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王師克匆匆抵達了濟水北岸,看著火光沖天的大營,破口大罵。

早知道殺了朱瑄、朱瓊好了,這兩個不要臉的東西,竟然深夜悄悄走了,擺明了想要青州兵替他們斷後,自己先溜。

李嗣業在一旁勸道:“衙內,事已至此,嗟嘆無用。何必與邵賊這會就一分生死呢?邵賊兵進齊魯,與魏博、滄景一河之隔,這些河北老混子怕是驚慌失措,人人自危。李克用、楊行密這會應該也很頭疼,再不遏制邵賊,令其全據河南,還打什麼打?”

王師克心下稍安,但還是說道:“損失了不少兵馬,平海軍陷在河南了。”

平海軍是一支來自登州的外鎮軍,軍額五千。

眼下在濟水北岸的正兒八經的部隊也就五千,外加差不多同樣數量的土團鄉夫。鄉勇能過河,還是因為之前遣人修浮橋,派到了濟水以北、黃河以南。

“衙內,回去重建就行了。全鎮想當兵的民人不知凡幾,招募一批,發給器械、甲冑,練就是了。”李嗣業滿不在乎地說道:“淄青不缺匠人、鐵冶,良馬也不缺,縱是一時不足,去青州渤海館買就是了。”

渤海館在青州城內,代宗年間設立,算是大唐的涉外機構,專營對渤海國的貿易。

渤海國自稱“海東盛國”,人口眾多,商貿發達,與新羅、日本、大唐的海上貿易十分頻繁。

俗所貴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餘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綢,位城之鐵,廬城之稻,湄沱湖之鯽,丸都之李,樂遊之梨。

李嗣業提到買馬,自然是“率賓之馬”了。率賓,在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

淄青鎮從李正己時代開始,就很注重與渤海國的海上貿易,為了發展馬政,大力採購率賓馬,“歲歲不絕”。

淄青節度使的全稱是“淄青節度使、平盧軍使、海運押新羅渤海兩蕃使、管內支度營田觀察處置等使、青州刺史”。也就是說,齊帥事實上負責大唐對新羅、渤海的外交、貿易事務——“代宗以後,置渤海館於青州,以待渤海之使,其交易船舶,亦泊於是。”

這種貿易甚至持續到了五代時期。

因為契丹崛起,掃蕩北方部落,而中原戰亂已久,曾經盛極一時的河北馬政也被毀壞,故後唐朝廷透過青州館買馬——“長興二年五月,黑水兀兒部至登州賣馬。”

“李副使,這……唉!”王師克長嘆一聲,跺了跺腳,在親兵的護衛下,向北遠行。

在他走後,挽強都三千甲士沿濟水巡守斷後——挽強都來自萊州,也是一支外鎮軍。

他們看著放火阻敵的平海軍袍澤,都升起了兔死狐悲之感。萬一哪天留下來斷後的是他們呢?

大營之內,護國、忠武二軍狼狽地退了出來。

火光之下,不時有營柵燃燒倒地。帳篷、草料、車輛一個接一個燃燒起來,然後引燃了附近的枯草、樹林,釀成了更大規模的火災。

封藏之連斬數名軍官,然後收容部隊,令其繞過火區,分頭追擊。

平海軍潰得到處都是,還有那數量更多的來自齊州、淄州的土團鄉夫——他們才是真正的可憐人,吃最差的飯食,打最苦的仗,沒有軍餉,撤退時還沒人關心。

趙巖親自帶著三千軍士,一路追到濟水岸邊。

他受到了夏王的警告,這次打得比較賣力,親自率隊衝殺。也幸好敵人毫無鬥志,不然就憑他那三腳貓的武藝,估計已經被人砍死了。

“殺賊!”趙巖寶劍一舉,大群忠武兵衝上了浮橋。

迎面而來的是密集的箭矢,一波接一波,無有窮盡。

忠武軍將士死傷慘重,浮橋上遍地屍體,還有許多人栽倒河中,一會就沒影了。

趙巖的兜盔上中了一箭,嚇得他立刻找地方躲避——頭上頂著箭羽跑來跑去,也是夠滑稽的。

封藏之帶著千餘人追到浮橋邊,見賊人已經在放火燒橋了,嘆一口氣,率軍向東追。

以前那裡就屯駐了不少青州兵,這會王師克、朱瓊跑路,他們一定人心惶惶,跟著跑了。不如追擊一番,即便抓不到幾個人,財貨方面應該也能有所斬獲。

二月二十二日,捧日軍萬人抵達了平陰。

軍使戴思遠接到命令,立刻向東追擊,隔馬山的賊營已被攻破,蒲兵斬首兩千餘級,賊人大潰,一路東去。

“媽的,戰功都被別人撿去了。”戴思遠啐了一口,道:“隔馬山以前有三千青州兵守禦的吧?地勢艱險,這也能被攻破?”

“哪止三千,算上土團鄉夫有五六千。軍使,追吧!蒲兵、許兵戰了這麼久,殘破不堪,再追下去,怕是要出事,咱們趕緊援應著點,說不定還能掙個大功。”李仁罕說道:“東征以來,各部表現不一,夏王都看在眼裡,戰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