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運輸(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乾寧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中雨。

清暑宮重建工程暫時停下了。但蕃人們沒有停工,而是到室內工作。

山腳下有一個大型工棚,棚內堆放了海量的木材,已經陰乾一年之久了。有役工不斷往上灑水,保持木材整體溼度維持在一個均衡的範圍內。

而在工棚東面,立起了一個土窯。土窯是來烘乾木材的,無論是造船、修房還是做傢俱,對木材的需求量都很大,光靠木材陰乾太慢了,有時候等不及,只能用窯來烘乾了。

這是邵樹德提出的點子,在大唐也是獨一份了,反正他沒見到其他地方這麼做的。

木材烘乾窯並不是汝州唯一的“工業元素”。

在夏梁戰爭最煎熬的那段時間,修武那邊曾經派人到汝州來考察設立軍械作院的可行性,以就近生產,供應前線。不過戰爭很快就結束了,此事沒來得及繼續,但工匠們在梁縣附近發現了煤田,認為可以開採。

這是意外之喜,仔細想想,也不算意外。後世明朝洪武年間,在河南西半部分大力開採煤炭,主要就是汝州梁縣,河南府壽安、新安、鞏三縣,鄧州穰、內鄉二縣,以及蔡州朗山縣等地。

邵樹德當然知道河南在後世也是煤炭大省,多多開採好處很大,無奈他缺人,因此目前就同意了汝州梁縣開採煤炭,也是為了就近供應木材烘乾窯以及即將建立的磚瓦輪窯——全他娘是給他修宮殿用的。

其實宮殿已經修好大半了,目前在建的主要是一些新增的建築,因為人手匱乏,速度很慢。

邵樹德最近一直住在清暑宮內。這一日午後,儲氏披著薄紗,拿來一塊絲巾,愛憐地給兒媳擦了擦額頭。

“張夫人妙哉!”邵樹德舒服地嘆了口氣,抱著解氏不動了。

儲氏啐了一口,下意識代入了昨晚的自己。

一炷香後,李忠在外面輕聲呼喚。

“這廝!也太機靈了點,都掐著點過來了。”邵樹德笑罵道。

儲氏、解氏盡皆臉紅。

邵樹德穿好袍服後,出了殿門。

儲氏拿來一方枕頭,給兒媳墊在下面,解氏感激地看了婆婆一眼。

“什麼事?”邵樹德問道。

“朱全忠已回汴州。”李忠答道。

說罷,又仔細講了細節。蔡水、汴水都直通汴州城,有水門直入城內,然後出汴州入黃河。朱全忠就是這麼走的,方便快捷。

定難、鐵騎二軍沿途追擊,不過被下雨耽擱了幾天。路上啃掉了部分梁軍,計俘斬五千餘人,主要是破夏軍及神武、天武二軍。也就是說,朱全忠最後帶了五萬五千人左右躥了回去,聽說正在整頓部伍,提振士氣。下一步的動向,多半還是先鞏固汴州防務,然後力爭對滑、宋二州的控制。

“汴州現在還有存糧吧?”邵樹德問道。

李忠這人還真的什麼雜七雜八的訊息都能打探來,只聽他說道:“有,堅持到年底不成問題。不過今年收成應該大受影響,明年青黃不接那會,如果沒有外界援助,怕是難了。”

是啊,青黃不接的時候最是惱人。邵樹德剛鎮夏州的時候,去範延伯家裡,他就說靠吃瓜果、糠菜甚至桑葚之類度日。汴宋農業被破壞得這麼厲害,屆時真的會出問題。

其實,出問題的又何止汴宋?陳許蔡潁亳就沒問題了嗎?

邵樹德突然覺得玩女人不香了,他要為老百姓解決吃飯問題。

“既然汝、蔡等地都是我的地盤了,那麼六月麥收之後該整飭一下了。把二郎叫來,隨我出行一趟。”邵樹德吩咐道。

李忠找到邵承節的時候他正在練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