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造勢(1 / 2)

小說:晚唐浮生 作者:孤獨麥客

接下來又有官員出列,談的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至少在邵樹德看來是這樣。

比如讓天下各州進獻貢物之事——其實沒用,根本沒人鳥,現在沒幾個藩鎮上供了,都不把皇帝當回事。

比如改元“天祐”,大赦天下之事——邵樹德只對這個年號稍稍上了點心,或許反應了天子惶恐的心理狀態吧。

比如四月初八於洛陽造像、開佛牙之事——邵樹德覺得這事很無謂,但不給聖人和百官一點破事做做,怕他們想不開,因此也懶得管了。

再比如對上月剛至長安的新羅使團回禮之事——好吧,這個算正事,邵樹德想了想,還是沒插手,今日的收穫已經很大,沒必要再做得太難看。

直到結束,邵樹德都不發一言。

聖人稍稍放下了心,自御座而起,離開了含元殿。

“朝罷,放仗散。廊下賜宴,諸官皆有賞賜。”兼任禮朝使的楊可證上前,宣佈道。

邵樹德起身離去,沒有任何異樣。雖然一直沒說話,但全場的焦點始終都在他身上,他不會失智到當場做什麼讓大家下不了臺的事情。

有些事,私下裡可以做,沒必要當面打臉。

今天聖人被打臉了嗎?或許沒有。但九寺被安排出去了八個,國子監、都水監也是邵樹德的人,可謂大獲全勝,何必爭那些沒用的呢?

聖人你得面子,我得裡子,很好。

“太傅請留步。”尚宮、禮朝使、晉國夫人楊可證輕聲喚道。

“楊尚宮何事?”邵樹德轉過身來,問道。

百官、儀仗依次退散,但人們的目光還是若有若無地落在二人身上,猜測他們在說些甚麼。

“嘉會節賜宴,諸官皆有賞。陛下東幸,事起倉促……”楊可證說道。

“要多少錢?”邵樹德看著楊可證,問道。

這個女人,出身麟州楊氏,不過早年搬家到關中,從小在長安長大。年紀也不小了,三十歲的女人,卻連個嬪御的名分都沒混上,對聖人倒是忠心耿耿。

楊可證不防邵樹德問得這麼直接,有些惱恨,臉也紅了,道:“按制,宰相賜錢五百緡,其下各有分差。另有天子親隨、近侍、翰林學士,各賜錢百緡。”

“百緡錢,可養四五個軍士了。”邵樹德一笑。

楊可證惱甚,下意識想斥責邵樹德。

邵樹德懶得和婦人一般見識,道:“我給了。”

楊可證臉色稍霽。

“麟州還有你親族,多回家看看。難道要等到紅顏白首之時,被放散出宮,才有暇回鄉嗎?”邵樹德嘆了口氣,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走了。

楊可證彷彿被利箭射中胸膛,臉色一下子白了。在這個宮中,一輩子孤苦無依,隨著年華逝去,再無顏色,最後什麼結局,不用多說。

宮官就是宮官,比嬪御還慘。既要幹活,皇帝興致來了,還要陪他睡覺,連個名分都沒有。

新君繼位,或者天子為了展示自己的寬仁,將宮廷女官罷遣一批,出去後大戶人家嫁不了,也只能嫁予武夫或市井商徒,這日子好嗎?

邵樹德來到賜宴現場。

廊下賜宴,顧名思義,就是在殿外的廊下襬好桌案,然後上菜吃喝。這是國朝“官廚”的一種,屬於傳統,沒什麼體面不體面的。

皇帝有時候也會參加,有時候不參加。吃喝得高興了,後面還要做應制詩,抒發一下胸臆,總之是一個很熱鬧的場合。

官廚之外,皇帝還會賜錢讓臣子自己找地方吃喝。比如德宗就規定在幾個重要節日,“任文武百僚選勝地追賞為樂”,並報銷費用。

賜錢任臣子宴遊逐勝,因為他們“朝夕公門,勤勞庶務”,屬於慰勞的一種。

貞元六年(790),百僚會宴於曲江亭,德宗親自參加,玩得很嗨,還寫了一首詩賜給臣僚們。

總而言之,國朝的皇帝與後世不太一樣,突出特點就是“不夠嚴肅”,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時不時帶著女人一起騎馬打獵,或者與臣子們吃喝玩樂,或者親自下場打馬球等等,沒有那種高不可攀的感覺。

具體到下面人,其實也差不多。官員在春社節與鄉民們一起吃喝玩樂,喝上頭了還跳舞,那畫風不忍直視,好像沒什麼上下尊卑。給宰相家刷牆的打灰佬也不用跪,不用說敬語,自稱用“某”即可,總之沒太多規矩。

邵樹德徑直坐到了自己案前,左邊是蕭蘧,右邊是裴樞。

他一坐下來,眾人的聲音都小了不少。

“乾寧三年,我至洛陽。但見斷壁殘垣,荒草萋萋。寒鴉立於枝頭,淒涼號叫。”邵樹德端起酒碗,神色間滿是緬懷:“當日便於九州池畔立誓,便是窮盡一生精力,也要將神都整飭起來。”

說到這裡,他稍稍停頓了一下。

宮人們穿梭不停,給眾人端上酒肉、果蔬。李逸仙也忙個不停,給邵樹德端來豚、魚、雞三味。

“今已過四年,洛陽風貌大為改觀。”邵樹德繼續說道:“有從關中遷來之百姓,昔年窮困潦倒,衣不蔽體,今有宅園桑果,可贍父母,可養小兒。有從隴右遷來之蕃民,昔年野性難馴,桀驁兇悍,今已盡去胡服,且牧且耕,納入王化。有從河東遷來之士人,昔年身無長物,前途渺茫,今已坐鎮衙署,伏案疾書,胸懷百姓。為此改變,可值得滿飲一杯?”

“殿下之功,老夫便是在長安,也有所耳聞。初有些不信,今日眼見為實,確是信了,當滿飲此杯。”蕭蘧第一個站了出來,附和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