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處置(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賀德倫的速度是飛快的,第二天午後就回了汴州。

他口風很嚴,直接先去了都虞候司,面見天威、廣勝、神捷、天興四軍指揮使。

朱友倫,朱全忠二兄朱存之子,天威軍指揮使。

朱友文,朱全忠義子,廣勝軍指揮使。

王檀,原踏白都指揮使,現神捷軍指揮使。

華溫琪,原騎軍將領,現任天興軍指揮使。

這幾人中,朱家人就不說了,王檀是大將,屢建戰功,是梁王一手提拔、栽培的,有知遇之恩。

華溫琪巢軍出身,是梁王長子朱友裕的人,非常受信任。

總而言之,此四將都是非常可靠的,不然也不會把新軍交給他們了。

四人聽了賀德倫帶回來的“爆炸性新聞”後,一時間都震在了那裡。

賀德倫沒時間和他們多說,交代清楚之後,又出了軍府,直奔梁王府邸,與侍衛親軍指揮使張朗密議一番。

張朗,蕭縣人,善射,臂力過人,梁王一手提拔、禮遇有加的鄉黨,可以信任。

“仗打成這個樣子,已經不是葛都將一個人的錯了。”張朗嘆了口氣,問道:“真要動手?”

“必須動手。”賀德倫急切道:“又不是要你殺人,先軟禁起來再說。”

張朗沉默片刻,道:“梁王於我有大恩,自當報之。若事後錯怪了謝都將,自當厚禮致歉。”

“你能這麼想就對了。”賀德倫道:“我還有一番首尾要安排,你先帶人去軍府,王妃那邊簡略交代一下就行了。”

張朗點點頭,立刻召集人手去了。

賀德倫離開王府之後,又奔往幕府,見到了朱全忠心腹謀士之一的韋肇。

韋肇剛剛改名韋震,三年前任宣武節度副使。

節度副使這個職務,其實沒什麼,一般而言都是給謀士設立的職位,非武職,乃文職,根本不是幕府的二把手,事實上行軍司馬這種實權職位都比它強多了。

韋震光啟年間就入了梁王幕府,時梁王兼任淮南節度使,韋震任揚州幕府左行軍司馬,其實是遙領。文德元年(888),梁王攻秦宗權,韋震為蔡州四面行營都統判官。三年前,韋震任宣武節度副使,在四位謀士中排行第三,或者第二,與李振的地位不相上下。

“韋大夫,葛都將陷於亂軍之中,生死不知,說不定此時已降了。還請當機立斷,出面主持大局,賊兵旦夕可至。”賀德倫小聲道。

韋震神色平靜,凝視遠方,似在思索。

其實,從大順二年(891)打到現在,梁軍局勢日漸窘迫,出現今日之局,完全可以想象。韋震甚至設想過不忍言的更壞的局面,並制定了一系列的所謂應變計劃。

如今之局,固然危若累卵,但卻還有可為之機。

“你自去辦吧,我來處理其他事。”韋震說道。

賀德倫鬆了一口氣,躬身行禮致謝:“有公在,汴州無憂矣。”

而就在兩人說話的當口,謝彥章已經大步走進了都虞候司。

按制,親兵要留在外面,佩劍等武器也要交給守衛保管。謝彥章解下橫刀後,進了廳堂。

“拿下!”張朗一聲斷喝,數十甲士團團圍攏過來,刀鋒槍刃抵著謝彥章胸腹。

“張將軍,此為何意?”謝彥章臉色一變,問道。

“待大王回府之後,自會向君請罪。這會還請謝將軍到廂房暫歇。”張朗冷著臉說道。

謝彥章定定地看了他好久,突然問道:“可是我父於孟州大敗?降敵了?”

“還不動手?”張朗提高了聲音。

謝彥章嘆了口氣,沒有反抗,被帶到了偏廂房,軟禁起來。

天武八軍都指揮使被關了起來,剩下四軍都掌握在可靠之人手裡,張朗鬆了口氣,暫時解決了一個隱患。

……

汴州城外,偵騎四出,信使往來奔走,忙碌異常。

韋震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包括遷附郭百姓入城,收集近郊糧草馬騾,徵集城內外將校子弟編組成軍等等。

訊息也已經走漏,也不知道是哪個大嘴巴洩露出去的,多半是跟隨賀德倫回來的那兩百多騎的一員,反正葛從周大敗的訊息在坊間飛快流傳,漸漸擴散到了城外,並向更遠的陳留、尉氏等縣飛去。

百姓們驚慌失措,紛紛拖家帶口,試圖往城內湧去。但城門守卒早就接到了軍府的命令,只放軍士家人入城,其餘一概不得入內——當然,也只是家在汴州的軍士家人,散居在其他州縣的就管不著了。

戰爭的殘酷性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有人得活,有人要碰運氣,差距何其大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