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援”(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第一支進城的部隊是李唐賓的老底子天柱軍。

他們以麻利的動作控制了全城,衙門、府庫、糧倉、軍營是重點關照目標,全部禁止人員出入,待一切清點完畢之後,才會重新開放。

李唐賓沒有去衙署,他第一時間登上了城牆,俯瞰西方。

那是崤函穀道。他耗費了數年時間,與梁人反覆拉鋸,反覆爭奪,不知道多少將士身隕在那無窮無盡的山脈、河流、森林之中,不知道多少次夜不能寐,不知道多少次怒氣勃發,不知道多少次開懷大笑。

最終他還是來到了新安,馬上就要進洛陽。

但似乎不怎麼高興啊。最終的勝利,並不全是他這個曾經的河洛經略使的功勞,最關鍵的因素,可能還是河陽戰場取得突破後,進一步構成了對洛陽側翼的威脅。敵軍防守起來左支右絀,最終敗北。

高仁厚在牒文裡那志得意滿的語氣,讓李唐賓心中滿是憤恨,老頭太囂張!

胡真喜氣洋洋,拉著徐懷玉的手,一一給他介紹夏軍將領。徐懷玉臉上掛著疲憊虛假的笑容,勉力應付。

段凝也湊了過來,趁機結識各路軍將。

他已經投靠了東都節度副使封渭,現在是正七品的司錄參軍,並且還推薦了一名參軍事、一名錄事、一名府史,都是洛陽本地土族出身,還算有些本事。封渭考較後,覺得都是積年幹員,業務熟練,能夠立刻支起洛陽這副爛攤子,於是愈發信任段凝。

這改換門庭的速度,讓胡真都有些側目。雖然並不擔心段凝會威脅到他的地位,但怎麼說呢,總是看這人不順眼,也不知道咋回事。

“段參軍,聽聞你要掌兵了?可喜可賀啊。”經過段凝身旁時,胡真笑眯眯地說道。

“哪裡。”段凝嘆道:“我自幼習武,熟讀兵書,一直想掌兵,但這些降兵是要交到都教練使衙門的。”

洛陽降兵,其實不少的。新安縣這裡就萬把人了,馬嗣勳部三千人是完整建制的,目前還屯於洛陽郊外。聽聞過陣子要給他們補兵,大力整訓,然後派上戰場。

段凝已經擔任這支部隊的糧料官,可見此人還是有些門道的,打通了諸多關節。

“會有機會的。”胡真恭維了一句,然後便走了。

段凝受寵若驚,胡大帥何時說話這麼客氣?轉念一想也對,如今大家都是夏王的官將了,以前的地位自然做不得數,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三月初五,段凝帶著俘虜回到了洛陽。

馬嗣勳看著這些人有點眼饞,他不過三千兵,一千土團鄉夫馬上要放歸,那就只有兩千人了,委實太少。如果能補一些精壯過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戰事雖然已結束,但洛陽的緊張氣氛卻一直存在著。原因也很簡單,集結於此的部隊越來越多了。

天雄軍屯於洛陽以南十里的地方,深溝高壘,防備伊闕關方向的敵軍。

之前圍殲各路洛陽兵馬的戰爭只持續了十天,汝州梁軍根本來不及調動大股部隊北上。這會陸陸續續來了不少,據打探有兩千多,加上原本一千長直軍、一千州縣兵、一千土團鄉夫,兵力超過了五千。

丁會出任佑國軍節度使後,寄理汝州,將其整為一軍。不過朱全忠臨時插手,派張歸霸帶著數百汴梁子弟過來,出任伊闕鎮遏兵馬使,統領此六千軍,嚴加操練。後又給其益騎兵五百,戰馬從廣成澤牧場挑選。此軍共六千五百步騎,號“威戎軍”——嗯,這是嘲笑邵樹德是“西戎”呢。

丁會最近也惹上了一些麻煩,因為有傳聞前河陽節度使趙克裕派心腹僕人潛入汝州,招降丁會。

這事是真的,但丁會已經將使者頭顱及密信一起送到了汴州。無奈樹欲靜而風不止,傳聞還是很多,不過朱全忠下令褒獎丁會,看起來還是信任的。

天雄軍屯於關外,其實有點小材大用了。丁會的壓力其實非常大,他既要防著唐州折宗本,也要協防蔡、許,上個月南下唐州劫掠,又被折宗本擊退。他這些兵馬,竟然是釘在這裡不能動了,一動就有可能被威勝軍突入汝州,讓邵樹德的河內、洛陽、南陽連成一片。

屯於洛陽的第二支部隊就是定遠軍了。

新安縣投降之後,定遠軍立刻撤了回來,不過馬上又要走了,打算前往轘轅關一帶駐防。目前守禦該地的是玉門軍一部,“紅髮軍”不屬於洛陽行營戰鬥序列,即將歸建。

不過按照計劃,定遠軍主力將屯於偃師縣,不張旗號,低調行事。王遇的將旗,這會已經出現在了洛口一帶,讓梁人自己去猜吧。

而在此時的新安到洛陽的數十里穀道內,順義、經略二軍也正往洛陽開進,進一步完成兵力集結。天柱軍不屬於洛陽行營戰鬥序列,故暫時留守新安一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