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離奇(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大順元年十月初五,醴泉驛內,宰相杜讓能與隨從們度日如年。

“涇原亂師,某是勸不動了。”

“杜相也不用過於自責。涇師之亂,建中年間便有之……”左補闕劉崇魯勸慰道。

“宰相之職,外撫四夷,內安百姓。如今卻……”杜讓能苦笑,說不下去了。

劉崇魯這個人,品行一般,熱衷名利,杜讓能對他看法不是很好,不想深說。

“杜相,宇宙將傾,須假扶持之力。”劉崇魯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將話題扯到了另一方面。

杜讓能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搖頭道:“這力好借不好還。”

劉崇魯乾笑了一下,正待說些什麼,突然闖進來十餘全副武裝的軍士。

杜讓能一驚,直接起身,問道:“張將軍何意?”

“大帥說了,你是宰相,殺宰相不好,趕緊滾吧。”領頭軍校說道。

“若不是看在帶來的絹帛份上,這次就宰了你們這些昏官。”

“跟他多說什麼?京師財貨山積,一人拿個幾十匹絹不成問題。”

“當年巢賊都可以褻玩公主皇妃、宰相兒媳,咱們這次也要開開葷。”

“劉拾遺的女兒,給兩個巢賊軍校生了孩兒,最後被忠武軍的人搶走了,嘖嘖……”

軍士們七嘴八舌,杜讓能聽得七竅生煙,差點暈倒。

劉崇魯示意隨從們扶住宰相,朝外走去。還好,亂軍給他們留了馬匹、車駕,總不至於走路回去。

杜讓能騎在馬上,仰天長嘆。

他想起劉崇魯剛才說的話,心裡倒也沒那麼排斥了。

如果借夏兵平叛,總比讓涇師入長安要好。

光啟元年,邵樹德入長安誅田令孜,只拿田氏及其黨羽家財賞賜軍士,對部伍約束甚嚴,並未擾民。

文德元年誅楊復恭,甚至連長安都沒進,亦未大掠州縣。

對比下收復長安時諸道兵馬的表現,戰功第一的李克用劫掠也是第一。

這真是沒法說了!

劉崇魯悄悄看了眼杜讓能的臉色,心裡暗暗猜測。

涇師已經無法阻止,如果勤王兵馬不能及時抵達,那麼天子就得出巡了。

這樣一來,往哪出巡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從安全方面來看,往北跑,跑到京兆府北邊的美原、奉先一帶是最合適的。向東渡過洛水可至同州,向北進山可到鄜坊,涇師沒那個本事殺到這裡,況且他們也不想。

但天子多半不會這麼選。

華州乃至潼關,應該才是天子出巡的首選地點。從這裡北上渡河可至河中,向東可前往洛陽,不至於被限制死了,無處可逃。

終究還是怕靈武郡王,不想成為傀儡。

其實,邵樹德應該也不想控制天子,沒有必要。尊奉長安詔令的地方越來越少,也就江南還沒出現大軍頭,不然多半不會那麼恭順了,但想換個節度使、刺史也千難萬難。

三川戰火熊熊,未來如何不好說。估計也就嶺南等少數地方,朝廷還能指揮得動吧——大兄崇龜即將出任嶺南東道觀察處置等使、清海軍節度使、廣州刺史。

十月初八,一行人抵達了咸陽。只草草休息了一晚,初九繼續趕路,傍晚時分抵達了長安。

長安經過十餘日的整頓,稍稍有了點模樣,但軍士盜竊府庫的情況仍然很嚴重,軍官不能制。

坊市沒有亂。豪商大賈的護衛聚集了起來,保證了最基本的秩序。

宮城內外倒是有不少宿衛、軍士,維持了朝廷的運轉。

有一說一,神策軍雖然廢,但有沒有這支軍隊,還真的不一樣。最起碼,京城內外的秩序還需要他們來維護。

不過秩序雖然有所好轉,百姓卻愈發驚慌了。

劉崇魯稍一打聽,臉上表情便十分凝重。

“杜相,郝振威於昭應縣突襲王卞,俘殺六千餘人,王卞率五百騎奔回華州。同州兵緊追不捨,圍華州猛攻。這兩路勤王兵,應是完了。”

“郝振威這亂臣賊子!昔年被邵樹德趕出豐州,狼狽竄回,先帝憫之,以州郡之位相待,如今不思報效皇恩,竟然做下這等喪心病狂之事。”杜讓能氣道。

他早就知道不能對這些武夫期望過高,可沒想到竟然跋扈到這種程度,一點不把聖人的安危放在心上。

“還有一事。”劉崇龜又道:“京中傳言,南下勤王之朔方軍衣食不足,軍士鼓譟,要與涇師合流,廢掉今上,立吉王為帝,以獲厚賞。”

聽了這話杜讓能倒沒什麼激奮的表情,而是抿著嘴唇,道:“某這便入宮面聖。”

軍士鬧餉,在他看來很尋常,見怪不怪了。只要別像郝振威那樣根本不想勤王,只想著自己那點家底,謀奪鄰州就好。

能收了好處就辦事的,如今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再者,從以前定難軍時代的表現來看,邵樹德對朔方軍的控制是十分深入的。鼓譟鬧餉?笑話!不過是趁機要挾罷了。

聖人到底在猶豫什麼?即便東巡,最後還是得擊退叛軍啊。

難不成任涇原亂軍在長安飽掠之後自行退走?好不容易才恢復了一點元氣,再被叛軍蹂躪一番的話,長安可就真的毀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