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大順四年五月十四,晴空萬里,風和日麗。

適合——廝殺!

張漢瑜抬頭看了看不遠處的絳州軍營地。營門已經大開,大群軍士正在出營列陣。

再看看己方,已經有三千餘人成功渡河,在河北岸站穩了腳跟。

不過軍士們看著都有些疲憊,渾身跟泥猴一樣,唯精神頭尚不錯,可能是臨出發前給的五緡錢的賞賜起作用了。

河中土袋之上,木板已經鋪設完畢,形成了一座臨時便橋。

蒲州軍士源源不斷地沿著這座便橋北上。只要再過來五六千人,北岸這邊基本就穩了。

但賊兵終於要戰了!

王瑤跟已故的琅琊郡王討過黃巢,不是那不知兵的庸人,雖然不知道前面為什麼那麼容易放他們過河,但現在派了兩千餘人出營列陣,並且擺開了一副進攻的架勢。

這是對的。趁他們剛剛過河,氣力不足,立足未穩,是有可能取得勝利的。

但張漢瑜有信心。

因為過河的是建節都,屢立戰功,可不是什麼易於之輩。

進軍的鼓聲很快響起,兩軍緩緩靠近。

不過百餘步的距離,雙方互射兩輪箭,馬上就短兵相接了。

張漢瑜列於陣後,他敏銳地發現,在互射箭矢的過程中,絳州軍便已經動搖,陣內有零零散散的軍士潰逃,不過很快被鎮壓了。

再看己方,無人潰逃,硬扛著箭矢。不愧是建節都,邵賊的鐵林軍,也不過如此了吧?

兩軍短兵交接之處,絳州軍士卒明顯吃不住勁,才交鋒一炷香時間,便有人轉身潰逃,繼而影響到了其他人,整個陣型開始瓦解。

“嗯?”張漢瑜有些吃驚。

他預計到建節都能打贏對方,但這贏得也太輕鬆了吧?對方上來的都是什麼人?難不成是鄉勇團練?

“都頭!”左右親將興奮地看著他,道:“首戰獲勝啊!留後有言在先,功勞第一者,可任絳州刺史。”

河中五州,蒲州是節度使兼任,慈、隰二州山勢連綿,沒甚意思,也就晉、絳二州相對不錯。雖說被李罕之禍害數年,戶口銳減,但各有二十餘萬人,還是非常不錯的。

晉州刺史,很可能要給劉訓了,他媽的!

那麼,只有絳州可以給大夥爭一爭,但需要拿出實打實的功勞,比如平亂第一。

“賊軍怎變得如此稀鬆?王瑤所部乃外鎮軍,不至於如此。”張漢瑜奇道。

外鎮軍,賞賜、器械、訓練與衙軍完全一樣,就是俗稱的“衙外軍”或“鎮兵”,實力並不差的。

“都頭,還想那麼多作甚!賊兵抵受不住,要潰了。咱們趁勢衝殺進去,卷著潰兵,衝亂敵陣,奪了那營寨。”親將說道。

“是啊,都頭!陶建釗的人已經渡河千餘,再等就要錯失良機了!”說罷,看了眼後面,一隊又一隊的軍士正透過便橋過河,已經過來了一千多,後續人馬還在繼續開進。

張漢瑜充耳不聞,繼續觀察著戰局。

絳州軍那兩千多人已經完全崩潰了,後陣軍士慌不擇路地逃散,前陣還在廝殺的人受到影響,心緒大亂,直接被對面砍殺刺倒在地,竟是一成本事也發揮不出來。

全軍,已是兵敗如山倒之勢。

“都頭!”親將們眼巴巴地看著他。

“掛旗!擊鼓!追擊!”電光火石之間,張漢瑜下定了決心。

鼓聲既響,殺得興起的建節都軍士踴躍無比,再也沒有絲毫顧忌,紛紛前衝追殺。彷彿身上的疲累也不再是什麼大事了,現在只想著殺賊領賞。

潰逃的絳州軍士卒哭爹喊娘,不過看起來還算有點章法,沒一窩蜂亂跑。大部分人向兩側潰去,繞著營壁轉向後方,只有小部分昏了頭的,直衝向開著的營門。

“嗡!”一波又一波的箭矢從營內射出。

步弓、強弩,一營連著一營,將欲潰回營內的絳州軍士卒射倒在地。

潰兵終於清醒點了,紛紛調頭,向兩側潰去。

而在營內,定難都兩千軍士早就披掛完畢,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賊兵追來,氣勢雖盛,然陣勢散亂。諸位都是見仗多年的老手了,可敢將其殺回去?”夏三木列於陣前,大聲問道。

“殺!殺!殺!”靠在他身邊的軍士齊聲高呼。

他們的呼喊又帶動了更多的軍士相和,將士們用槊杆擊地,情緒激昂。

大帥說“賊陣尚堅,須得令其衝殺進來,散亂之時,再一舉破敵”,呵呵,有這個必要麼?

夏三木轉過身去,從腰間抽出一段紅抹額,仔細綁在額頭上,隨手接過長柯斧,掂了掂重量,當先而出。

鬥將一動,前排勇士緊隨其後,將長槊端平,齊步前進。

在他們身後,更多的勇士甲葉鏗鏘,神情堅毅,槊刃森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