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告成到密縣並不遠,不過數十里,差不多兩三天的路程。

不過如今雨勢連綿,兩天是不可能走完了。

廳子馬直千餘重騎兵帶著戰馬、馱畜先行。遠遠看去,如果不提示身份的話,他們幾乎就和契苾璋的飛龍軍一模一樣。一匹戰馬騎乘廝殺,一匹馱畜裝載甲具和少許乾糧。

當然差別還是有的,首先甲具就不一樣,其次飛龍軍經常配兩匹馬,雖然他們有些時候喜歡用騾子做馱畜,廳子馬直就只能選擇騾子做馱畜了。

廳子步軍千餘人分成兩部,交替掩護撤退。

他們將標誌性的武器十二連弩拿了出來,身披鐵甲,腰懸鐵劍,背上插著長槍。傾盆大雨之下,臉色沒有絲毫變化。行走半天,部伍依然整肅。都是汴宋富戶,廳子都的富戶子弟,與破夏軍的富戶子弟,差別何其大也。

定遠軍的數百騎兵牽著馬兒,不敢靠得太近,不然被廳子都步軍衝過來,要吃大虧。到了最後,乾脆撤了。回登封,而不是告成,因為去了告成也沒吃的。

告成縣的兩千多步騎獲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斬首一千四百,俘兩千,繳獲輜重無數。但問題是,糧食不太夠,他們已經在醞釀撤回登封了,以如今這個爛路況,糧食能不能及時轉運過來還很難說。

不過訊息傳回去後,這一路的指揮使王遇直接拒絕了,讓他們繼續堅持。洛陽方向會想辦法轉運一批過去,可能需要些時間。

魏博秋不看好能及時運過來。轘轅關出來是什麼路,他太清楚了。二十八里盤曲山道,大雨天運糧,會是什麼效率?但他又不敢違抗軍令,於是只能遣數百人,押著兩千俘虜往回走,先把這兩千張吃飯的嘴交出去再說。

王遇手下的兩萬餘人大部分還在九轉十八彎上艱難跋涉著,先鋒一部兩千人於四月初八抵達了空無一人的登封縣。

此時朱漢賓已經接到訊息,猶豫著要不要藉口張歸厚相召,離開潁陽縣。

廳子都已經向東走了一天多。

趙霖、王彥章、杜宴球等人帶著殘兵敗將,惶恐不安地奔往陽翟。

龐師古留保勝軍殘部、河陽衙軍殘部及州縣兵、土團鄉夫萬餘人守旋門關、汜水一線,自領匡衛、飛龍二軍及土團兵近三萬人南下,至滎陽時為大雨所阻。

堅銳軍及土團鄉夫兩萬餘人開至滎澤,同樣為大雨所阻。龐師古要求調堅銳軍一起南下,朱全忠暫無回信。

曹州朱珍奉命調左右長劍軍、左右夾馬軍兩萬人西行,至汴州集結後領取物資、賞賜,隨後再配屬部分雜兵,一同西行。

左右德勝軍、親騎軍、捉生軍、踏白都這些成建制騎兵部隊,仍留在曹州行營,由張存敬統率。

左右突將軍、左右內衙軍及原徐州降兵組成的英武都這些主力步軍,由鄧季筠統率。

張、鄧二人受行營招討使朱珍節制。

宿州行營暫無變動,左右雄威軍、左右飛勝軍及氏叔琮親軍控鶴都仍留在當地,配合曹州行營圍剿梁漢顒的部隊。

看得出來,朱全忠還是做出了一些改變,戰略性削弱了東線的部隊,北線防禦更是完全放棄,依賴水師,力求在西線取得一個相對理想的局面。

不過大部分軍事調動都因為今年反常的雨水天氣而步履艱難。

其實不僅是他們,夏軍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邵樹德親率鐵林軍來到了太谷關外,但攻城因為大雨而暫停了。

“今年這天氣,黃河會不會發大水?”大營之內,邵樹德問道。

“大王可是擔心中潬城?”陳誠問道。

“水漲得厲害,讓河陽關的孟州州兵隨時做好撤離的準備。其他地方,也沒什麼可擔心的了。”邵樹德說道:“便是發大水,也淹不到多少地方。”

中潬城,歷史上確實毀於黃河大水。孟州城似乎也被毀過一次,但南北二城總體來說地勢較高,比中潬城安全多了。

旋門關,好像沒有被淹過,洛口也沒什麼大問題,進一步觀察吧。

“今年大水,明年不要來個大旱!”邵樹德嘆道。

他現在有點怕這種小冰期了。這還是處於前奏期,還沒正式進入呢,極端氣候就這麼多了,讓人頭疼。

他有預感,如果十多年前是五年出現一次極端氣候的話,那麼現在應該會慢慢縮短這個週期,也許兩三年就會出現一次,越來越頻繁,直到徹底變冷、變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