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李克用佔領幽州之後,也不是什麼事都沒做。

壞事且不談,提一下老李做的好事,最主要的就是重新構建了李可舉、李匡威、李匡籌時代日漸荒廢的邊防體系。

他任命義子李存進為檀薊鎮遏兵馬使,重新組建了靜塞軍,兵額萬餘人。如果徵發蕃兵、鄉勇,擴充至兩萬餘不成問題——毋庸置疑,幽州鄉勇也是有相當戰鬥力的。

檀薊最主要的防禦方向是古北口,這個關口及山北的軍鎮、烽燧體系幾乎佔去了靜塞軍超過一半的力量,可見重視程度。

討平劉仁恭之後,又調蔚州刺史李存璋為營平鎮遏兵馬使,駐平州。

平州恢復了國朝盛時的盧龍軍編制,雖然兵額只有兩萬,但終究是建立起來了——幽州鎮的軍號本來就是盧龍,又稱盧龍軍節度使,沒有盧龍軍像什麼樣?

而在西北的新毅媯方向,義子李存孝所領之兵被編為清夷軍,主要駐紮在媯州,兵額五千,以騎兵為主。

三個義子,分鎮媯、檀、平三地,控扼山後蕃漢部落,是為幽州鎮的北邊定海神針。

而在他們身後,還有涿州刺史李存信、順州刺史李嗣源、瀛莫鎮使李嗣昭,各有兵數千至萬人不等。

這六位統率的兵馬加起來已經五六萬人了,再加上被任命為幽州鎮行軍司馬的李落落所領上萬步騎,整個幽州鎮的兵馬已近七萬。

在屢次叛亂以前,幽州養這麼多兵當然沒問題,但經過了這幾年的折騰,老實說,負擔有點重了,百姓很苦,對蕃部的壓榨也慢慢變得酷烈了起來。

但老百姓還是咬牙堅持,因為他們更害怕契丹過來劫掠。公允地說,李克用部隊的軍紀不好,但他們到底還是有軍紀的,有時候也會裝模作樣抓一抓犯事的倒黴鬼。可契丹人就不一樣了,他們還沒把幽州看做自己的地盤,完全是撈一把就走的心態,自然談不上什麼軍紀,燒殺搶掠是家常便飯。

這一日,新官上任不過數月的李存璋正在巡視邊塞軍鎮。

他從平州理所盧龍縣出發,帶著三千騎兵,一人雙馬東行,走了一百八十餘里至石城縣臨渝關。

此關即後世山海關,有時亦簡稱渝關,久而久之被人混淆成了榆關。

當然他還有一個別名臨閭關,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座關城一定位於山的尾閭附近。

事實上臨渝關確實如此,位於隋唐長城東端,關城東臨渝水入海處,故得名。

關城三面皆海,只有北面與陸地相連,有兔耳山、覆舟山,皆陡峻不能越。山下沿海岸有驛道通往北方,最窄處僅有數尺,只能單向通行一輛馬車。關西山脈之中還有六個口子,皆柵戍相連,有烽燧及少量守軍。

李存璋既為營平鎮使,當然知道臨渝關這個交通節點的重要性,事實上他還兼任臨渝關防禦使,駐守關城內外的三千軍士亦由他直領。但他一般不在這邊,實際上由防禦副使李承約負責防務。

李承約是薊州人,曾祖李瓊曾為薊州別駕,祖父李安仁為檀州刺史,父親李君操為平州刺史。從家世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幽州本地將門,李克用對幽州的消化在一步步加深。

李存璋沒有在臨渝關多做停留,而是巡視關外諸戍。

七月二十三日,他抵達了白狼戍。

白狼戍有鎮城,駐兵千五,其中騎卒五百,另徵土兵千餘助守,為天寶年間的營州地界,大致位於後世遼寧喀喇沁左翼境內的大淩河西岸。

守將譚繼恩,世居白狼戍左近,為地方土族,甚有勇力,箭槊雙絕。

其先祖譚忠為河中絳州人。元和年間,譚忠“豪健喜兵”,幽州節度使劉濟給他兩千兵馬,障白狼口。

“參見鎮使。”譚繼恩率將校及胡人酋豪一起上前行禮。

李存璋回禮,然後看著鎮城內的蕃漢兵馬,道:“此番前來,實乃軍情緊急。東、西硤石外已出現契丹兵馬,規模不小,似有所圖。白狼戍位置緊要,萬萬不能鬆懈。”

安史之亂後,國朝對營州的控制力大減,不但將理所從柳城遷到了臨渝關內,建行營州,同時對營州的兩蕃(契丹、奚)部民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不管了。老營州的地界上,就只剩下溫溝、白望、西硤石、東硤石、紫蒙、白狼、昌黎(非後世昌黎縣)、遼西等十二座軍鎮,到了最近二十年,因為幽州鎮頻繁干涉大同等地的戰事,元氣大傷,陸陸續續只剩下了八座鎮城。

而因為營州或者說行營州的理所內遷,這些位於老營州地界上的軍鎮、士兵、百姓及附庸部落的治權,已經事實上轉移到了平州刺史手中。

李存璋的官銜是營平二州鎮遏兵馬使、臨渝關防禦使、平州刺史,關外八戍守軍都是他轄下的兵馬,總計萬餘,以燕人、契丹人、奚人為主。如果算上臨時徵召的土兵,則有一萬七八千之多。

看似是一股龐大的力量,但分散在八處,單個軍鎮面對契丹人時總有力不從心之感。

這就是防守一方的難處,敵人可以集中兵力,在區域性形成優勢,你卻要分兵各處,攤薄了兵力,十分被動。

不過好在將士們士氣很高,並不畏懼契丹人,甚至還有心理優勢。關外十二戍,沒有一個是被契丹主動打下來的,少掉的四個也是他們主動撤離的。若非李可舉、李匡威、李匡籌喜歡干涉中原戰事,送掉了一波又一波幽州精銳,契丹人拿頭來打?

“鎮使,昨日城外來了一股契丹人,有人看到了劉仁恭。”譚繼恩稟報道:“他為契丹引路,煞是可惡。鎮使既率雄兵而來,我等不妨集結兵馬,隨鎮使北出,誅滅此賊。若遇到契丹,正好將他們殺光了,省得終日在左近窺視,煩也煩死。”

“不妥。”李存璋乾脆利落地拒絕了,道:“我在路上收到訊息,紫蒙川一帶有契丹人在城外放牧,戍將率兵出城搶奪牛羊馬匹,中了契丹人埋伏,損兵兩千。紫蒙戍很可能已經失陷,萬不可大意。”

“此計好毒!”譚繼恩驚呼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