟然要三千多錢,且耕十年就不堪用了,平均一年“折舊”費用三四百錢。自己弄兩萬頭牛租給百姓,一年就象徵性收個四十錢,給百姓省了不少了,十年使用期結束,基本就省了三千錢,差不多是一頭牛的原價。

不收錢是不能的,這是軍士們繳獲的戰利品,無法白送人,自己只能憑藉威望與厚臉皮,儘可能把租金降到合理的地步,為農民們謀點好處。換個大帥,怕是還幹不了這事。

折宗本聞言默然。這倒是實誠話了,一點不假。軍頭不是那麼好當的,沒有糧餉,就要做好掉腦袋的準備。定難軍有兩萬三千兵馬,想必養著很吃力,也戰戰兢兢。

兩人正說著話,龐青部的幾個大小頭人過來,恭敬行禮。

邵樹德懶得與他們多說廢話,況且也聽不懂他們的語言,還是折藥在一旁翻譯:“我等拜見大唐天生神將。”

天這個字,在党項人的習俗裡非常重要,似乎與原始崇拜有關。

党項最高領袖稱為“兀卒”,即“青天子”的意思,他們稱宋朝皇帝為“黃天子”。後世西夏的最高官階曰“謨寧令”,意為“天大王”,喻位極人臣。北宋將領劉法屢勝夏軍,被夏人稱為“天生神將”。折繼閔一箭射中敵酋,禱為“天助”。

其俗最敬天地,每事必稱天。

邵樹德本來並不是很瞭解党項習俗,出征之前數月請教了不少人,如今算是明白“天生神將”這個概念了。不加天,只有神將二字,不算什麼。但天生神將,就有極其強烈的讚美、恭敬意味。

“爾等皆大唐天子蕃民,既歸折將軍治下,本帥也不便多言。只需勤納貢賦,出丁役,便可保無事。”邵樹德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